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英语本试卷共11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30分)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One Monday morning, while the children were enjoying free play, I stepped to the doorway of the classroom to take a break. Suddenly, I ____1____ a movement of the heavy wooden door. This was the very door I ____2____ guided the children through to ensure their safety from the bitter cold. I felt a chill (寒意) go through my body.My legs carried me to that door, and I pushed it open. It was one of my kindergarteners who I thought was ____3____ that day. He had been dropped off at school late and was ____4____ to open the door.He must have been waiting there for quite a while! Without a word, I rushed him to the hospital. He was treated for frostbite on his hands. Hed need time to ____5____ , and wouldnt come for class the next day, I thought.The next morning, one of the first to ____6____ was my little frostbitten boy. Not only did he run in with energy, but his ____7____ could be heard as loud as ever! I gave him a warm hug and told him how ____8____ I was to see him. His words have stayed with me all these years, I knew you would open the door.That cold Monday morning, he waited a long, long while for adults to ____9____. To a child, every minute feels like forever. He didnt attempt to walk back home; he waited and trusted. This five-year-old taught me a powerful lesson in _____10_____ .1. A. causedB. spottedC. checkedD. imagined2. A. hesitantlyB. randomlyC. dizzilyD. carefully3. A. angryB. absentC. specialD. noisy4. A. courageousB. contentC. unableD. unwilling5. A. recoverB. playC. changeD. wait6. A. settleB. gatherC. arriveD. react7. A. sneezeB. weepC. complaintD. laughter8. A. luckyB. happyC. curiousD. nervous9. A. show upB. pull upC. hold upD. line up10. A. gratitudeB. forgivenessC. faithD. kindness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A阅读下列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在未给提示词的空白处仅填写1个恰当的单词,在给出提示词的空白处用括号内所给
上传时间:2024-02-21 页数:10
222人已阅读
(5星级)
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1.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对象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单糖D. 脂肪酸2. 下列生理过程的完成不需要两者结合的是()A.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B. 抗体作用于相应的抗原C. Ca2+载体蛋白运输Ca2+D. K+通道蛋白运输K+3. 下图所示实验方法的应用或原理,不恰当的是()实验方法应用原理A.分离绿叶中的色素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C.细菌计数D.逐步稀释A. AB. BC. CD. D4. 天津市针对甘肃古浪县水资源短缺现状,实施农业水利现代化与智慧灌溉技术帮扶项目,通过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落实国家药肥双减目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项目需遵循一定生态学原理。下列原理有误的是()A. 人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B. 项目实施可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C.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投入D.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水肥5. 小鼠Avy基因控制黄色体毛,该基因上游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其表达受不同程度抑制,使小鼠毛色发生可遗传的改变。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vy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B. 甲基化促进Avy基因的转录C. 甲基化导致Avy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D. 甲基化修饰不可遗传6. 用荧光标记技术显示细胞中心体和DNA,获得有丝分裂某时期荧光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中心体复制和染色体加倍均发生在图示时期B. 图中两处DNA荧光标记区域均无同源染色体C. 图中细胞分裂方向由中心体位置确定D. 秋水仙素可促使细胞进入图示分裂时期7. 蝙蝠是现存携带病毒较多的夜行性哺乳动物,这与其高体温(40℃)和强大的基因修复功能有关。关于蝙蝠与其携带的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高温利于提高病毒对蝙蝠的致病性B. 病毒有潜在破坏蝙蝠基因的能力C. 病毒与蝙蝠之间存在寄生关系D. 病毒与蝙蝠协同进化8.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说法,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 食用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水果,植物生长素会促进儿童性腺过早发育B. 酸奶胀袋是乳酸菌发酵产生CO2造成的C. 食用没有甜味的面食,不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D. 接种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是以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抗原激活特异性免疫9. 染色体架起了基因和性状之间的桥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性状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 相对性状分离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C. 不同性状自由组合是由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的D. 可遗传的性状改变都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导致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动脉管壁产生的压力。人体动脉血压有多种调节方式,如:当动脉血压升高时,会刺激血管壁内的压力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后,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脏、血管活动及肾上腺髓质所分泌的激素水平,最终血压回降。动脉血压高于正常值即形成高血压。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包括:(1)水钠潴留水钠潴留指水和钠滞留于内环境。长期摄入过量的钠使机体对水钠平衡的调节作用减弱,可导致水钠潴留。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水钠排出减少,重吸收增加,也会引起水钠潴留。(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RA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肾素可催化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多种生理效应,最主要的是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此外还可刺激醛固酮分泌。醛固酮可促进钠的重吸收。(3)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肾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既可促使肾素释放,激活RAAS,又可减弱肾排钠能力。此外,交感神经还可激活肾脏T细胞,导致肾脏损伤、肾功能不全。10. 下列关于压力感受及动脉血压的说法,错误的是()A. 感受器可将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 传出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C. 调节过程不存在体液调节D. 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11. 下列哪种因素不会导致水钠潴留()A. 长期摄入过量钠B. 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缩C. 醛固酮过度分泌D. 肾功能不全、排钠能力下降12. 下列哪项药物或疗法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是不合理的()A. 抗利尿激素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 醛固酮受体抑制剂D. 降低肾交感神经兴奋性的疗法13. 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木(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1)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8
222人已阅读
(5星级)
