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12-2-6讲课件集合.docx

    大讲堂之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为什么?中华民族虽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却没有分崩离析,依然保持了多民族共生共荣的统一格局,堪称世界民族史上的中国奇迹。 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加强了对血脉相连的体认,深化了对命运与共的感知,坚定了共御外物的决心,开始了对现代国家构建的探索。 可以说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阐发是中华民族自我觉醒的标志。1840年至1919年概论教材,在之前的各讲中介绍了中华民族的自在, 到清前中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发展到了自在的最高阶段。 那么今天的第十二讲,中国近代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觉可以说本讲内容是中华民族共同 体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如果稍作,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中华民族至少面临着4个方面的危机。哪4个?第一,国家主权危机从184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数以百计的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了1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还有大批港 口城市被租借,关税、盐、税等经济主权也被迫出让给列强,国家主 权进一步遭受严重侵害。第二,经济体系危机,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中国

    上传时间:2025-01-19 页数:43

    102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06.第六讲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习概论2023优化版)-新版.ppt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第 六讲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经济思想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经济领域的集中体现, 是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个方面■ 明确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 明确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明确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 明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本讲重

    上传时间:2025-10-17 页数:64

    100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05.第五讲 全面深化改革(习概论2023优化版)-新版.ppt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第五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一、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二 、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三、如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本讲目录一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二)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三)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五讲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

    上传时间:2025-10-17 页数:64

    100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新版.docx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2023-2023(2)任课教师:教案授课时间2学时章节名称绪 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教学目的通过对绪论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勤学报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机遇,领悟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以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自身使命,通过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教学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特点,意义2、时代新人担负的历史使命,做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适应新时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胜任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教学方法讲授式、案例式课程资源准备教材、PPT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主要内容、逻辑结构与教学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回答了身处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时代之问。内容上主要遵循了这样的逻辑结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大学生应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从具体内容上来看,本章

    上传时间:2025-10-11 页数:90

    100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02.第二讲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习概论2023优化版)-新版.ppt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第二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月11日)一 、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二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讲目录一 、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第二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一、为什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上传时间:2025-10-17 页数:69

    99人已阅读

    (5星级)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2025年版.pptx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本书编写组 ·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习近平第一节第二节01中华民族起源02华夏初立第三节03中华文明特性的基本形成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1.2万年前,动植物驯化、陶器生产、定居农业等出现。8000年前,各地形成特色文化,部分地区频繁交往。6000年前,多个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文化互动交流,彩陶、玉器等作为文化纽带联结中国大部分地区。5000年前,复杂的社会组织和血缘基础上的政治共同体出现,中华文明正式形成,进入古国文明阶段。4100年前,夏朝建立,开启王国时代。中华大地农耕、渔猎、畜牧等经济形态不断互动与演进,各区域文化不断交流互融,各族群不断迁徙交融,共同塑造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特征和发展格局。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三讲文明初现与中华民族起源(史前时期)第 一 节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可追溯到史前的早期中华文化圈。(1)古人类活动★两百万年前,中华大地就有古人类活动痕迹

    上传时间:2025-09-27 页数:38

    94人已阅读

    (5星级)

  •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教案2025版本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讲稿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docx

    形势与政策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教案2025秋版本专题二 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向新向好授课题目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向新向好教学目的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掌握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优势所在;了解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掌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的里程碑意义;掌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优势所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有效途径;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难点:理解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1教学方法1、教学活动的导入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提供材料,引出问题;展示案例,引发讨论。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具体问题。2、理论讲授(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3、学生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上传时间:2025-10-20 页数:72

