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2011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试卷及解析.doc

    2011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2011• 山东)设集合M={x|x2+x6﹣<0},N={x|1≤x≤3},则M∩N=() A.[1,2)B.[1,2]C.(2,3]D.[2,3] 2.(3分)(2011•山东)复数z=(i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象限为()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3分)(2011•山东)若点(a,9)在函数y=3x的图象上,则tan的值为() A.0B.C.1D. 4.(3分)(2011•山东)不等式|x5|+|x+3|≥10﹣的解集是() A.[5﹣,7]B.[4﹣,6]C.∞(﹣,﹣5][7∪,+∞)D.∞(﹣,﹣4][6∪,+∞) 5.(3分)(2011•山东)对于函数y=f(x),x∈R,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是y=f(x)是奇函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3分)(2011•山东)若函数f(x)=sinωx(ω>0)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则ω=() A.8B.2C.D. 7.(3分)(2011•山东)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与销售额y的统计数据如下表广告费用x(万元)4235销售额y(万元)49263954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x+的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A.63.6万元B.65.5万元C.67.7万元D.72.0万元 8.(3分)(2011•山东)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两条渐近线均和圆C:x2+y26x+5=0﹣相切,且双曲线的右焦点为圆C的圆心,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A.B.=1 C.=1D.=1 9.(3分)(2011•山东)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B.C.D. 10.(3分)(2011•山东)已知f(x)是R上最小正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且当0≤x<2时,f(x)=x3x﹣,则函数y=f(x)的图象在区间[0,6]上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为() A.6B.7C.8D.9 11.(3分)(2011•山东)如图是长和宽分别相等的两个矩形.给定下列三个命题:①存在三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②存在四棱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③存在圆柱,其正(主)视图、俯视图如图.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3B.2C.1D.0 12.(3分)(2011•山东)设A1,A2,A3,A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λ∈R),(μ∈R),且,则称A3,A4调和分割A1,A2,已知点C(c,0),D(d,O)(c,d∈R)调和分割点A(0,0),B(1,0),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B.D可能是线段AB的中点 C.C,D可能同时在线段AB上 D.C,D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3.(3分)(2011•山东)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l=2,m=3,n=5,则输出的y的值是. 14.(3分)(2011•山东)若(x﹣)6式的常数项为60,则常数a的值为. 15.(3分)(2011•山东)设函数f(x)=(x>0),观察: f1(x)=f(x)=, f2(x)=f(f1(x))=, f3(x)=f(f2(x))=, f4(x)=f(f3(x))=,…根据以上事实,由归纳推理可得:当n∈N*且n≥2时,fn(x)=f(fn1﹣(x))=. 16.(3分)(2011•山东)已知函数f(x)=logax+xb﹣(a>0,且a≠1).当2<a<3<b<4时,函数f(x)的零点x0∈(n,n+1),n∈N*,则n=.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11•山东)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Ⅰ()求的值;Ⅱ()若,b=2,求△ABC的面积S. 18.(12分)(2011•山东)红队队员甲、乙、丙与蓝队队员A、B、C进行围棋比赛,甲对A,乙对B,丙对C各一盘,已知甲胜A,乙胜B,丙胜C的概率分别为0.6,0.5,0.5,假设各盘比赛结果相互独立.Ⅰ()求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的概率;Ⅱ()用ξ表示红队队员获胜的总盘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ξ. 19.(12分)(2011•山东)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CB=90°,EA⊥平面ABCD,EFAB∥,FGBC∥,EGAC∥.AB=2EF.Ⅰ()若M是线段AD的中点,求证:GM∥平面ABFE;Ⅱ()若AC=BC=2AE,求二面角ABFC﹣﹣的大小. 20.(12分)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25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0年浙江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含答案).doc

    201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源头学子 http://www.wxckt.cn 特级教师王新敞 wxckt@126.com选择题部分(共50分)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柱体的体积公式P(A+B)=P(A)+P(B)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表示柱体的高P(A·B)=P(A)·P(B)锥体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S表示锥体的底面积,表示锥体的高 球的表面积公式台体的体积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S1,S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表示台体的高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A)(B)(C)(D)(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A)(B)(C)(D)(3)设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A)11(B)5(C)-8(D)-11(4)设,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对任意复数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C)(D)(6)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B)若(C)若(D)若(7)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且的最大值为9,则实数(A)-2(B)-1(C)1(D)2(8)设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满足,且F2到直线PF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的渐近线方程为(A)(B)(C)(D)(9)设函数,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不存在零点的是(A)[-4,-2](B)[-2,0](C)[0,2](D)[2,4](10)设函数的集合,平面上点的集合,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中函数的图象恰好经过Q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A)4(B)6(C)8(D)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cm3. (13)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点。若线段FA的中点B在抛物线上,则B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14)设=,将的最小值记为,则其。(15)设为实数,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16)已知平面向量满足的夹角为120°则。(17)有4位同学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参加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台阶五个项目的测试,每位同学上、下午各测试一个项目,且不重复,若上午不测握力项目,下午不测台阶,其余项目上、下午都各测试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种(用数字作答)。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题满分14分)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I)求的值; (II)当a=2,时,求b及c的长.(19)(本题满分14分)如图,一个小球从M处投入,通过管道自上面下落到A或B或C,已知小球从每个叉口落入左右两个管道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某商家按上述投球方式进行促销活动,若投入的小球落到A,B,C,则分别设为1,2,3等奖. (I)已知获得1,2,3等奖的折扣率分别为50%,70%,90%,记随机变量为获得等奖的折扣率,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II)若有3人次(投入1球为1人次)参加促销活动,记随机变量为获得1等奖或2等奖的人次,求P().(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AE=EB=AF=沿直线EF将翻折成使平面平面BEF. (I)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II)点M,N分别在线段FD,BC上,若沿直线MN将四边形MNCD向上翻折,使C与重合,求线段FM的长.ABCDA'EFMN(21)(本题满分15分)已知,直线椭圆 分别为椭圆C的左、右焦点. (I)当直线过右焦点F2时,求直线的方程; (II)设直线与椭圆C交于A,B两点,,的重心分别为G,H.若原点O在以线段GH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24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解析版).docx

