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33篇)2024年6月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文章汇编.doc

    目 录1.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深入具体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12.中国工商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打造强大的金融机构服务金融强国建设……………………………………133.中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打造冰雪经济高地………………………………………164.中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奋力谱写三北工程新篇章………………………………………………195.河南金融监管局党委: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金融篇章…………………………………………23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党委:大力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赋能青岛金融高质量发展…………………267.中共国家能源局党组: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298.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党委:把握正确方向和战略要点 加快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369.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增进民生福祉加强社会建设…………………………………………………3910.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抓好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4911.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紧紧围绕铸

    上传时间:2024-07-02 页数:302

    68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4年5月中心组(支部)学习资料汇编(第一议题) (党的建设).doc

    学习参考资料常熟理工学院党委宣传部 编2024年5月15日一、学习专题深入学习领会XXXXXX关于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建设和自我革命的新部署新要求二、参考资料1.共产党员网:XXXXXX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2.学习强国: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深入学习贯彻XXXXXX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3.学习时报:深学笃行XXXXXX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4.新华社:XXX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5.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6.新华社:从三个维度领会XXXXXX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三、自学内容(党的监督保障法规)1.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略)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略)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略)XXXXXX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共产党员网党的十八大以来,XXXXXX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突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XXXXXX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XXXXXX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

    上传时间:2024-07-02 页数:54

    68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中央苏区如何发展金融事业.docx

    中央苏区如何发展金融事业1931年11月,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新生红色政权为打破困局,采取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的方针,在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独立自主的财政金融体系。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应运而生,为中央苏区打破封锁、壮大发展解决了天大问题。成立国家银行,创建金融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便着手筹建国家银行,以解决金融市场混乱、商品流通不畅等制约苏区经济发展的拦路虎问题。在经过充分调研和准备后,1932年2月1日,苏维埃国家银行在瑞金叶坪村正式成立,毛泽民任行长,这是新生红色政权下第一个具有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不仅承担起了统一货币、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职能,还肩负着税收征缴、财政收支的特殊使命。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创立,打破了过去主要由外商银行、钱庄银号、官僚资本银行等金融势力组成的旧式金融体系。随着反围剿战争和各项建设的发展,苏区金融组织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以国家银行为总舵,江西分行和福建分行为主干,瑞金直属中心支行和各苏区县支行为骨干,信用合作社为基点的新金融格局,为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全面开展各项金融活动奠定了基础。发行国家货币,建立货币制度。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初期,苏区各地并行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杂乱无章。1932年7月,国家银行正式发行纸质苏维埃国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5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萧克诗歌中的铁马豪情.docx

    萧克诗歌中的铁马豪情萧克,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也是一位笔耕不辍的马背诗人。这位出生于湖南嘉禾的农家子弟,自幼目睹家国离乱,小小年纪便立下报国志向,而后投笔从戎,纵横沙场。从北伐战争到南昌起义,从井冈山斗争到五次反围剿,再到先遣西征、抗击日寇、解放全中国,萧克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斗争中每一个重要关节,他的赫赫战功早已书写在共和国的典册里、铭刻在历史的青碑上。萧克在枪林弹雨中写出了一部战地小说《浴血罗霄》,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还赋得许多生动诗篇,记录了一代革命将领的铁血丹心。(一)1907年,萧克出生于湖南嘉禾一个耕读之家。社会的动荡、权贵的压榨,使这个本应仓廪丰盈的湖南小县日益穷困苦,从萧克记事起,他看到的便是父兄和村民们为生计而愁苦奔忙。7岁那年,萧克进入私塾读书,13岁考入嘉禾高等小学,16岁考入嘉禾甲种师范简习所。在甲种师范,萧克接触到更多时局信息。1924年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还是少年的萧克随即写下一首《孙中山北上》,表达他对社会的深深关切:军阀作恶,远甚幽厉。争城夺地,民生凋敝。北国深秋,风云变异。段冯相促,奉张言义。愿商国事,共谋大计。中山北上,大局所寄。甲种师范的进步老师也为萧克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进步报刊,第一次看到了列宁的名字,《列宁选集》一开卷,斗室油然起风云,马列主义成为他一生忠贞不渝的坚定信仰。他还写下一首《岭南烈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5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谢维俊:“埋没”在毛泽东身边的军事人才.docx