    93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17.第十七讲 全面从严治党(习思想概论2023优化版)-新版.ppt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第十七讲全面从严治党我党千百而朝蓬勃,一很重要的原因就们历经锤炼气个是我始持党要管党、全面治们终坚从严党,不好自身断应对 在各史期面的考,个历时临风险验确保我党在世界形深们势 刻化的史程中始走在代前列,在外各变历进终时应对国内种 挑的史程中始成全人民的主心骨风险战历进终为国!—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一、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二、为什么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三、如何理解全面从严治党这场伟大自我革命本讲目录一 、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打铁必须自身硬一、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第十七讲全面从严治党(一)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优势(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一 、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上传时间:2025-10-17 页数:77

    93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04.第四讲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概论2023优化版)-新版.ppt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第四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 业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 、如何理解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 、怎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讲目录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 )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三)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四)党坚持走群众路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四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四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

    上传时间:2025-10-17 页数:66

    92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03.第三讲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概论2023优化版)-新版.pptx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课件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讲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 导是最高政治原则,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全党增强四个 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 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 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 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一、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本讲目录二 、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三、怎样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 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利益所在一、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传时间:2025-10-17 页数:69

    84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套教案新版.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教学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关系,尽快适应新环境;让学生了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珍惜大学美好时光。教学重点: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全面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关系,依据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教学难点:全面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确立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阶段。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一、适应人生新阶段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离开过去熟悉的环境,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能否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有人说,大学生活有什么不能适应的?未必。例子:萧雷是上海一名大学生,可他仅在上海

    上传时间:2025-10-20 页数:210

    71人已阅读

    (5星级)

  • 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课件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docx

    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抗战胜利80周年课件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版本专题四铭记抗战历史 奋进复兴征程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 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完全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键时期。面对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面对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弘扬伟大抗战精 神,激扬精神伟力和时代价值,保持锐意进取的奋斗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凝心聚 力、砥砺前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 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大局。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一)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1931年9月20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三天,中共中央就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中国工农劳苦民众一致动员武装起来,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1932 年 4 月15 日,中华苏

    上传时间:2025-08-28 页数:13

    70人已阅读

    (5星级)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2025年版.pptx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本书编写组 ·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上下求索、奔走呐喊、奋起抗争。——习近平01第一 节从帝制到共和02第二节中华民族话语的出现03第三节走向自觉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步步进逼,清政府与北洋 政府无力应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步成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十二讲民族危亡与中华民族意识觉醒(1840—1919)第一节从帝制到共和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 欧洲国家发现了新大陆、新海域及新贸易路 线。18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工业革命兴起,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进一步展开殖民扩 张。1840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 史的开端。西方殖民扩张及其意识形态冲击,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和以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国际体系。从1840年到191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数百个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遭受严重侵害,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等,领事裁判

    上传时间:2025-09-27 页数:34

    65人已阅读

    (5星级)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2025年版.pptx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本书编写组 ·第六讲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 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01第一节政权并立与政制趋同第二节02 分立政权下的经济交往03第三节社会变迁中的结构重组第四节04 动荡时期的文化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族群大融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时期既是古代中国自秦汉以后首次出现较长时间割据对 峙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长时段的族群融合时期。中华化是这一时期的历史主流。尽管对立政权互相攻伐给天下 百姓带来深重苦难和精神创伤,但南北各政权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大 一统的追求、对中华正统的竞逐是相同的。在中华文化的引领下,多元 族群的大碰撞最终指向重建大一统,多元族群的大迁徙客观上使交往交 流交融的范围更加广阔,为在更广阔人群基础上实现更深层的民族大融 合准备了条件。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六讲 五胡入华与中华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节政权并立与政制趋同入主中原前,五胡族群已经深受中原礼仪文化的浸染。( 1)周边族群首领向中原王朝遣送质子,中原王朝则授予他们官号爵位。东汉末年开始,内迁匈奴、乌桓、鲜卑、氐、羌等族群首领多被中原王朝授予各级官爵。这一方式被胡人政权所承袭,他们建政后,也互相赐予封号。