2008高考全国I卷理综(生物)(江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 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广西、辽宁12省区 )1.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4.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B.4C.9 D.12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DA.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30.(24分)回答下列Ⅰ、Ⅱ小题Ⅰ.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1)只依据B曲线(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原因是 。(3)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相同、不相同)。(4)该大麦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不相同),该部位称为。Ⅱ.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②、④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①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请回答:(1)①、②、③、④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 (填写标号);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 (填写标号)。(2)右肌肉兴奋时,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 电流会对③的神经纤维产生作用,从而引起③的神经纤维兴奋。(3)直接刺激③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31.(18分)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3
222人已阅读
(5星级)
202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察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招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春秋末期,中行氏在晋国内部纷争中失败,中行寅因此怪罪太祝祭祀用的牺牲不肥美且斋戒不敬,太祝则认为中行寅不修德义而招致民怨,一人祝之,一国诅之,一祝不胜万诅,国亡不亦宜乎!太祝的观点( )A. 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B. 质疑了祭祀功用C. 强调了宗法伦理关系D. 否定了君权神授【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末期,晋国太祝认为中行氏在纷争中失败,是中行寅不修德义,引发一国民众怨恨所致,其观点反映了民本思想倾向,A项正确;质疑祭祀功用的是中行寅而非太祝,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血缘宗法伦理关系,排除C项;太祝的观点并未否定君权神授,排除D项。故选A项。2. 《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中常见有四海之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方内安宁日月所照等类似表述。这反映了汉代( )A. 边疆治理趋于完善B. 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C. 大一统的政治理念D. 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等歌颂国家统一的表述,反映了汉代重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C项正确;四海之内等表述并未体现边疆治理的发展与完善,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有所发展,排除B项;四海之内等说法并未强调华夷之辨的思想意识,排除D项。故选C项。第1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 目前考古发现的唐代瓷窑遗址有河北的定窑、河南的巩县窑、浙江的越窑、湖南的岳州窑等数十处,它们或临永济渠、江南河,或临黄河、长江、赣江、湘江、钱塘江等自然河流。这体现了( )A. 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B.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 水运的重要经济地位D. 瓷器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瓷窑多建在运河或自然河流附近,体现了当时水运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唐朝南北经济差距的拉大,排除A项;直到明朝时期,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唐代瓷窑选址优先运河和自然河流附近,不能说明瓷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排除D项。故选C项。4. 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官僚体系完善B. 宗室素质下降C. 吏治腐败严重D. 君主专制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中期,金朝统治者改革中央官制,不再让女真大贵族担任宰执,削弱贵族在国事、国政中的影响,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金朝官僚体系完善,排除A项;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不能说明宗室素质下降,排除B项;吏治腐败严重与宗室大贵族不再担任中枢高官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 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诗句历史现象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第2页/共13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意思是桑荫底下种植了豆类,水稻田里有莲藕杂出,说明土地利用率提高,A项正确;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意思是将更多的最好的收成用作官府的赋税,把次一点的少量的收成拿到市场上交换,材料反映了交纳的是实物税,与赋税征收货币化无关,排除B项;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意思是傍晚时有人家在晒蚕子,雨后山民卖鱼苗,这无法体现雇佣劳动普遍化,排除C项;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意思是道路两边的桑麻葱茏延绵不尽,才知道我原来是在太平盛世,这与人身控制的减弱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 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A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3
222人已阅读
(5星级)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化学试题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135.5 K39 Ca40 Fe56 Cu64 Br80 Ag108 I127 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但为分子晶体,不耐高温,A错误;B.SiO2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OH-=SiO+H2O,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为共价晶体,耐高温,B正确;C.Mg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gO +2H+=Mg2++H2O,所以MgO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D.Na2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B。2. 硫酸铜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元素位于周期表p区B. 硫酸铜属于强电解质C.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D.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详解】A.Cu为29号元素,位于IB族,属于ds区元素,故A错误;B.硫酸铜属于盐类,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正确;C.硫酸铜为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C正确;D.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正确;故选:A。3.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第1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B. 碳的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C. 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D. 的形成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标注于元素符号左上角,质子数标注于左下角,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7+18=35,核素符号为,故A错误;B.基态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根据洪特规则,2p轨道上的2个电子应该分别在2个轨道上,且自旋方向相同,轨道表示式:,故B错误;C.BF3的中心原子B原子孤电子对数==0,价层电子对数=3,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空间结构模型为:,故C正确;D.HCl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电子得失,其形成过程应为,故D错误;故选:C。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能使某些色素褪色,可用作漂白剂B. 金属钠导热性好,可用作传热介质第2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 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消毒剂D. 呈红色,可用作颜料【答案】C【解析】【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能使某些色素褪色,选项A正确;B.钠导热性好,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选项B正确;C.NaClO溶液可用于杀菌消毒,并不是由于其具有碱性,而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选项C不正确;D.Fe2O3的颜色是红色,可用作红色颜料,选项D正确;答案选C。5. 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A. 