    谢维俊:埋没在毛泽东身边的军事人才谢维俊(1908—1935年),湖南耒阳人。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的早期秘书、古田会议正式代表,是中央苏区坚持毛泽东正确主张、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代表之一,参加过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对开辟和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忠诚革命、信念坚定。1926年夏,在衡阳政治讲习所学习的谢维俊,就立下了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在湘南教育王蒋啸青的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谢维俊在给妻子的诗中描述道:科学已经长成它(共产主义)的生命了它能安慰一切纪念他的人哟,诗中充满了他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面对发展极为迅猛的革命形势,谢维俊积极投身于组织工农运动,回到家乡耒阳领导全县的工农运动。他经常走街串户,宣传共产主义和党关于农民运动的正确主张,成立了耒阳青年工友舍、乡农会、梭镖队等地方组织和武装力量,积极支援北伐,巩固扩大了耒阳地区的群众基础。大革命失败后,面对风雨飘摇的革命形势,谢维俊始终忠诚革命、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一直在群众中秘密宣传革命终究要胜利的道理,在艰难局势下重建了肥田党支部,团结了一批党员和群众,为迎接新的斗争积蓄了革命力量。1928年1月,朱德、陈毅谋划部署彬县、耒阳等地党组织发动年关暴动时,谢维俊团结了一批勇敢机智的斗争骨干,将游击小组扩编为赤卫队,在肥田开展武装斗争,顽强抗击敌人的疯狂进攻。战斗结束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4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docx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纪律建设贯穿党的百年历史。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时指出,我们党有三件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第一件就是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有纪律作为主要武器,是我们党经受住生死考验、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渡过一个个难关,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障。纪律立党被确定为重要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探讨党的纪律建设。蔡和森在1920年9月致毛泽东的一封信中,详细阐述了建立共产党组织的设想,首次提出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的主张。毛泽东回信表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对党的组织纪律、保密纪律、财务纪律等作出要求。一年之后,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对党的纪律作出规定,强调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地方党组织必须执行和宣传中央所定政策,不得自定政策;凡属全国性的重大政治问题,不得单独发表意见;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等。同时,还规定了包括言论行动有违背本党宣言章程及大会各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案在内的开除党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8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一个革命队伍必须有铁的纪律.docx

    一个革命队伍必须有铁的纪律刘力功是一名由国统区赴延安的知识分子,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他在中央党校专门学习了党的建设课程。但是,他非常自高自大,有不少共产党员所不应有的观点,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因此,党组织决定派他到基层工作接受锻炼。可刘力功拒不接受,坚持不肯去基层工作,甚至以退党来要挟组织。出于对新党员的教育和帮助,陈云和党组织不断找他谈话,做他的思想工作。刘力功仍坚决不去,而要求去马列学院或返回原籍地。马列学院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他自身思想就存在极端错误,组织根本不可能让他到马列学院工作。而他回原籍地,对当地的工作也没有多大的帮助。经过反复研究,党组织决定派刘力功到华北敌后根据地做基层工作,并且郑重地告诉他,个人服从组织是党的纪律,党员有义务遵守。党组织给了刘力功几天时间,让他考虑一下,同时也反省一下自身的错误。但刘力功不仅丝毫没有反省的意思,还打起了另一个小算盘。几天后,刘力功找到组织,说愿意到华北工作,但有条件,就是必须要去上层机关,去八路军总司令部工作。事情传到陈云那里,陈云很生气,他把刘力功找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你非要到上层工作,就到延安山头开荒去吧。陈云还警告刘力功,党员不服从分配,不服从党的决定,是要受处分的,甚至会被开除党籍。但即使是陈云如此严厉的批评,刘力功仍坚持己见。这样同刘力功谈了七八次话后,基于刘力功的错误事实和顽固态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3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一面特殊的奖旗.docx

