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主题教育∣顶层文件:06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doc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3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3人,候补中央委员170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XXXXXX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X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XXX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热潮,隆重悼念江泽民同志,做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准备工作,动态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全会指出,党的XX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全会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全会认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丰富载体、创新手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XX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使党的XX大精神真正深入人心。领导干部要继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作表率,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熟练掌握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整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制定好、实施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XX大精神落实到位。全会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

    上传时间:2023-09-21 页数:7

    335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pdf

    2018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民用航空局 二零一九年五月目 录一、运输航空 . 1 1.运输周转量 . 1 2.旅客运输量 . 3 3.货邮运输量 . 3 4.飞行小时和起飞架次4 5.运输航空企业数量 . 4 6.运输机队 .. 5 7.航线网络 .. 5 8.运输航空(集团)公司生产[6]6 9.运输机场 .. 7 10.机场业务量 .. 8 二、通用航空11 1.通用航空企业数量 .. 11 2.机队规模 ..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23

    508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doc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于2022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自治区党委委员64人,候补委员9人。自治区有关领导同志、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和自治区有关部门单位、中央驻区单位负责同志,旗县市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基层代表列席会议。会议在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鄂尔多斯市分别设分会场。全会由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主持。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分别作了讲话。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孙绍骋受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全会充分肯定一年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党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心做好民族工作,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力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会指出,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系统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为我们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结合内蒙古实际,明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稳中快进、稳中优进,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内蒙古贡献。全会强调,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端正发展观念,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下苦功。要有雄心壮志,树立加快发展、大抓发展的理念,敢于赶超争先,努力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分量和位次。要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发展不用太急了的想法、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意识、没有成方不敢开药的做法、看眼前不看长远的思维、不讲细节、差不多就行的心态、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坚决丢掉头脑里那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树牢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全会明确了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一是优化经济布局,着力构建规范有序、张弛有度、循环通畅、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要结合自然禀赋、生存条件、生态状况,统筹谋划哪些地方往起聚人、哪些地方往外迁人。聚焦重要流域和重大水利工程抓好水网布局,加快构建集防洪减灾、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水网。坚持抓大带小、强化接头续尾,加快构建横贯东西、纵连南北、顺通北京、畅联八省、抵边达海、城乡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形成多规合一、图数一致、上下一体的全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调整新能源、煤炭、农牧业、制造业等产业布局。二是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农牧业要提高单产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舍饲圈养。工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通过数字化等手段提高投入产出比。新能源开发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只争朝夕,大干快上。旅游业要加强资源整合和统筹谋划,做足全域、全季、全业的文章。着力补齐区属国有企业发展短板,做大资产规模,提升经营效益奖优罚劣、奖罚分明。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做好经营土地和碳汇指标交易的文章。全力用好三驾马车,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恢复和扩大消费,东进西扩搞好开放。三是以更大力度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服务保障措施,理顺引进机制,依托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招才引才,让本地的人才不想走、外面的人才愿意来。建好用好已有创新平台特别是国家级创新平台,更好赋能产业发展。四是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着力解决水、土地、城乡建设、矿产、废弃物、机关办公等领域各种资源浪费问题,持续深化五个大起底行动,推动各类资源真正活起来、高效用起来。五是扎实做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要多措并举推动城乡居民增加收入。抓紧抓实教育、医疗、养老等老百姓关心的大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加强财政金融、房地产等各领域风险防控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大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工作力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安全感。全会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努力实现开门红,巩固拓展整体好转的发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6

    502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2018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  公  报河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9年3月2日 2018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开展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四个着力,持续打好四张牌,全省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中原更加出彩迈出新步伐。一、综  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48055.8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89.38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2034.83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1731.65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为8.9:45.9:45.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50152元,增长7.2%。年末全省总人口109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万人,常住人口96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6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71%,比上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27万人,出生率11.72‰;死亡人口74万人,死亡率6.80‰;自然增长率4.92‰。表1  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构成指标年末人口数(万人)比重(%)年末总人口10906—常住人口9605100.00    #城镇496751.71     乡村463848.29    #男性487450.74     女性473149.26    #0—14岁206021.45     15—64岁652667.94     65岁及以上101910.6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9.2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8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0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0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18万人,年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2995.14万人,其中省内转移1799.01万人,省外输出1196.13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0%。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3%。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2.1%。表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类         别指    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    #城市102.4        农村102.0      #食品烟酒101.5        #粮食100.4        鲜菜104.9        畜肉93.4        蛋116.6     衣着101.1     居住102.2     生活用品及服务101.6     交通和通信102.2     教育文化和娱乐103.0     医疗保健106.1     其他用品和服务101.4   全年财政总收入58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63.94亿元,增长10.5%,其中税收收入2656.50亿元,增长14.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25.41亿元,增长12.3%,其中民生支出7126.49亿元,增长1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77.2%。二、农  业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0906.08千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739.85千公顷,增加25.21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918.96千公顷,减少79.9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6.68千公顷,减少3.3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61.40千公顷,增加63.91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203.18千公顷,增加51.2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21.09千公顷,减少15.05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6648.91万吨,比上年增加124.66万吨,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3613.70万吨,减少102.28万吨,下降2.8%;秋粮产量3035.21万吨,增加226.94万吨,增长8.1%。小麦产量3602.85 万吨,减少102.36万吨,下降2.8%;玉米产量 2351.38万吨,增加181.24万吨,增长8.4%。全年棉花产量3.79万吨,比上年减少0.61万吨,下降13.9%。油料产量631.03万吨,增加44.09万吨,增长7.5%。其中,花生产量572.44万吨,增加42.62万吨,增长8.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67万吨,减少269.55万吨,下降3.6%。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585.37万吨,减少85.09万吨,下降5.1%。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62.68万吨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24

