首页 / 资源分类
  • 自然辩证法讲义(5.4万字).docx

     自然辩证法讲义(5.4万字)前言 一、学科来源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独创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20年代就传到中国。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恩格斯曾道出核心内容:马克思和我,可以说从德国唯心主义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可是要确立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怎样理解辩证法?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客观辩证法:自然界本身联系、运动和发展的状况。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法发展的几种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辩证法;2)近代唯心辩证法;3)唯物辩证法;思考题: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有何区别?参考答案:自然的界的辩证法是自然界本身的联系、发展的状况,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却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它属于思想体系,在属于思想体系这一点上,它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没有区别。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最终落脚点是指客观精神的联系、发展;而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是指客观世界的联系、发展。二、课程内容。本课程讲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哲学,包括它的方法论、思想内容、科学技术与文化、宗教、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等。三、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科学与哲学、文化、艺术、社会等方面关系的认识,对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打下方法论的基础。第一,对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有比较准确的把握;第二,对科学与技术思想史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第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第四,对科学与技术本身的社会运行机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第一章科学技术与文明现代文明被认为是科学技术推动的而文明又滋生科学技术,应该从科学、技术,文明之间的关系来透视相互作用的机制。一、科学和技术的认知1、科学。科学的学指得是知识体系,学说、观点、学识;科学的科指的是区别于文化、感觉、习惯、本能而可以形成逻辑体系的科目、类别,原初含义指的是涉及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科目。所以,科学指的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包含物理学、数学、化学、工程力学、社会学等等都是科学。有没有超越各门学科的大科学,有,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它总体上研究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形成抽象的哲学理念。所以,科学包括二个方面的内涵:1)科学是群体建制,以至于被认可。它与师徒传承有根本的区别,它的知识是公共知识的主要成分(公共知识是人们判断、思考的常识)。为什么?首先,科学知识是用逻辑组织起来的严密的知识体系,人们觉得它是最可靠的。其次,科学知识较其他科学更为精确,成为其他知识的典范。2)科学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体系。自然界是运动发展的,反映其发展的学说是发展的。科学知识的分类:数学与逻辑物质科学生命科学2、技术指的是改造自然的劳动经验和技能,也指控制自然的过程创造设计的人工过程。 技术的核心机制的设计和创新。如果说科学把世界带进了实验室,那么技术则把实验室引进到世界之中。 技术的创新原则。科学是知识体系,技术则变成了知识的具体化了,而且这个具体化还是个创造与设计的过程,它的路径有很多。因此历史上曾出现过技术的两个原则:(1)凡是技术上能够做的事情都应该做;(2)追求最大的效率与产出。这样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弗洛姆把它称为坏原则。今天技术创新的原则受到社会的制约,其规范正在探索中。思考题:何谓科学技术?为什么科学是群体建制?二、科学的力量1、科学是最高意义的革命。两次科学革命:第一次,日心说和牛顿力学的创立;第二次,20世纪初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创立。现在,试图在非线性、复杂性、系统科学领域内需求突破技术与创新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家熊彼特把创新分为5种:第一,创造某种新产品或提供新产品的质量;第二,采用某种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新市场;第四,控制原材料的新的供应来源;第五,建立新的企业组织。三次产业革命:18世纪7019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19世纪5020世纪60年代电气和石化产业革命;20世纪60-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后果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为什么说它是第一生产力呢?A科学技术能革新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能革新劳动资料;C能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总之,能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中转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三、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在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精神是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社会关系准则,这就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所称的科学的精神气质。默顿认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上传时间:2023-05-25 页数:119

    167人已阅读

    (5星级)

  •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感悟思想伟力踔厉奋发前行在高质量发展中勇攀高峰.docx

    在学习贯彻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上的讲课材料同志们: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根据主题教育工作安排,XX党支部是我今年的党建工作联系点,今天到这里讲专题党课,既是贯彻落实公司党委工作安排,也是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这次主题教育的认识和体会,为大家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做好铺垫。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切感悟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伟力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一)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取得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根本指引。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和变革,根本在于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可以说,有了这一思想作为根本指针,我们的事业就有了旗帜,我们的党就有了灵魂,全国各族人民就有了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就有了可靠保证。没有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等内容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也必将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三)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XX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为什么能在各种思潮的激荡竞争中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所选择,就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有内在的契合性。在推进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种真理的力量激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了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二、强化理论武装,深刻领会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党的XX大报告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集中体现了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创造性和高度的实践性。我们要深刻理解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一)深刻理解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传承发扬,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这些都充分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入新时代,公司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始终践行的企业宗旨,无论是疫情期间推出的抗疫情、稳经济、为人民八项措施,还是以一家不圆万家圆的坚守奉献,都是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实践。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自身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深刻理解坚持自信自立这一立足基点。党的XX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X鲜明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入新时代,公司坚定不移走低碳转型之路,实现从无到有、从强到优的历史性突破。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传时间:2023-08-17 页数:12

    114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