    一面特殊的奖旗在福建省长汀县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面特殊的奖旗。奖旗上写着扩大红军奖旗送给中坊村,落款为福建军区司令员叶剑英。这面奖旗铭刻着苏区时期扩大红军队伍的一段红色记忆。1933年春,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为了保卫红色政权,加强革命武装,苏区开展了扩红运动。当时,福建军区最紧迫的任务是:必须立即扩大红军,支援前线,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1933年深冬,时任福建军区司令员的叶剑英顶风冒雪前往福建军区所辖各军分区,查看扩大红军动员工作的情况。一天,叶剑英来到当时长汀县委所在地河田镇,听取工作汇报。在谈到扩大红军时得知,河田镇中坊村的老贫农郑俊义表现很突出,他原本是要送儿子当红军,因为儿子年纪太小不合格,于是他动员侄儿报名参加红军。在郑俊义的带动下,只有10多户人家的中坊村,就有2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叶剑英连声称赞中坊村是扩红工作的模范,并提议在中坊村召开表彰大会,做一面奖旗奖给中坊村,让中坊村和郑俊义的先进事迹在苏区传扬,从而带动全县的扩红工作。叶剑英司令员的提议,既是对中坊村扩红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长汀苏区人民的鼓舞。几日后,扩大红军表彰大会在中坊村举行。会上,叶剑英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严峻形势,强调了扩大红军的重要意义,高度赞扬了中坊村在扩红和支前工作的模范事迹,还特别表扬了老贫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3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猛攻金城:志愿军如何打大规模进攻战.docx

    猛攻金城:志愿军如何打大规模进攻战1953年6月中旬,在即将签署停战协定时,李承晚集团肆意破坏战俘遣返协议,公然叫嚣反对停战谈判。毛泽东高度重视,指示志愿军在军事上狠狠地打击和歼灭敌人,以打促谈,实现稳定可靠的停战。1953年7月13日至27日,历时15天,志愿军进行了一场猛烈的进攻战役——金城战役。战前精心筹划准备根据战局形势,志愿军发现第20兵团防线当面的金城地区敌人态势向北突出,防御体系尚未稳固,主要为李承晚集团的首都师、第6、第8、第3师共4个师驻守,整体实力较弱。为此,志愿军决心以北汉江西岸地区为重点,继续给南朝鲜第8师残部及南朝鲜第6师、第3师、首都师主力以歼灭性打击,同时要求其他各一线部队对原预选目标坚决攻歼,对新占阵地坚决扼守大量杀伤反扑之敌,对美军等不作主动攻击,但对任何向我进犯之敌,均必须予以坚决打击。为了实现狠狠地打击,志愿军决定以兵团级进行大规模攻坚战。调动第20兵团第67、第68、第60、第54军以及第24军、第16军共6个军24万人的庞大部队,同时配属重武器,拥有82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1483门,其中山炮、野炮、榴弹炮约400门,加强高射炮兵、喀秋莎火箭炮兵各1个团,以及坦克3个连等,我方对敌人兵力对比3∶1,火炮数量1.7∶1,具备大规模进攻的有利条件。在进攻阵型上,以中央集团、西集团和东集团三大主力分割围歼敌军,同时突出战役配合,第9兵团配合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5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思故台上忆忠魂.docx

    思故台上忆忠魂许昌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坐落于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占地63.6亩。陵园纪念广场东西中轴线上矗立着一座高29.6米的纪念碑,外形是两支汉阳造步枪造型,象征着解放许昌的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两支劲旅。碑体正面镌刻着朱德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底座刻有2017年重修许昌烈士陵园时的碑文,全文如下:中原腹地,汉魏故都。近代以来,英雄辈出,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谱写出许昌历史的新篇章。其光辉业绩,与天地同在;其革命精神,与日月同辉。辛亥革命时期,许昌的仁人志士为灭帝制、求共和慷慨赴义;大革命时期,许昌的优秀儿女为援五卅、助北伐血洒桑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昌的先锋英华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暴动司堂、浴血中原;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将士为固守许昌城、抗击日寇野蛮侵略喋血沙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子弟兵为六次解放许昌、建立新政权不畏牺牲;新中国成立后,英烈楷模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献出生命。长河悠悠,逝者如斯,掬滴撮要,实难胜表。适逢盛世,慎终追远。为旌表先烈,垂训来者,乃重修陵园,以慰英灵。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中共许昌市委许昌市人民政府二O一七年九月三十日碑文高度概括了许昌在近代以来英勇斗争、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生动讲述了英雄先烈为了谋解放幸福、求和平美满前仆后继、顽强斗争的英勇事迹,充分展现了党和人民对烈士的崇高敬意。相传西汉时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5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钥匙”.docx