和乙醇反应可生成B. 工业上煅烧黄铁矿生产C. 工业上用氨的催化氧化制备D.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可制备【答案】D【解析】【详解】A.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A正确;B.黄铁矿(FeS2)在空气中煅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氧化铁,B正确;C.工业上利用氨与氧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副产物水,C正确;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不能制备二氧化氮,D错误;故选D。6.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转移电子B. 是还原产物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若设计成原电池,为负极产物【答案】A【解析】【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二氮,转移4mol电子,故A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反应的还原剂,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H2OH是反应的还原剂,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离子是反应的氧化剂,若设计成原电池,铁离第3页/共2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为正极产物,故D错误;故选A。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 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D. 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B正确;C.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D.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27
222人已阅读
(5星级)
2000年上海市高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2.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射线一般们随着或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位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和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则此时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A),(B),(C) (D)5.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A)物体克服阻力做功。(B)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C)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D)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6.匀速上升的升降机顶部悬殊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有一小球,若升降机突然停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小武汉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B)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加速度逐渐增大(D)加速度逐渐减小 7.如图,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米的六个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米/秒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时到达质点,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秒时,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秒<<5秒这段时间内(A)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质点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向下运动 (D)质点f保持静止8.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9.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A)在时刻以及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B)在时刻两木块速度相同。(C)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D)在时刻和时刻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10.如图(),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悬挂一相同的线圈Q,P和Q共轴Q中通有变化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P所受的重力为G,桌面对P的支持力为N,则(A)时刻N>G。(B)时刻N>G。(C)时刻N<G。(D)时刻N=G。二、(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如图,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的A、B两点,边线AB与电场线的夹角为,将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若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若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若沿曲线AD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由此可知,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 。12.一架飞机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0
221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数学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已知集合,,则()A. B. C. D. 2. 在复平面内,复数满足,则()A. B. C. D. 3.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那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函数在上的最大值为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 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A. B. 4C. D. 25. 双曲线过点,且离心率为,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 B. C. D. 6. 和是两个等差数列,其中为常值,,,,则( )A. B. C. D. 7. 函数,试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及最大值()A. 奇函数,最大值为2B. 偶函数,最大值为2C. 奇函数,最大值为D. 偶函数,最大值为8. 定义:24小时内降水在平地上积水厚度()来判断降雨程度.其中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小明用一个圆锥形容器接了24小时的雨水,如图,则这天降雨属于哪个等级( )A. 小雨B. 中雨C. 大雨D. 暴雨9. 已知圆,直线,当变化时,截得圆弦长的最小值为2,则( )A. B. C. D. 10. 数列是递增的整数数列,且,,则的最大值为()A. 9B. 10C. 11D. 12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 展开式中常数项为__________.12. 已知抛物线,焦点为,点为抛物线上的点,且,则的横坐标是_______;作轴于,则_______.13. ,,,则_______;_______.14. 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___.15. 已知函数,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若,则有两个零点;②,使得有一个零点;③,使得有三个零点;④,使得有三个零点.以上正确结论得序号是_______.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6. 已知在中,,.(1)求的大小;(2)在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存在且唯一确定,并求出边上的中线的长度.①;②周长为;③面积为;17. 已知正方体,点为中点,直线交平面于点.(1)证明:点为的中点;(2)若点为棱上一点,且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求的值.18. 为加快新冠肺炎检测效率,某检测机构采取k合1检测法,即将k个人的拭子样本合并检测,若为阴性,则可以确定所有样本都是阴性的;若为阳性,则还需要对本组的每个人再做检测.现有100人,已知其中2人感染病毒.(1)①若采用10合1检测法,且两名患者在同一组,求总检测次数;②已知10人分成一组,分10组,两名感染患者在同一组的概率为,定义随机变量X为总检测次数,求检测次数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2)若采用5合1检测法,检测次数Y的期望为E(Y),试比较E(X)和E(Y)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19. 已知函数.(1)若,求在处切线方程;(2)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求的单调区间,以及最大值和最小值.20. 已知椭圆过点,以四个顶点围成的四边形面积为.(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2)过点P(0,-3)的直线l斜率为k,交椭圆E于不同的两点B,C,直线AB,AC交y=-3于点M、N,直线AC交y=-3于点N,若|PM|+|PN|≤15,求k的取值范围.21. 定义数列:对实数p,满足:①,;②;③,.(1)对于前4项2,-2,0,1的数列,可以是数列吗?说明理由;(2)若是数列,求的值;(3)是否存在p,使得存在数列,对?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p;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5
221人已阅读
(5星级)