    488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ocx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启动实施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显著成就,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征程中迈出了新的步伐。一、综合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比上年增加5017所,增长0.98%;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比上年增加539.40万人,增长2.00%;专任教师16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45.96万人,增长2.83%。二、学前教育全国共有幼儿园26.67万所,比上年增加1.17万所,增长4.60%。学前教育入园幼儿[2]1863.91万人,比上年减少74.04万人,下降3.82%;在园幼儿[3]4656.42万人,比上年增加56.28万人,增长1.22%。幼儿园教职工453.15万人,比上年增加33.86万人,增长8.08%;专任教师258.14万人,比上年增加14.92万人,增长6.1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4]达到81.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三、义务教育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38万所,招生3469.89万人,在校生1.50亿人,专任教师973.0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5]94.2%。1.小学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6.18万所,比上年减少0.52万所,下降3.11%。另有小学教学点10.14万个,比上年减少0.16万个。招生1867.30万人,比上年增加100.74万人,增长5.70%;在校生10339.25万人,比上年增加245.56万人,增长2.43%;毕业生1616.49万人,比上年增加50.59万人,增长3.23%。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6]达到99.95%。小学教职工[7]573.25万人,比上年增加8.72万人,增长1.54%;专任教师[8]609.19万人,比上年增加14.70万人,增长2.47%。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9.97%,比上年提高0.01个百分点。生师比16.97:1。普通小学(含教学点)校舍建筑面积78619.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31.07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10]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88.47%,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4.23%,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3.89%,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3.70%,数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93.72%,各项比例比上年均有提高。2.初中全国共有初中学校5.20万所(含职业初中11所),比上年增加88所,增长0.17%。招生1602.59万人,比上年增加55.37万人,增长3.58%;在校生4652.59万人,比上年增加210.52万人,增长4.74%;毕业生1367.77万人,比上年减少29.70万人,下降2.1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4]100.9%。初中教职工419.38万人,比上年增加11.57万人,增长2.84%;专任教师[11] 363.90万人,比上年增加9.03万人,增长2.5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9.86%,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生师比12.79:1。初中校舍建筑面积64368.1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361.39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的学校比例情况分别为: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达标学校92.58%,体育器械配备达标学校95.91%,音乐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5.45%,美术器材配备达标学校95.21%,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95.64%,各项比例较上年均有提高。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2]共1424.04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48.39万人,在初中就读375.65万人。四、特殊教育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52所,比上年增加45所,增长2.14%;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87万人,比上年增加0.27万人,增长4.78%。全国共招收各种形式[13]的特殊教育学生12.35万人,比上年增加1.27万人,增长11.43%;在校生66.59万人,比上年增加8.71万人,增长15.05%。其中,附设特教班在校生3316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0.50%;随班就读在校生32.91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49.41%;送教上门[14]在校生11.64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17.48%。五、高中阶段教育全国高中阶段教育[15]共有学校2.43万所,比上年减少298所,下降1.21%;招生1349.76万人,比上年减少32.73万人,下降2.37%;在校学生3934.67万人,比上年减少36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13

    485人已阅读

    (5星级)