    思想政治工作的钥匙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全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灵活、生动、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讲课、讲话、文章、书信、调研等之中,把全党的思想统一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解放事业上来。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这一珍贵的历史成果并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学好用好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作为解读毛泽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钥匙。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同志把人民群众作为革命动员的重要力量,开展全党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相信人民群众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立场敏锐地发现,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只有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毛泽东同志来自农村,了解农民,更相信农民。1925年,伴随着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迅速掀起,党内很快出现了两种倾向:第一种以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第二种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这是左倾机会主义。这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14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论张载的家风.docx

    论张载的家风千年以前,在秦岭北麓、渭水之滨出了一位大儒,列北宋五子之位,死后从祀孔庙。他就是北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张载,关学创始人。张载祖籍是大梁(现河南开封),北宋天禧四年出生于京兆府(现陕西西安),15岁起侨居眉县横渠镇。后在此侍母教弟,耕读养家,中途短暂出仕为官,一生多半时间在此生活、学习、授业,完成了《易说》《诗说》《经学理窟》《正蒙》等大量著述,形成了完整的关学思想体系。张载出生于官宦家庭,祖父张复官至给事中、集贤院学士;父亲张迪官至殿中丞、知涪州事;张载在宋仁宗朝、神宗朝时先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渭州军事判官、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等职;胞弟张戬,宋仁宗朝时进士,先后担任不少地方官职,官至秘书省著作佐郎、监察御史里行。张载家族三代四人在朝廷多年为官,均勤于政事,廉洁爱民,躬行礼仪,刚正善谏,不阿权贵,形成了勤俭谦逊、敦善厚行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祖父张复为官清廉,没有为子孙留下遗产。父亲张迪知涪州事时,兢业勤恳,事必躬亲,因长期操劳于政务,终致积劳成疾,英年病故于涪州。15岁的张载随母亲和弟弟扶柩东归老家大梁途中,因路资不足侨居眉县横渠镇。父亲对张载字子厚的起名来源于《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表达了对他人生发展的美好期望和寄托。张载在地方任职时,把培养社会道德作为根本,积极推行儒家道德伦理;把改变社会风俗,树立尊老爱幼的优良风尚作为为政之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3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毛福轩:韶山第一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docx

    毛福轩:韶山第一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毛福轩谱名毛恩梅,1897年4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他比毛泽东小4岁,而辈分却高两辈,是毛泽东的族叔祖。时值清朝末期,灾荒连年,少年毛福轩跟随父母亲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沿途乞讨逃荒到南京、江阴一带,投亲靠友以谋生活。辛亥革命爆发后,年仅14岁的毛福轩陪父母回到韶山。1921年,当24岁的毛福轩听说毛泽东回家乡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时,便产生了想学习的念头。经毛泽东介绍,毛福轩进入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进行半工半读。工读期间,毛福轩仿佛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自修大学,毛福轩认识了何叔衡、夏明翰、李达等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能帮助穷人脱除一切痛苦。这一刻,他下定决心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要打破现有的一切不平等。1922年,在毛泽东的调派下,毛福轩前往江西安源煤矿,协助毛泽民从事工人运动。当时,毛福轩的公开身份是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的职员,这是一个为减轻工人消费负担而成立的组织。这是毛福轩第一次参与工人运动,初涉的紧张很快就被沉着冷静所取代。他以新身份为掩护,积极参加路矿工人的罢工斗争,经受了锻炼和考验,终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底,毛福轩奉调从安源回到韶山,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成为韶山农运的带头人。他走亲访友,向贫苦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团结了一批苦大仇深的农民和乡村知识分子。1925年2月6日,毛泽东从上海经长沙回到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3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八年岁月.docx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八年岁月湖南第一师范红色底蕴深厚,毛泽东在此学习、工作8个春秋,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说:我在这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由此可见,第一师范的学习经历为其成为拄长天之大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据《毛泽东年谱》记载,毛泽东在进入一师之前,曾在多所学校就读,但都不甚满意。他既不喜欢私塾讲授的传统经书,也头痛父亲要他学习珠算以便给家里记账的功利主义。他的心思放在阅读中外历史、地理书籍和关注世界大势上。1913年春,毛泽东经过慎重考虑,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自己最适合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第四师范学校和第一师范学校合并。从此,毛泽东有如鱼入大海尽情遨游,在第一师范度过了近五年半的师范生生活。当时被誉为湖南亚高学府、堪称湖南培养新青年摇篮的第一师范,适应新文化运动潮流,吸取国内外教育先进经验,汇聚了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黎锦熙等一批名师大家。毛泽东在此深得名师指点。欲栽大木拄长天的杨昌济,是毛泽东的修身学老师,初识毛泽东时赞赏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毛泽东的《心之力》以满分获得杨昌济的盛赞。在徐特立的影响下,毛泽东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十万字的《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6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毛泽东政治军事仗战略思想的现实启示.docx