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A.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B. 积极推进植树造林C. 大力发展风能发电D. 广泛应用节能技术2. 以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生物技术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生物技术应用于人类,在安全与伦理方面有不同的观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试管婴儿技术应全面禁止B. 治疗性克隆不需要监控和审查C. 生殖性克隆不存在伦理道德方面的风险D. 我国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3. 性腺细胞的内质网是合成性激素的场所。在一定条件下,部分内质网被包裹后与细胞器X融合而被降解,从而调节了性激素的分泌量。细胞器X是()A. 溶酶体B. 中心体C. 线粒体D. 高尔基体4.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到膜外B. 缬氨霉素为运输K+提供ATPC. 缬氨霉素运输K+与质膜的结构无关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启动子区发生DNA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沉默。研究表明,某植物需经春化作用才能开花,该植物的DNA甲基化水平降低是开花的前提。用5-azaC处理后,该植株开花提前,检测基因组DNA,发现5'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但DNA序列未发生改变,这种低DNA甲基化水平引起的表型改变能传递给后代。5. 这种DNA甲基化水平改变引起表型改变,属于()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表观遗传6. 该植物经5-azaC去甲基化处理后,下列各项中会发生显著改变的是()A. 基因的碱基数量B. 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C. 基因的复制D. 基因的转录7. 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生态系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显现B. 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不变C. 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D. 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8. 某同学研究某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仅丧失3%。该同学研究的因素是()A. 温度B. 底物C. 反应时间D. 酶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纺锤丝由微管构成,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移动依赖于微管的组装和解聚。紫杉醇可与微管结合,使微管稳定不解聚,阻止染色体移动,从而抑制细胞分裂。9. 微管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之一,组成微管蛋白的基本单位是()A. 氨基酸B. 核苷酸C. 脂肪酸D. 葡萄糖10. 培养癌细胞时加入一定量的紫杉醇,下列过程受影响最大的是()A. 染色质复制B. 染色质凝缩为染色体C. 染色体向两极移动D. 染色体解聚为染色质11. 胰高血糖素可激活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胰高血糖素经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B. 饥饿时,肝细胞中有更多磷酸化酶b被活化C. 磷酸化酶a能为肝糖原水解提供活化能D. 胰岛素可直接提高磷酸化酶a的活性12. 在家畜优良品种培育过程中常涉及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经获能处理的精子才能用于体外受精B. 受精卵经体外培养可获得早期胚胎C. 胚胎分割技术提高了移植胚胎的成活率D. 胚胎移植前需对受体进行选择和处理13. 太平洋某岛上生存着上百个蜗牛物种,但同一区域中只有少数几个蜗牛物种共存。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高,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蜗牛物种之间外壳相似性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岛上蜗牛物种数就是该岛的物种多样性B. 该岛上所有蜗牛的全部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库C. 同一区域内的不同蜗牛物种具有相似的外壳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仅有少数蜗牛物种生存在同一区域是种间竞争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结果14. 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为了解虫情,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该种群展开了调查,前后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该昆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10
221人已阅读
(5星级)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生物部分一、单选题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A. 有丝分裂的后期B. 有丝分裂的末期C. 减数第一次分裂D. 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过程,这样就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B错误;C、D、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涉及A和a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a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但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的现象,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的A和a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正确。故选D。2. 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发现容器内CO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B. 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C. 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D. 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会吸收密闭容器中的CO2,而呼吸作用会释放CO2,在温度和光照均适宜且恒定的情况下,两者速率主要受容器中CO2和O2的变化影响。【详解】A、初期容器内CO2浓度较大,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植物吸收CO2释放O2,使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下降O2浓度上升,A错误;B、根据分析由于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下降,O2浓度上升,从而使植物光合速率逐渐降低,呼吸作用逐渐升高,,直至两者平衡趋于稳定,B错误;C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误,D正确。故选D。3. 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A. 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 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 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 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实验组①②③④⑤底物+++++RNA组分++-+-蛋白质组分+-+-+低浓度Mg2++++--高浓度Mg2+---++产物+--+-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B. 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C. 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D. 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组分、Mg2+的浓度,因变量是有没有产物生成,底物为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10
221人已阅读
(5星级)
2009年高考数学浙江理科试卷含详细解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1.(2009浙江理1)设,,,则() A. B. C.D. 2.(2009浙江理2)已知是实数,则且是且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2009浙江理3)设(是虚数单位),则() A.B.C. D. 4.(2009浙江理4)在二项式的展开式中,含的项的系数是().A. B.C. D. 5.(2009浙江理5)在三棱柱中,各棱长相等,侧掕垂直于底面,点是侧面的中心,则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是() A. B.C.D. 6.(2009浙江理6)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A. B.C.D. 7.(2009浙江理7)设向量,满足:,,.以,,的模为边长构成三角形,则它的边与半径为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最多为(). A. B. C.D.8.(2009浙江理8)已知是实数,则函数的图象不可能是()A.B.C. D.9.(2009浙江理9)过双曲线的右顶点作斜率为的直线,该直线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分别为.若,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A. B.C. D.10.(2009浙江理10)对于正实数,记为满足下述条件的函数构成的集合:且,有.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则B.若,,且,则C.若,,则D.若,,且,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0分)11.(2009浙江理1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则.12.(2009浙江理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13.(2009浙江理13)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小值是 14.(2009浙江理14)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分为高峰和低谷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时计价.该地区的电网销售电价表如下: 若某家庭5月份的高峰时间段用电量为千瓦时,低谷时间段用电量为千瓦时,则按这种计费方式该家庭本月应付的电费为元(用数字作答). 