  •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8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docx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8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根据全国供销合作社统计联网直报数据资料,现将2018年全系统基本情况汇总通报如下:一、综合经营情况(一)销售总额全年实现销售总额58925.9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9191.9亿元,增长4.1%;农产品类销售额21054.1亿元,增长14.3%;消费品类零售额19142.7亿元,同比增长8.8%;再生资源类销售额2989.3亿元,增长10.3%。(二)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全年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10089.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产品市场交易额8077.5亿元,增长11.5%;再生资源市场交易额828.4亿元,增长9.9%。(三)连锁配送销售额全系统连锁企业销售额10851.9亿元,同比增长8.1%。(四)电子商务销售额全年电子商务销售额2998亿元,同比增长28.5%。(五)进出口额全年商品进出口总额670.7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进口额295.1亿元,增长5.4%;出口额375.6亿元,下降6.7%。(六)农产品购进额全年从农业生产者购进的农产品购进额15996.6亿元,同比增长11.1%。(七)农业生产服务收入额全年农业生产服务收入额158亿元。(八)金融服务营业额全年金融服务营业额970.5亿元。(九)综合服务营业额居民生活服务业营业额164.1亿元,同比增长4.6%。物流业营业额57.5亿元,增长30.9%。资产经营额164.8亿元,增长30.7%。房地产开发经营额218.7亿元,增长26.3%。二、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情况(一)总体情况年末,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3个,其中,省(区、市)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社)32个,省辖市(地、盟、州)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省辖市社)342个,县(区、市、旗)供销合作社(以下简称县社)2408个。(二)经费来源财政全额拨款的2422个,占87%。其中,省社机关30个,省辖市社机关324个,县社机关2067个。差额拨款的138个,占5%,其中,省辖市社机关1个,县社机关137个。财政定额补贴的60个,占2.1%。其中,县社机关60个。实行自收自支的163个,占5.9%,其中,省社机关2个,省辖市社机关17个,县社机关144个。(三)人员编制全系统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人员编制5.1万个。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编制3.7万个,占总人员编制数的72.5%。(四)理、监事会设立全系统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设立理事会1775个,占63.8%,监事会1589个,占57%。三、基层供销合作社情况年末,全系统有基层社31792个,比上年增加1511个。其中:集体企业20262个,有限责任公司3322个,股份有限公司768个,股份合作公司1390个,农民合作社3225个,其他2825个。由县社垂直管理的23217个,实行属地管理的1360个,保留牌子实行民营的2776个,其他4439个。实行自营的17312个,占54.5%,承包经营的5687个,占17.9%,租赁经营的4368个,占13.7%,停业、歇业等4425个,占13.9%。吸纳农村大户或能人加入的有8349个;上级龙头企业通过资本、业务带动的有5471个;通过农村综合服务社或庄稼医院改造建成的有4204个。基层社经营网点34.1万个,其中,日用消费品网点17万个,农业生产资料网点11.7万个,农副产品收购网点2.6万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8万个,其他经营网点1万个。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一)总体情况年末,全系统组织农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193587个,比上年增加7653个;入社农户1596万户。其中,农民合作社联合社8483个。(二)经营类型各类专业合作社中,农产品类167918个,农业生产资料类6496个,综合服务类5870个,其他类13303个。在农产品类专业合作社中,棉花专业合作社1682个;干鲜果蔬专业合作社54120个;粮油作物专业合作社2369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514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7231个;水产专业合作社6489个;畜禽专业合作社41491个;其他27699个。(三)注册商标及认证情况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等认证的专业合作社39590个。其中,通过有机认证的有3782个;通过绿色认证的10909个,通过无公害认证的24899个。有产品注册商标的专业合作社13917个,有经市、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品牌的专业合作社3587个。五、企业结构情况(一)总体情况年末,全系统共有各类法人企业22474个(不含基层社)。其中,省社所属企业1263个,省辖市社所属企业3091个,县社所属企业16436个。(二)股权结构情况全资企业9285个,控股企业4024个,参股企业4676个,开放办社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9

    484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docx

    2018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一、通航城市和机场2018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235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33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个。年内定期航班新通航的城市有:甘肃陇南、新疆若羌、青海海北、河南信阳、湖南岳阳、新疆图木舒克。陕西安康机场和广西梧州西江(原梧州长洲岛)机场停航。二、主要生产指标2018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2亿人次,完成126468.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0.2%。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13842.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9% (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2872.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6.0%);国际航线完成12626.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3.0%。完成货邮吞吐量1674.0万吨,较上年增长3.5%。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030.8万吨,较上年增长3.1%(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99.3万吨,较上年增长0.3%);国际航线完成643.2万吨,较上年增长4.1%。完成飞机起降1108.8万架次,较上年增长8.2%(其中运输架次为937.3万架次,较上年增长7.4%)。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1015.6万架次,较上年增长8.3%(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完成19.7万架次,较上年增长2.3%);国际航线完成93.3万架次,较上年增长7.3%。三、旅客吞吐量分布各机场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达到37个,较上年净增5个(宁波栎社、石家庄正定、珠海金湾、温州龙湾、合肥新桥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83.6%,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23.3%,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年旅客吞吐量200-1000万人次机场有29个,较上年净增3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9.6%,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年旅客吞吐量200万人次以下的机场有169个,较上年减少2个,完成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6.9%,较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京津冀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4499.7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7%。长三角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22805.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1%。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13227.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4%。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0202.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3%。国内各地区旅客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4.9%,东北地区占6.2%,华东地区占29.5%,中南地区占24.1%,西南地区占16.2%,西北地区占6.4%,新疆地区占2.7%(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各地区占比之和可能不等于100%)。旅客吞吐量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2个省(区、市)中,东部地区有6个:河北(17.3%)、江苏(16.2%)、山东(14.7%)、福建(14.6%)、浙江(13.5%)、天津(12.3%)。中部地区有6个:江西(22.5%)、安徽(19.1%)、山西(16.4%)、河南(14.2%)、湖南(12.7%)、湖北(10.9%)。西部地区有8个:西藏(17.0%)、青海(14.3%)、宁夏(14.1%)、贵州(13.9%)、内蒙古(13.4%)、新疆(11.7%)、广西(11.7%)、甘肃(11.5%)。东北地区有2个:吉林(11.1%)、黑龙江(10.6%)四、机场货邮吞吐量分布各机场中,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上的机场有53个,较上年净增1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98.4%,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48.8%,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年货邮吞吐量10000吨以下的机场有182个,较上年净增5个,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货邮吞吐量的1.6%,较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京津冀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240.7万吨,较上年增长1.8%。长三角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558.0万吨,较上年增长0.2%。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货邮吞吐量316.1万吨,较上年增长6.0%。成渝机场群完成货邮吞吐量106.6万吨,较上年增长3.8%。国内各地区货邮吞吐量的分布情况是:华北地区占15.2%,东北地区占3.3%,华东地区占40.4%,中南地区占27.0%,西南地区占10.2%,西北地区占2.8%,新疆地区占1.1%(注: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各地区占比之和可能不等于100%)。货邮吞吐量增速超过10%的10个省(区、市)中,东部地区有1个:河北(12.4%)。中部地区有4个:江西(43.7%)、湖北(19.4%)、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4