    毛泽东政治军事仗战略思想的现实启示政治和军事的关系如何,是战争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毛泽东紧密结合中国革命战争实践,进一步提出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是流血的政治等重要观点。1963年,毛泽东在评论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时指出,这次是打了一个军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军事仗,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治军事仗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系统揭示了政治、军事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和重要原则,蕴含着深刻辩证考量和宝贵政治智慧,对于我们今天争取军事斗争主动、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具有重要现实启示意义。始终从政治上思考军事问题。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是马克思主义战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讲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并形象地阐明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关系。毛泽东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等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政治上、全局上深刻把握军事问题,确保了革命取得最终胜利。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打是谈、是进是止,党中央和毛泽东首先从政治上考虑。1950年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在双方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毛泽东从政治上、战略上、全局上审视问题,深思熟虑、慎重决策,作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战略研判,最终赢得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政治主动。当今时代,军事和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军事斗争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显著增强。XXX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4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docx

    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国的对外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局面。1974年,毛泽东对国际格局作出新的判断,提出了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从一个中间地带到两个中间地带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蕴含着对国际格局的深刻思考和长期探索,它来源于中间地带的理论。关于国际格局的划分,毛泽东最早提出的是一个中间地带的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恶化,国共全面内战爆发,毛泽东原先设想的通过和平民主的方式使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道路已无可能。在形势转换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于1946年夏提出了两个阵营、一个中间地带的理论。他认为,战后世界分为以社会主义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和以美国帝国主义势力为首的反动阵营;在美苏之间隔着一个辽阔的中间地带,由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构成,战后世界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美国力图控制和侵略包括中国在内的中间地带国家。这一理论对各种国际政治势力作出独具特色的划分,指明了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地位,明确了中国革命在国际上的敌友关系。此后,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这一理论自然地引出了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倒的结论。此后,随着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的变化,毛泽东又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上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运动不断高涨,资本主义世界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6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docx

    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内,收藏了一枚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该纪念章为金属材质,直径3.6厘米,纪念章中心是一幅红色中国地图,象征全国大陆的解放。地图上方四面八一军旗,分别代表人民解放军四支主力野战军。左右两边绘有齿轮和麦穗,背面铸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颁发铭文。1949年11月1日,西南战役开始。这是第二野战军与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在地方武装配合下解放西南四省的战役。第二野战军一部从湖南进入贵州,15日解放贵阳。第二、四野战军各一部由湖南常德、湖北宜昌西进,30日解放重庆。此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正由陕、甘南部向成都方向撤退。为了把敌人歼灭于成都地区,第二野战军分别由贵阳、重庆迅速抢占乐山、邛崃、大邑等地,完全截断了敌军向西南逃跑的通路。同时,第一野战军一部由陕、甘南部分路穷追逃敌,直逼成都,协同第二野战军完成对成都敌人的包围。1949年12月,在第一野战军转隶第二野战军的第18兵团配合下,第二野战军解放了成都。国民党政权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云南全境起义,人民解放军发起滇南战役,全歼国民党残余武装,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西南战役共经历了57天,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川、康、滇、黔全部或大部,以及湘、鄂、陕、甘等省最后的50余座城市。此战,是一个战略决策和战争经过基本吻合的典型战例,人民解放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策略,奇正并用,主攻部队在广西战役的掩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3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金鸡山大捷: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之战.docx