15.(2009浙江理15)观察下列等式:,,,,………由以上等式推测到一个一般的结论:对于,. 16.(2009浙江理16)甲、乙、丙人站到共有级的台阶上,若每级台阶最多站人,同一级台阶上的人不区分站的位置,则不同的站法种数是 (用数字作答).17.(2009浙江理17)如图,在长方形中,,,为的中点,为线段(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沿折起,使平面平面.在平面内过点作,为垂足.设,则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18.(2009浙江理18)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I)求的面积;(II)若,求的值。19.(2009浙江理19)在这个自然数中,任取个数. (I)求这个数中恰有个是偶数的概率; (II)设为这个数中两数相邻的组数(例如:若取出的数为,则有两组相邻的数和,此时的值是).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20.(2009浙江理20)如图,平面平面,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为,,的中点,,. (I)设是的中点,证明:平面; (II)证明:在内存在一点,使平面,并求点到,的距离.21.(2009浙江理21)已知椭圆:的右顶点为,过的焦点且垂直长轴的弦长为1。 (I)求椭圆的方程; (II)设点在抛物线:上,在点处的切线与交于点当线段的中点与的中点的横坐标相等时,求的最小值。22.(2009浙江理22)已知函数,,其中. (I)设函数.若在区间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 (II)设函数是否存在,对任意给定的非零实数,存在惟一的非零实数(),使得成立?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答案】B2【答案】C【解题关键点】对于且可以推出且,反之也是成立的3【答案】D【解题关键点】对于4【答案】B 【解题关键点】对于,对于,则的项的系数是5【答案】C 【解题关键点】取BC的中点E,则面,,因此与平面所成角即为,设,则,,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1
219人已阅读
(5星级)
安徽2008届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生物部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l卷为第l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至第10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场座位号、姓名与考生木人考场座位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16Na23Mg 24A1 27Fe 56Cu 64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的出现是由于A.基因在复制时的偶然差错造成表达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B.基因在转录时的偶然差错造成表达的血红蛋白结构异常C.信使RNA在翻译时的偶然差错造成血红蛋白结构异常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是该病的出现原因,但第一种情况较常见2.下列有关捕食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适当放牧的草场,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总产量会增加B.由于自然选择草原上的被捕食者必须具备很强的奔跑能力才能躲避敌害C.捕食者与寄生物均属于异养型生物,两者的食物获取方式不同D.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丰富,食物网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大3.右图是高倍显微镜(10×40)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部分绘图。下列对图像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际细胞质的环绕流动方向也为逆时针B.显微镜中细胞的面积是实际细胞面积的400倍C.取洋葱鳞片的表皮细胞的观察效果会更好D.细胞质的流动需经过特定的染色才能发现4.选取大小一致健康的大麦种子50粒,用刀片将每粒种子横切成两半,使成无胚的半粒和 有胚的半粒,经消毒后按下表加入各种溶液和材料。根据表中信息可推断出编号赤霉素溶液(mmol)蒸馏水(ml)试验材料时间淀粉剩余相对值(%)10210个有胚半粒24h6020210个有胚半粒24h10034210个有胚半粒24h8044210个有胚半粒24h5554210个有胚半粒24h45A.种子发芽时胚产生淀粉酶将淀粉分解B.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诱导种子产生淀粉酶C.诱导淀粉分解的最佳赤霉素量应小于或等于4×1 0 mmolD.淀粉分解的产物是麦芽糖或葡萄糖5.将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人工受精,在试管中完成早期的胚胎发育后移植至代孕动物子宫完成后期胚胎发育并最终分娩,该生物工程技术称胚胎移植,此项技术实际意义是A.是转基因动物、体细胞杂交动物、克隆动物的培育等生物工程的必要技术B.可实现哺乳动物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年龄相同后代C.可突破小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而最终实现远源杂交D.胚胎移植属有性繁殖范畴,不能保留亲本的优良性状。30.(22分)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一)表示抑制作用,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表示图中A~E所表示的结构、过程或物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2)用图中带圈数字的适当顺序,如①②③表示以下两种情况的生理调节过程:a:进食后血糖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寒冷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图解可知,生物体内的调节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的,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20分)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上一个或少数几个碱基对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____________的改变。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生物表现性状的改变?请从基因的结构、基因的表达过程、个体生长发育、基因的显隐性等方面加以分析说明。2008届安徽高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至少是由于造血肝细胞血红蛋白基因结构的改变导致所有红细胞中表达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6
219人已阅读
(5星级)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化学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 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C. 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 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2. 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 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 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 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3. 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和。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实验: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溶液有沉淀生成。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A. B. C. D.4. 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C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溶液红棕色变无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D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试管口润湿的蓝色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石蕊试纸变红反应A. AB. BC. CD. D5. 化合物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W、X、Y、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C. 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D. 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6. 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和空穴,驱动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 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B. 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C. 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D. 放电时,正极发生反应7. 常温下,一元酸的。在某体系中,与离子不能穿过隔膜,未电离的可自由穿过该膜(如图所示)。设溶液中,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溶液Ⅰ中B. 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为C. 溶液Ⅰ和Ⅱ中的不相等D. 溶液Ⅰ和Ⅱ中的之比为8. 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和Pb。还有少量Ba、Fe、Al的盐或氧化物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下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难溶电解质一定条件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沉淀时的如下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pH2.36.83.57.2完全沉淀的pH3.28.34.69.1回答下列问题:(1)在脱硫中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选择的原因________。