    477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ocx

    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2019年8月30日2018年,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增速加快,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高。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2]之比)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3]。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为44.9万元,比上年增加1.3万元。分活动类型看,全国基础研究经费10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应用研究经费2190.9亿元,增长18.5%;试验发展经费16396.7亿元,增长10.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5%、11.1%和83.3%。分活动主体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52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691.7亿元,增长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457.9亿元,增长15.2%。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7.4 %、13.7%和7.4%。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7%)、江苏(占12.7%)、北京(占9.5%)、山东(占8.4%)、浙江(占7.3%)和上海(占6.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4]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天津和浙江。(详见附表)二、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2018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9518.2亿元,比上年增加1134.6亿元,增长13.5%;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与当年国家财政支出之比为4.31%,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3738.5亿元,增长9.3%,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为39.3%;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5779.7亿元,增长16.5%,占比为60.7%。 2018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情况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亿元)比上年增长(%)占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比重(%)合 计9518.213.5—其中:科学技术8326.714.687.5 其他功能支出中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1191.56.712.5其中:中央3738.59.339.3 地方5779.716.560.7注:本表中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的统计范围为公共财政支出安排的科技项目。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2]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据。[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数据,2017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已修订为2.15%。[4]地区生产总值为年度初步核算数据。 附表 2018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地 区R&D经费(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全 国19677.92.19北 京1870.86.17天 津492.42.62河 北499.71.39山 西175.81.05内蒙古129.20.75辽 宁460.11.82吉 林115.00.76黑龙江135.00.83上 海1359.24.16江 苏2504.42.70浙 江1445.72.57安 徽649.02.16福 建642.81.80江 西310.71.41山 东1643.32.15河 南671.51.40湖 北822.12.09湖 南658.31.81广 东2704.72.78广 西144.90.71海 南26.90.56重 庆410.22.01四 川737.11.81贵 州121.60.82云 南187.31.05西 藏3.70.25陕 西532.42.18甘 肃97.11.18青 海17.30.60宁 夏45.61.23新 疆64.30.53 附注:1.主要指标解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 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包括实际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固定资产购建费、管理费及其他费用支出。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应用研究 指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应用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7

    464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docx

    2018年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 根据建设工程监理统计调查制度相关规定,我们对2018年全国具有资质的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基本数据进行了统计,现公布如下:一、企业的分布情况2018年全国共有8393个建设工程监理企业参加了统计,与上年相比增长5.64%。其中,综合资质企业191个,增长15.06%;甲级资质企业3677个,增长4.02%;乙级资质企业3502个,增长11.78%;丙级资质企业1013个,减少8.49%;事务所资质企业10个,增长150%。具体分布见表一~表三:二、从业人员情况2018年年末工程监理企业从业人员1169275人,与上年相比增长9.1%。其中,正式聘用人员806029人,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68.93%;临时聘用人员363246人,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31.07%;工程监理从业人员为787514人,占年末从业总数的67.35%。2018年年末工程监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942803人,与上年相比增长3.09%。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43263人,中级职称人员404455人,初级职称人员223297人,其他人员17178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总数的80.63%。2018年年末工程监理企业注册执业人员为310670人,与上年相比增长8.57%。其中,注册监理工程师为178173人,与上年相比增长8.68%,占总注册人数的57.35%;其他注册执业人员为132497人,占总注册人数的42.65%。三、业务承揽情况2018年工程监理企业承揽合同额5902.4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8.94%。其中工程监理合同额1917.05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4.36%;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工程施工及其它业务合同额3985.3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4.29%。工程监理合同额占总业务量的32.48%。四、财务收入情况2018年工程监理企业全年营业收入4314.4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1.47%。其中工程监理收入1323.8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11.68%;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工程施工及其它业务收入2990.6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2.66%。工程监理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30.68%。其中21个企业工程监理收入突破3亿元,59个企业工程监理收入超过2亿元,215个企业工程监理收入超过1亿元,工程监理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个数与上年相比增长23.56%。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3