    金鸡山大捷: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奠基之战1927年8月底,方志敏从江西吉安秘密回到弋阳九区湖塘村,召集家乡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决定重起炉灶,再来干吧!之后,方志敏先后领导弋阳九区暴动、横峰年关暴动和弋横起义,随后建立起赣东北第一支正规工农武装和弋阳、横峰两县苏维埃政权,形成了以弋阳九区磨盘山为中心的弋横革命根据地。方胜峰会议决定根据地存留弋横起义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他们采取四面围攻及以农制农策略,不断蚕食分化赣东北地区的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5月,国民党地方当局在铅山县河口镇成立了广信七县军民联合剿匪委员会,纠集国民党军第31军罗英团和弋阳靖卫团共1200人的兵力,分四路对弋横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此时,弋横革命根据地名义上有工农革命军一个连,实则是一个加强排的兵力及40余条枪,无法有效抵抗强敌的进攻。面对强大的敌人,方志敏等人决定暂避锋芒,率领根据地军民数千人退入磨盘山,坚持游击战。磨盘山属怀玉山脉,位于弋阳、横峰、德兴三县交界处,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但方圆不到50里,国民党军天天围山搜山,当地反动力量也和国民党地方当局暗通款曲。在这样狭小的地带和复杂的斗争形势下,要与敌人周旋,显然十分困难。进入6月以后,根据地局势更加恶化。工农革命军第14团第1营营长兼连长邱金辉被国民党军俘虏后,受尽酷刑壮烈牺牲,革命队伍遭受重大损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5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晋察冀的“吊儿大学”.docx

    晋察冀的吊儿大学聂荣臻(左二)与林迈可(左五)、李效黎(左一)夫妇和班威廉(左六)、克莱尔(左四)夫妇等合影。抗战时期,晋察冀军区在驻地河北平山县吊儿村开办了无线电训练班和高级班。给高级班授课的是从北平燕京大学来的两位洋教授。经过两年的学习,洋教授认为学生可以比较任何第一流大学成绩毫无愧色,我们这里应当名副其实地称作吊儿大学。就是这所名不见经传的战地大学,培养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军人。抗日烽火中办起训练班1937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部建立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于无线电技术人员匮乏,聂荣臻指示,要自己办训练班培养无线电技术人员。在军区司令部电台队队长钟夫翔的主持下,无线电训练班先后举办了6期,培训学生500多人,基本上满足了全区电台运行对人员数量上的需要,但这些人一般只会用,不会修,更不会使用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新型电台。为此,聂荣臻邀请了来自燕京大学的林迈可、班威廉担任导师。聂荣臻非常重视高级班,从学生的选调到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做出了具体指示和安排。为保证学生质量,军区政治部从分区选调出一些上过大学、高中的优秀青年补充到高级班。还派人到北平、天津、保定等地购买大学物理、数学、无线电技术教材以及无线电收音机。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筹备,高级班终于开课了。高级班教室设在离国际和平饭店大约0.5公里路的地方,是一间破旧的民房,遇到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7

    67人已阅读

    (5星级)

  • 红色故事:哈东支队少年连深夜歼敌.docx

    哈东支队少年连深夜歼敌1932年9月,李福林以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身份,到黑龙江珠河县,按照省委指示,改组珠河县委为珠河中心县委,并任珠河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其间,李福林在珠河地区发动群众,进行广泛的反日宣传,建立反日会、反帝同盟等组织。同年秋,李福林和战友们在珠河县蚂蜒河东组织了一次有1000多农民参加的反日游行示威。1933年初,李福林根据珠河中心县委的指示,开始组建珠河地区抗日武装,先后派多名共产党员进入义勇军孙朝阳部,宣传抗日道理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帮助他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1933年3月,赵尚志也加入孙朝阳部,后被委任为参谋长。同年10月,日伪当局派特务潜入这支义勇军部队,诡称关内义勇军后援会工作人员,诱骗孙朝阳离队领取给养,赵尚志、李启东苦心规劝,孙百般不依。日本特务伙同叛徒企图刺杀赵尚志等,赵尚志、李启东等识破敌人的阴谋,迅速携带一挺机枪和11支手枪、步枪撤离,并与李福林取得联系。李福林闻讯后,和战友带着两支步枪和冬装赶来接应。不久,朱河中心县委又派来了几名同志,和赵尚志、李福林等汇合,组成了一支13人的队伍。10月10日,李福林协助赵尚志在珠河县三股流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推选赵尚志为队长,李福林任政治委员兼党支部书记。不久,游击队在三股流消灭数名欺压群众的汉奸、走狗,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并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受到群众的拥护。

    上传时间:2024-07-12 页数:4

    67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