(2)在脱硫中,加入不能使铅膏中完全转化,原因是________。(3)在酸浸中,除加入醋酸(),还要加入。(ⅰ)能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ⅱ)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ⅲ)也能使转化为,的作用是________。(4)酸浸后溶液的pH约为4.9,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5)沉铅的滤液中,金属离子有________。9.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可用于无机合成、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可采用如下步骤:Ⅰ.取已知浓度的溶液,搅拌下滴加足量溶液,产生浅蓝色沉淀。加热,沉淀转变成黑色,过滤。Ⅱ.向草酸()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制得和混合溶液。Ⅲ.将Ⅱ的混合溶液加热至80-85℃,加入Ⅰ中的黑色沉淀。全部溶解后,趁热过滤。Ⅳ.将Ⅲ的滤液用蒸汽浴加热浓缩,经一系列操作后,干燥,得到二草酸合铜(Ⅱ)酸钾晶体,进行表征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由配制Ⅰ中的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长期存放的中,会出现少量白色固体,原因是________。(3)Ⅰ中的黑色沉淀是________(写化学式)。(4)Ⅱ中原料配比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5)Ⅱ中,为防止反应过于剧烈而引起喷溅,加入应采取________的方法。(6)Ⅲ中应采用________进行加热。(7)Ⅳ中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10. 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②③计算热分解反应④的________。(2)较普遍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7
219人已阅读
(5星级)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本。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
上传时间:2024-02-23 页数:6
218人已阅读
(5星级)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英语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I卷(第1-12页)和第II卷(第13页),全卷共13页。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而清楚地填写姓名。第I卷 (共105分)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ection A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you have heard. 1. A. Go to the officeB. Keep callingC. Try online bookingD. See a doctor2. A. A reporterB. An athleteC. A fishermanD. An organizer3. A. At a post officeB. At a fast-food restaurantC. At a booking officeD. At a check-in desk4. A. He already has plans.B. The woman should decide where to eat.C. He will make a reservation.D. The woman can ask her brother for advice. 5. A. He got wet in the rain.B. The shower was out of order.C. He didnt hear the phone ringing.D. He got out of the shower to answer the phone.6.A. ReasonableB. BrightC. SeriousD. Ridiculous7. A. Send leafletsB. Go sightseeingC. Do some gardeningD. Visit a lawyer8. A. Her doorbell doesnt need repair.B. She didnt expect him to come so earlyC. The man has just arrived on time.D. It is not the right time for her.9.A. She wont go to the beach if it rains.B. She would like the man to go to the beach.C. It will clear up tomorrow.D. It was pouring when she was at the beach.10.A. What to take up as a hobby.B. How to keep fit.C. How to handle pressure.D. What to play with.Section B 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you will be asked three questionson each of the passages. The passages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
上传时间:2024-02-21 页数:17
218人已阅读
(5星级)
2007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考点】8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84:布朗运动;85:扩散;8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87:分子势能.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41:分子运动论专题.【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分子热运动特点,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明确布朗运动特点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墨水中的碳粒的运动是因为大量水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力不平衡导致向各方向运动,并且没有规则,故A正确;B、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所以当分子从大于r0处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C、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时,分子间的势能最小,分子可以从距离小于r0的处增大分子之间距离,此时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大,因此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正确理解和应用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关系是分子动理论的重点知识.2.(3分)2006年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回旋加速器,通过(钙48)轰击(锎249)发生核反应,成功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这是迄今为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实验表明,该元素的原子核先放出3个相同的粒子x,再连续经过3次α衰变后,变成质量为282的第112号元素的原子核,则上述过程中的粒子x是()A.中子B.质子C.电子D.α粒子【考点】JA: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4M: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其组成.【分析】根据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求出x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即可判断x属于那种粒子.【解答】解:因为在衰变的过程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可得,118﹣3×2﹣112=0,所以X粒子的电荷量为零。再根据质量守恒,48+249﹣4×3﹣282=3,所以X粒子的质量数为1,所以该粒子为中子,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简单,直接利用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即可解答.3.(3分)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考点】HA:光的衍射;HB:光的偏振.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偏振光具有的性质是光子的振动具有方向性.当两个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夹角增大时,透射光的强度减弱.【解答】解: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当看到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则说明光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垂直。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故A不选;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表面时,一定有反射光线。如果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光为偏振光。故B不选;C、在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由于反射光太强,偏振光强,加偏振片可以将反射的偏振光过滤,使图象清晰。故C不选;D、通过手指间缝隙观察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而不是偏振现象,所以D是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实,让我们更能理解光的偏振与光的衍射.4.(3分)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hydrogen muon atom),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图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假定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γ1、γ2、γ3、γ4、γ5、和γ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等于()A.h(γ3﹣γ1)B.h(γ5+γ6)C.hγ3D.hγ4【考点】J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1:计算题.【分析】μ子吸收能量后向高能级跃迁,而较高能级不稳定会自发的向所有的较低能级跃迁,只有跃迁到基态后才能稳定,故辐射光子的种类为.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的频率越高.【解答】解:μ子吸收能量后从n=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2