    442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docx

    202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全文)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李克强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部署。李强作总结讲话。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会议认为,过去5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有效守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向前。新时代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会议指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系统观念、底线思维,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有效缓解结构性物价上涨给部分困难群众带来的影响。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7

    427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201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做到四个扎实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谋划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3.19亿元,比上年增长6.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8:40.9:52.3。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2516.37亿元,增长6.1%,占全市经济的61.5%。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334.67亿元,增长6.1%,占全市经济的50.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933元,比上年增长5.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8647元/人,比上年增长6.6%。全市常住人口3101.79万人,比上年增加26.6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31.59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50%,比上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9.29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77.44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02‰,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8‰。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63,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7.55。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5.30万人,比上年增长1.4%。全年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23.0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7%左右的较低水平。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4.4%。全市农民工总量766.03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外出农民工553.95万人,增长2.8%;本地农民工212.08万人,增长21.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0%。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0.3%。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52.65万户,比上年增长7.8%。其中,内资企业79.87万户,外资企业0.66万户,个体工商户168.62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50万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2.4%。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3.4%,比上年提高8.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2.0%,提高2.4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1750.7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00.9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383.63万平方米,减少194.45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比上年末下降1.5个百分点。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121.6%和13.8%。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2.9%和18.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分别增长22.2%、10.0%、6.5%和13.4%。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0.9%,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7%,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9.7%。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33.0%,智能手机增长59.4%,液晶显示屏增长56.2%,工业机器人增长68.8%,风力发电机组增长45.2%,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增长74.1%。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8.6%,高出非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速22.4个百分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8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1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万人;贫困发生率0.6%,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全年全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0元,比上年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963.81亿元,增长4.8%;畜牧业263.65亿元,增长0.8%;林业73.33亿元,增长13.5%;渔业77.49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服务业26.76亿元,增长8.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26.77万亩,比上年下降0.6%。粮食综合单产356.60公斤/亩,增长0.6%。全年粮食总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19

    419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doc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纪委委员127人,列席207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全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全会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部署2023年纪检监察工作,审议通过了李希同志代表中央纪委常委会所作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报告。全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一致认为,讲话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和破解之道,深刻阐述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对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无私无我的崇高境界、深切真挚的2人民情怀、直面问题的使命担当,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指导性、针对性,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寄予殷切期望,提出明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全会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落实落地,转化为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奋进力量,转化为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的具体行动,转化为坚定维护党的先进纯洁、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实际成效。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担负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学习党章、尊崇党章,坚定不移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定不移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不移推3动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发展,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责任。全会强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第一,围绕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强化政治监督。坚定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4第二,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促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研究修订党纪处分条例,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不断健全完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按照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要求,推动完善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党内监督体系、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和基层监督体系,形成监督合力。把日常监督做细做实,使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督促其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加强与审计机关协调配合,用好审计监督成果。压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既防止问责乏力,也防止问责泛化。第三,有力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突出政治巡视定位,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巡视全过程各环节。修订巡视工作条例,制定中央巡视工作五年规划。统筹安排常规巡视、专项巡视、机动巡视和巡视回头看,有序推进中央巡视,扎实做好二十届中央第一轮、第二轮巡视。加强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第四,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严肃整治损害党的形象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7

    413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doc

    1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2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1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举行。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79人,候补省委委员15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代表也列席会议。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王晓晖作了讲话。全会主要任务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坚持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全会听取和讨论了王晓晖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和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征2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主题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决定》。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和随后召开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提出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要求,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全省上下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会充分肯定省委常委会的工作。一致认为,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以来,四川走过了一段极为不易、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3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扎实抓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的使命任务,标志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启动,向全党发出了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必将载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光辉史册,必将开创人类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奇迹。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这些重大部署和重要要求,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全会指出,四川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生动缩影,经历了与全国一样的长期奋斗过程。当前阶段,4四川现代化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工业化处于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二是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三是农业现代化处于提质增效期,四是信息化处于动能释放期,五是城乡发展处于深度融合期,六是区域发展处于协同优化期。这些特征决定了四川现代化建设之路是一个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目标协同、多重路径并行的共进过程,必须从战略上进行系统谋划推动,更好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明确方位、找准定位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体现到四川各项工作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治蜀兴川总体工作布局,努力走出一条把握时代大势、符合发展规律、体现四川特色、服务国家全局的现代化之路,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篇章。全会指出,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紧扣四川省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省内先发地区同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9

    407人已阅读

    (5星级)

  • 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docx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公报(2023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在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反复酝酿协商的基础上提出的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决定将这两个建议名单分别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推荐。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习近平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草案)》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同意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全会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隆重悼念江泽民同志,做好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换届准备工作,动态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推动经济稳步回升、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征程,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全会强调,开好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对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党和国家机构职能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构,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继续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党中央机构、全国人大机构、国务院机构、全国政协机构,统筹中央和地方,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全会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维护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定改革信心和决心,加强组织领导不折不扣把机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全会认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要丰富载体、创新手段,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使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深入人心。领导干部要继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作表率,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熟练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整体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战略部署、重大举措,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制定好、实施好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具体举措,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位。全会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战略清醒,发扬斗争精神,做到三个更好统筹,努力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落实好乙类乙管各项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5