    上传时间:2025-09-27 页数:37

    65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西南民族大学-新版.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40010056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性质:通识必修总学分数:2总学时数:32理论学时:24实践学时8开课学期:2024-2025-1适用专业:全部开课单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课程负责人:考核方式;考试成绩构成:期末考试40%平时成绩30%社会实践30%教务处制1一、课程简介课程定位、课程特色等,不低于500字1.课程定位《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是学校通识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巩固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2.课程的特色及创新课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贯穿到编写的全过程、各方面,进行了学理化阐述、学术化表达和理论化构建。论述系统深入、逻辑严谨完整、表述精确到位。教学目标任务是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根植于广大青年学生心中,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各族青年的人生追求。向各族学生讲清楚什么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中华

    上传时间:2025-10-31 页数:25

    57人已阅读

    (5星级)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荣(隋唐五代时期)-2025年版.pptx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本书编写组 ·第七讲华夷 一 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荣(隋唐五代时期)01第一节共构政治格局第二节02 共塑经济秩序03第三节共享社会文化第四节04 唐中晚期的政治文化发展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 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 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 — 习近平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华民族在隋唐时期进入空前繁盛的发展阶段。唐朝疆域一度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安南,北至单于、安北。隋唐结束了魏晋以来政治分裂的乱局,重建了天 下共主的政治秩序,大一统的特征更为凸显。经济层面,通过陆上、海上、草原、 西南丝路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系统,建立起以中原为核心,辐射周边族群以至东亚、中 亚与西亚的庞大贸易网络。社会层面,隋唐社会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不同族群,彰显出 四海同风 无隔华夷的交融新局面。文化层面,隋唐继承北朝的制度与南 朝的礼乐,融入更多胡人文化,包容异域宗教文化,造就更高水平、更大规模的 中华文明圈,为后世族群交融和文明互鉴开创了可资借鉴的盛唐模式。Y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七讲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第 一节共构政治格局(1)隋文帝时,突厥分为东西两部。东突厥的沙钵略可汗、启民可汗先后率众内附。(2)为加强中原与河西走

    上传时间:2025-09-27 页数:40

    46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教学设计:专题二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第一讲树立高尚人生目的(一)基本信息对应教材章 节第一章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课时安排2【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知识内容:本节回答了如何认识人的本质?人生为什么要有所追求?怎样的人生值得追求?三个问题。通过分析人的生命活动特征,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人生问 题的理论立场和根本观点,即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分析了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分析了以人生目的为核心的人生观的构成及重要意义;阐明了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阐明了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是高尚的人生追求。2. 内容特点:本节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个问题,如何认识人的本质?,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阐述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使学生明确在人生 实践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个问题,人生为什么要有所追求?从理论层面回答了人生目的与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在人生实践中准确把握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重要性。第三个问题,怎样的人生值得追求?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服务 人民、奉献社会是高尚的人生追求,

    上传时间:2025-11-06 页数:27

    41人已阅读

    (5星级)

  •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专题4第1讲 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专题4第1讲 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专题4第1讲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一)基本信息对应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主要内容:知识点1:为什么弘扬中国精神?知识点2:什么是中国精神?知识点3:如何弘扬中国精神?本小节内容在学生已经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要认识精神对于人、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传承中国精神,尤其是职业院校学子,要传承工匠精神,铸工匠之魂。2.内容特点:本章节内容偏理论性内容较多,而且内容抽象,学生难于接受和理解,可以多利用案例教学、自主探究、播放视频材料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学情分析】1.学生基本情况(知识、技能、认知、习惯、偏好等)学生在上一章节的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和定位,但是对于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与我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将中国精神进行弘扬?这些都是学生的困惑,需要进一步在理论上加强引导。此外,学生习惯于在案例教学中获取相关知识点,因此,多找适合于本章节的案例,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2.预判学习问题学生比较关注和关心自己如何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如何借助国家、民族发展的大势提升自己的问题。此外,学生对纯理论的灌输恐存在抵触心理,在教学设计上还要多下功夫,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

    上传时间:2025-11-06 页数:10

    33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