218人已阅读
(5星级)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生物试卷考生注意:1.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切写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并用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3. 第Ⅰ卷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纷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小方格用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纸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题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在新选择。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一、单选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一)1分题(共11题)1.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指()A.染色体数加倍B.同源染色体数加倍C.染色单体数加倍D.DNA数加倍2.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矿质养料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A.吸收作用减弱B.蒸腾作用减弱C.光合作用减弱D.呼吸作用减弱3.试管婴儿技术属于()A.胚胎移植B.组织培养C.克隆技术D.基因工程4.某人要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 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5.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有叶绿素的食品C.营养价值高的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食品6.下列细胞中不能合成蛋白质的是()A.胰腺细胞B.肠粘膜细胞C.成熟红细胞D.白细胞7.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D.DNA的基因排列顺序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C.无染色体形成D.显微镜倍率不够9.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746和764B.760和760C.762和762D.4和410.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需要ATP的是()A.葡萄糖→乙醇+二氧化碳B.葡萄糖→乳酸C.二氧化碳+水→葡萄糖D.蛋白质→氨基酸11.下图纵轴为酶反应速度,横轴为底物浓度,其中正确表示酶量增加1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的是()(二)2分题(共17题)12.右图是一细胞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C.有核孔的细胞D.有纤维素的细胞13.4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A.4个二倍体精细胞B.8个单倍体的精细胞C.16个单倍体的精细胞D.4个单倍体的精细胞14.刚进入西藏的上海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15.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16.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A.5、9、4、1B.4、8、5、1C.5、8、4、1D.4、9、4、117.下列非生物因素中对动物分布影响最小的是()A.土壤B.温度C.水分D.光照18.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18O2的空气,该猴体内最先出现18O的化合物是()A.CO2B.H2OC.C2H5OHD.C3H6O319.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的电信号转为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20.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代谢过程中,都可出现的是()①可在体内储存②在体内可相互转化③分解后能释放能量④能生成水、CO2和尿素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21.所有细菌都具有特征是()A.都是异养生物B.仅在有水条件下繁殖C.仅在有氧条件下生长D.生存温度都超过80℃22.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无氧呼吸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不产生CO2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23.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24.水蛭素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其碱基数至少应是()A.390B.195C.65D.26025.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上传时间:2024-02-19 页数:11
218人已阅读
(5星级)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2017.4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 ③骨镰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B.《武经总要》C.《萍洲可谈》D.《梦溪笔谈》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11.20世纪使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共和B.革命统一战线 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D.工农武装割据 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6
218人已阅读
(5星级)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 甲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其进出口贸易以美元结算。在开放市场条件下,当甲国发生通货膨胀时,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会下降。关于这一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甲国通货膨胀→①进口商品增加→美元需求增加②进口商品减少→美元需求减少③出口商品增加→美元供给增加④出口商品减少→美元供给减少→甲国货币汇率下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②:甲国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进口增加,美元需求增加,①正确,②错误。③④:甲国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出口商品减少,美元供给减少,④正确,③错误。故本题选B。2. 2021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发布通知明确:2020年6月出台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免收罚息;对于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到期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按市场化原则应延尽延,继续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此举()①意在减少小微企业偿债本金②有利于维持小微企业正常经营③能够加速小微企业资金周转④有助于稳定小微企业就业岗位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①:延期还本付息、免收罚息只是延长企业还本付息时限,以及超期后不进行惩罚式收息,并不能减少小微企业偿债本金。①错误。②④:延长企业还本付息时限能够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有利于维持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转,小微企业在吸收就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故有助于稳定小微企业就业岗位。②④正确。③:此举与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没有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 下图是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1年拟按3.2%左右安排(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针对上图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图示信息表示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说明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现象,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的应对策略:①: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基础,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故①正确。②:增发国债是弥补收入不足的措施,但会增加财政赤字率,故不是积极应对的办法,②排除。③:社保支出关系民生福祉,不应压缩;压缩社保开支也不是积极的应对办法。③错误。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④正确。故本题选B。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规模为84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但中国FDI逆势增至2120亿美元,增幅为14%,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2020年中国FDI逆势增长,得益于()①中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增长率先恢复②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货物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③中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对外资更具吸引力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大,投资结构改善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③:由题意可知,2020年全球FDI在下降,而我国FDI却在增长,这得益于我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为经济增长提供条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力地吸引了外资。