    404人已阅读

    (5星级)

  • 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北京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对标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大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疏功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3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7亿元,下降2.3%;第二产业增加值5647.7亿元,增长4.2%;第三产业增加值24553.6亿元,增长7.3%。三次产业构成由上年的0.4:19.0:80.6,变化为0.4:18.6:81.0。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万元。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5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6.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6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5.5%。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186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86.5%。常住人口出生率8.24‰,死亡率5.58‰,自然增长率2.66‰。常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13人,比上年末减少10人。财政收入: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增值税1793亿元,增长8.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为1287.7亿元和728.5亿元,分别增长4.7%和13.3%。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9%,非食品价格上涨2.4%;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5%。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3.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上年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8%。全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小幅波动,二手住宅价格稳中有降。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2.3%;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1.9%。二、农业全市农业观光园1172个,实现总收入27.3亿元。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783户,实现总收入13亿元。设施农业和种业分别实现收入51.7亿元和12.4亿元。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8亿元,下降3.7%。其中,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拉动下,林业产值增长61.7%。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4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4%;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1%和3.7%;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9%和7.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8876.7亿元,增长3.7%。其中,内销产值17654.8亿元,增长2.6%;出口交货值1221.9亿元,增长21.0%。建筑业: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在本市完成3111.7亿元,增长5.3%;在外埠完成7828亿元,增长15.4%。本年新签合同额16009.3亿元,增长3.2%。四、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交通运输:全年货运量25244.1万吨,比上年增长5.7%;货物周转量780.7亿吨公里,增长11.5%。全年客运量67569.4万人,增长0.2%;旅客周转量2218.8亿人公里,增长7.9%。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608.4万辆,比上年末增加17.5万辆。民用汽车574.6万辆,增加10.8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79万辆,增加11.8万辆;私人汽车中轿车307.1万辆,减少4.3万辆。邮政电信: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215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2%。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97.9亿元,下降5.1%;电信业务总量1753.5亿元,增长1倍。全年发送邮政函件2.1亿件,下降22.6%;特快专递22.1亿件,下降2.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14.2万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为28.5线/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009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86.1户/百人。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634.2万户,增长17.1%;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8.2亿G,增长1.3倍。五、金融存贷款: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57092.2亿元,比年初增加13376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70483.7亿元,比年初增加7191.4亿元。证券:全年证券交易额911465.7亿元,比上年下降8.9%。其中,股票交易额149887亿元,下降23.0%;基金交易额25144.4亿元,增长13.7%。保险:全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16

    404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docx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综述2018年,广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为底线,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整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及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全力以赴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主要措施落实党政主体责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设计、组织领导召开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结合广西实际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1+4系列文件,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转化为任务书、施工图和责任清单,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考核问责机制,进一步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分析研判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明确攻坚目标任务,制定部门清单、问题清单、应急清单项目清单、整改清单,将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纳入《广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红黑榜》,层层压实攻坚责任。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实施城市扬尘综合治理、烟花爆竹禁燃限放、臭氧污染防治等8个专项行动,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3365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糖、铝、冶金、机械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淘汰冶金、造纸等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新增投产一批风电农林废弃物生物质发电项目,新增绿色能源装机容量101万千瓦。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年内注销淘汰柴油货车2.1万辆、老旧运输船舶64艘,新增及更换新能源公交车1858辆,更新发展天然气及新能源货车2274辆,西江航运干线新建标准化船舶154艘,运输装备提挡升级取得初步成效。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6%,超额完成90.3%的年度目标;PM2.5未达标地级城市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4.3%,超额完成较2015年下降9.0%的年度目标。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强优良水体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整治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巩固深化九洲江治理成效,粤桂两省区跨界断面(石角)水质稳定达标;重拳整治南流江、万峰湖污染问题,在南流江流域推行截污建池、收运还田模式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养殖业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南流江考核断面(横塘)水质显著改善;全面清理万峰湖网箱养殖,万峰湖水质实现达标。全面建立五级河长制、湖长制推进江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2527个四乱问题经整改已销号1544个,整改销号率为61.1%。集中治理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染,36个自治区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已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106个自治区级以下工业集聚区有73个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成城镇(县城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111座,建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488座;全区63段城市黑臭水体中已有58段基本消除黑臭。继续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依法关闭或搬迁养殖场14234家,7794个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了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任务完成率达89.6%,高出目标值14.6个百分点;筹措1.59亿元支持1000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受益人口约100万。推进入海排污口清理整治,114个入海排污口完成整治113个。52个国家考核地表水水质监测断面优良比例为96.2%,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0;40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92.5%;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类别总体保持稳定,水质极差比例为0;22个近岸海域国家考核点位海水水质优良比例(一、二类比例)为90.9%;均达到国家考核目标。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高标准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工作,各关键环节任务完成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在南宁召开现场会,推广广西经验。强化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全区排查确定污染地块共39处。全面部署加强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的防控,建立并公布全口径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清单和涉镉排查污染源整治清单。2018年获得2.7448亿元中央专项资金支持32个项目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建设,河池市实施完成一批刁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程项目。加强危险废物污染管控,建立危险废物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开展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和经营单位执法检查,检查合格率为91%;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区内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总数达65家,核准经营规模223万吨/年;开展废铅蓄电池收集贮存和转移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初步形成废铅蓄电池回收网络;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环境管理,2018年共回收拆解废弃电器电子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25

    403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19年2月28日 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3]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5]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7]2.41亿人。表1 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指标年末数(万比重 人)(%)全国总人口139538100.0 其中:城镇8313759.58乡村5640140.42 其中:男性7135151.1女性6818748.9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8]2486017.816-59岁(含不满60周岁)8972964.360周岁及以上24949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1665811.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9]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10]下降0.9%。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为69个,下降的为1个。表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标全国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2.12.12.1其中:食品烟酒1.92.11.1衣 着1.21.11.5居 住[11]2.42.13.3生活用品及服务1.61.61.6交通和通信1.71.61.8教育文化和娱乐2.22.32.2医疗保健4.34.63.7其他用品和服务1.21.21.2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0727亿美元,比上年末减少672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6174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2.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12]为76.5%。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0.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0%,提高2.2个百分点。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241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6510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5091万平方米,减少5072万平方米。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5%,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1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3.88元,比上年下降0.20元。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分别比上年增长43.0%和15.4%。 新动能持续发展壮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49

    393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篇).docx

    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篇)目录1.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范文).22.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1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范文)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本土疫情的风险考验,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xx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一、综合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xxxx.xx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x.x%。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xxxx.xx亿元,增长x.x%;第二产业增加值xxxx.xx亿元,下降x.x%;第三产业增加值xxxx.xx亿元,下降x.x%。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xx.x:xx.x:xx.x。预计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xxxx元。年末全省常住人口xxxx.xx万人,比上年末增加x.xx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xx.xx%,提高x.xx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x.xx万人,出生率为x.xx‰;死亡人口x.xx万人,死亡率为x.xx‰。从年龄结构看,x-xx岁人口xxx.xx万人,xx-xx岁人口xxx.xx万人,xx岁及以上人口xxx.xx万人。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xx.xx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xxx.x%。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xx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xxx.x%。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x.x%,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xx.x%,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xx.x%。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提高x.x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提高x.x个百分点。自贸港建设成效持续显现。全年货物、服务进出口分别较上年增长xx.x%、xx.x%。经济外向度达xx.x%,较上年提高x.x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主体增长xx.x%。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返贫。全省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充分利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等方式发现易返贫致贫人群,履行规定程序后,针对性开展按户到人帮扶。全省防止返贫累计监测对象x.xx万户、x.xx万人,其中已消除风险x.xx万户、x.xx万人,无新增返贫致贫农户。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水平。根据初步核算结果,全年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xx.x%。地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xxx%。二、农林牧渔业全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xxxx.xx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xxx.xx亿元,均比上年增长x.x%。从内部行业看,种植业产值xxxx.xx亿元,增长x.x%。粮食总产量xxx.xx万吨,增长x.x%;播种面积xxx.xx千公顷,增长x.x%。蔬菜(含菜用瓜)收获面积xxx.xx万亩,增长x.x%;产量xxx.xx万吨,增长x.x%。水果收获面积xxx.xx万亩,增长x.x%;产量xxx.xx万吨,增长x.x%。林业产值xxx.xx亿元,下降x.x%。橡胶产量xx.xx万吨,下降x.x%。牧业产值xxx.xx亿元,增长x.x%。生猪年末存栏xxx.xx万头,增长x.x%,年内出栏xxx.xx万头,增长x.x%。猪肉产量xx.xx万吨,增长xx.x%。禽类肉量xx.xx万吨,下降x.x%。渔业产值xxx.xx亿元,增长x.x%。水产品总产量xxx.xx万吨,增长x.x%。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xx.xx亿元,增长xx.x%。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省工业增加值xxx.xx亿元,比上年下降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x.x%。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增长x.x%,重工业增加值下降x.x%;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xx.x%,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x.x%,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x.x%。从主要行业增加值情况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xxx.x%,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xx.x%,造纸及纸制品业增长x.x%,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xx.x%,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xx%,医药制造业增长x.x%,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xx.x%,汽车制造业增长xx.x%,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x.x%。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xxx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xxx.xx亿元,比上年下降x.x%。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单位xxx个,新增xx个本省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xxxx.xx万平方米,增长x.x%;房屋建筑竣工面积xxx.xx万平方米,下降x.x%。本省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xx.xx亿元,下降xx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26