①③正确。②: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FDI即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与货物进出口总额无直接关系。②不符合题意。④:材料中强调的是我国FDI即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属于引进来,而不是对外直接投资。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5. 某中学7名高一学生,上学时感受到交通拥堵,同时发现专门设置的公交车道利用率并不高。他们用3个月的时间详细调查了本市公交专用道的整体使用情况,撰写出上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合理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建议,该报告得到有关专家认可和支持,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事例表明()①关注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中学生的责任②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③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是中学生的权利④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要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16
217人已阅读
(5星级)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至6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至12页,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A.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上。B.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C.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上。D.所有题目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E.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6分)本部分包括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15.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题15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16.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X+方程式中1、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原子核质量/u1.00783.01604.002612.000013.005715.0001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 X是, B. X是,C. X是, D. X是, 17.据报道,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绕月飞行器的圆形工作轨道距月球表面分别约为200Km和100Km,运动速率分别为v1和v2,那么v1和v2的比值为(月球半径取1700Km) A. B. C,D. 18.某实物投影机有10个相同的强光灯L1~L10(24V/200W)和10个相同的指示灯X1~X10(220V/2W),将其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电路见题18图,若工作一段时间后,L2 灯丝烧断,则( )A. X1的功率减小,L1的功率增大B. X1的功率增大,L1的功率增大C. X2功率增大,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减小D. X2功率减小,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增大19. 在题19图所示电路中,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分别置于a、b两处时,导线与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可判断这两段导线()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相互吸引,<D.相互排斥,<20. 题20图为一种早期发电机原理示意图,该发电机由固定的圆形线圈和一对用铁芯连接的圆柱形磁铁构成,两磁极相对于线圈平面对称,在磁极绕转轴匀速转动过程中,磁极中心在线圈平面上的投影沿圆弧运动,(是线圈中心),则()A. 从X到O,电流由E经G流向F,先增大再减小B. 从X到O,电流由F经G流向E,先减小再增大C. 从O到Y,电流由F经G流向E,先减小再增大D. 从O到Y,电流由E经G流向F,先增大再减小21.用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①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②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③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B. 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D. 紫光、橙光、红光、蓝光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4分)22.(19分)(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 是或否)。 ①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②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 ③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题22图1,该球的直径为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的增大而增大。(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题22图2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① 请根据题22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22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② 若电压表的读数为,则I= ③ 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题22图4,由此可知电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9
217人已阅读
(5星级)
教育资源分享店铺网址:https://shop175591889.taobao.com 微信号:kingcsa333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第Ⅰ卷(共66分)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O—16Na—23P—31S—32Cl—35.5K—39Br—80I—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1.下列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A.减少食物加工过程B.注意节约用电C.尽量购买本地的、当季的食物D.大量使用薪柴为燃料 2.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1,3,4-三甲苯B. 2-甲基-2-氯丙烷C. 2-甲基-1-丙醇D. 2-甲基-3-丁炔22281+11教育资源分享店铺网址:https://shop175591889.taobao.com 微信号:kingcsa333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有机物不导电 B.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C.SO2可用作食品防腐剂D.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酸酐一定是氧化物B.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正四面体分子中键角一定是109o28′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8.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A.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B.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C.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D.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 10.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A.乙醇、甲苯、硝基苯B.苯、苯酚、己烯C.苯、甲苯、环己烷D.甲酸、乙醛、乙酸 11.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教育资源分享店铺网址:https://shop175591889.taobao.com 微信号:kingcsa333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13.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NO2通入FeSO4溶液中B.CO2通入CaCl2溶液中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1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灼烧至固体发黑,测定值小于理论值B.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C.0.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的pHD.1L 1 mol·L-1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大于1L mol·L-1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15.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C.KNO3晶体(NaCl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25
217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