    372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2018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9年3月19日)2018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全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培育发展十大生态产业,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全省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朝着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迈出了坚实步伐。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246.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21.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794.7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4530.1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2∶33.9∶54.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336元,比上年增长5.8%。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0510元/人,增长6.1%。全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15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637.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7.7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69%,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9.12万人,出生率为11.07‰;死亡人口17.54万人,死亡率为6.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2‰。年末全省就业人员1555.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637.6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6.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全年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2.3万人。其中,省外输转192.2万人,省内输转330.1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9.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6%。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2%。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年末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为1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5.8%,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87元,比上年增长10.3%。二、农业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264.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2万公顷,增加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2.6万公顷,减少2.1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5.3万公顷,增加1.6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23.4万公顷,增加0.7万公顷。果园面积31.4万公顷,增加1.1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151.4万吨,比上年增产4.1%。其中,夏粮产量321.0万吨,增产7.3%;秋粮产量830.5万吨,增产2.9%。全年蔬菜产量1292.6万吨,比上年增产6.6%。园林水果产量370.0万吨,减产6.8%。中药材产量101.7万吨,增产9.7%。全年肉类产量102.2万吨,比上年增长3.1%。牛奶产量40.5万吨,增长0.2%。年末大牲畜存栏504.6万头(只),比上年末增长2.7%,其中牛存栏440.4万头,增长3.8%;大牲畜出栏212.6万头(只),增长2.7%,其中牛出栏201.9万头,增长1.8%。羊存栏1885.9万只,增长2.5%;羊出栏1462.8万只,增长3.4%。生猪存栏545.2万头,下降1.1%;生猪出栏691.6万头,增长1.3%。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6万公顷,比上年多增0.5万公顷。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0%;集体企业下降22.4%,股份制企业增长2.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1.1%。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增长2.5%,省属企业增长8.6%,省以下地方企业增长6.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3.8%,重工业增长6.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3%,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27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68.4亿元,增长2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0%。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7%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15

    370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8年通信业统计公报.docx

    2018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18年,我国通信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着力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助力信息消费活力释放。行业发展稳中有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一、行业保持健康发展(一)电信业务总量高速增长,电信收入增速保持平稳初步核算①,2018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65556亿元(按照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7.9%。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3010亿元,比上年增长3.0%。(二)固定通信业务增长加快,话音业务收入占比继续下降2018年,固定通信业务收入完成387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29.8%,占比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9134亿元,比上年增长0.6%,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70.2%。在互联网应用的替代作用及取消长途漫游资费双重影响下,2018年,话音业务收入完成1776亿元,比上年下降25.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的占比降至13.7%,比上年下降4.2个百分点。(三)融合业务快速发展,数据和互联网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高大力拓展光纤宽带接入业务,带动家庭智能网关、视频通话、IPTV等融合服务加快发展,用户价值不断提升。2018年,固定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2072亿元,比上年增长5.1%,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5.6%提升到15.9%;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60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从上年的43.5%提高到46.6%。IPTV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4%;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大幅增长72.9%。二、网络提速和普遍服务效果显著(一)电话用户规模稳步扩大,移动电话普及率大幅提升2018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37亿户,总数达到17.5亿户,比上年末增长8.5%。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亿户,总数达到15.7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12.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10.2部/百人。全国已有24个省市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82亿户,比上年末减少1151万户,普及率为13.1部/百人。(二)网络提速加快,百兆光纤宽带接入用户占比超七成继续加快光纤带宽升级,接入网络基本实现全光纤化。截至12月底,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3.1亿户,全年净增1.74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83.4%。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全年净增1.69亿户。截止12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4.07亿户,全年净增5884万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3.68亿户,占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的90.4%,较上年末提高6.1个百分点。宽带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2.86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70.3%,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1.4个百分点。(三)网络扶贫继续推进,农村宽带用户增长加速截至12月底,全国农村宽带用户全年净增2364万户,总数达1.17亿户,比上年末增长25.2%,增速较城市宽带用户高11.4个百分点;在固定宽带接入用户中占28.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9个百分点。(四)新业务发展动能强劲,融合业务用户增长显著加快培育新兴业务,扎实推进IPTV、物联网及智慧家庭等新业务。截至12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达6.71亿户,全年净增4亿户。IPTV用户比上年末增长27.1%,全年净增3316万户,净增IPTV用户占净增光纤接入用户的44.6%。三、移动数据流量消费继续高速增长(一)移动互联网接入月户均流量(DOU)继续呈现成倍上升态势2018年,各种线上线下服务加快融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创新拓展,带动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移动视频直播、餐饮外卖等等应用加快普及,刺激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711亿GB③,比上年增长189.1%,增速较上年提高26.9个百分点。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月户均流量(DOU)达4.42GB/月/户,是上年的2.6倍;12月当月DOU高达6.25GB/月/户。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702亿GB,比上年增长198.7%,在总流量中占98.7%。(二)移动短信业务止跌转升,话音业务量小幅下滑在服务登录和身份认证等应用带动下,移动短信业务量大幅提升。2018年,全国移动短信业务量同比增长14%(去年同期同比下降0.4%);收入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9%(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2%),增速自年初以来保持正增长态势;移动彩信业务量同比下降15.9%。互联网应用对话音业务替代效应继续显现。2018年,全国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2.54万亿分钟,比上年减少5.4%。 四、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光网改造工

    上传时间:2023-05-02 页数:6

    300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