    2021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由此可见A. 魏律成为秦吏准绳B. 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 秦国实行以吏为师D. 抑商思想影响渐广【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打击和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说明战国时期抑商思想影响渐广,D项正确;秦简收录两则魏律条文,不代表秦吏以魏律为准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抑商思想,没有涉及强制耕战,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秦国对商人的抑制,没有体现以吏为师,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 《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A. 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B. 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C. 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D. 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太史公说:我到淮阴,淮阴人对我说,韩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时,他的心志就与众不同。他母亲死了,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到处寻找又高又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我看了他母亲的坟墓,的确如此。故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档案文献、出土简牍、墓志铭文等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3.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 加强了君主集权B. 促进了阶级流动C. 消除了门第观念 D. 激化了政治矛盾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B【解析】【详解】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4.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力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A. 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 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C. 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 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明代文学家大力提倡抒情写景的诗风,反对宋代诗歌的理作理语,这说明明代中叶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理学的束缚,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文学家提倡抒情写景的诗风,而不是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明代诗歌创作推崇抒情写景,反对理学束缚,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明代文学家推崇抒情写景诗风,反对宋代的理作理语,没有体现诗风相互交融,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 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 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 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 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可知,淮扬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重学风气,排除C项;材料体现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没有表明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排除D项。故选A项。6. 如表中的评论反应出当时1875年《申报》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1875年《申报》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881年《万国公报》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A. 社会分工日益精细B. 农商皆本成为共识C. 工商致富备受推崇D. 职业观念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文人经商、商人学习文化、农民学习植树之法和机器之耕,体现了职业观念发生变化,D项正确;社会分工一般是指生产分工,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评论是一些媒体的观点,不是国人共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工商致富备受推崇,而是强调职业观念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7. 清末某报发表的《论体育》一文提出:体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础也。今之国势者,定一国之盛衰,不定于版图之大小与人口之多寡,而定于国民身体之强弱。这表明,当时国人A. 已认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3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高考真题历史(山东卷)(原卷版).doc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人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A.文化取向的迥异                      B.政治立场的不同C.学术观点的分歧                      D.生活态度的差异2.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表1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表1时期调整概况汉景帝时期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汉武帝时期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汉成帝时期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3.图1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图1D.明清时期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5.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8.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              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            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生产     先进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         改革10.约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间的一件铭文记载了雅典公民大会选拔女祭司的情况:[……]阿科斯提案:胜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应从所有雅典妇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资应为(每年)50德拉克玛以及公共祭祀(牺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会再次明确规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玛。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A.公民大会负责处理城邦重要事务        B.祭司是享有特权的公民群体C.妇女在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利          D.津贴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础1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0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含解析版).pdf

    第1页(共10页)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Ⅰ)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4分)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2.(4分)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 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3.(4分)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4.(4分)如表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年代 区域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据钱穆《国史大纲》) 影响表如表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5.(4分)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6.(4分)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7.(4分)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8.(4分)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平型关战役 9.(4分)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 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 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10.(4分)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11.(4分)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12.(4分)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间对抗激烈第2页(共10页) C.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D.世界联系日益密切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9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0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原卷版).pdf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2.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4.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6.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 主张国家至上 B. 批判封建伦理 C. 反对西方民主 D. 传播马克思主义7.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8.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数他劳动强》 A.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 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 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 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9.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10.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哈姆雷特》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西风颂》11.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12.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 加剧了经济恶化 B. 实现了物价下降 C. 推动了通货紧缩 D. 放弃了经济自由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8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含解析版).pdf

    绝密★启用前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2.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绘画技术进步 C. 政治权力干预 D. 儒家思想影响3.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4.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5.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6.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 主张国家至上 B. 批判封建伦理 C. 反对西方民主 D. 传播马克思主义7.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 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 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 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8.下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数他劳动强》 A.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 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 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 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9.16世纪,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宗教改革,国王成为英国国教教会唯一的首脑。17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宣布实行宗教自由,强调英国国教教会的至尊地位。此举旨在 A. 促进信仰自由 B. 巩固君主立宪 C. 强化专制统治 D. 落实《权利法案》10.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哈姆雷特》 B. 《等待戈多》 C. 《人间喜剧》 D. 《西风颂》11.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A. 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 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 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12.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A. 加剧了经济恶化 B. 实现了物价下降 C. 推动了通货紧缩 D. 放弃了经济自由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22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2年高考重庆文综(历史)卷含答案.doc

    2012年重庆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A.铁器B.玉器C.瓷器D.漆器【考点】夏商周的社会经济【解析】本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是考查历史常识,难度不大,在于能否正确解读信息。妇好是商代女性杰出人物。铁器、装饰品和漆器的制作技术都晚于商代,因此,正确选项为B。【答案】B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 ④土地兼并严重图5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考点】秦末农民战争【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①②;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盾的尖锐,D项正确。【答案】D14.史载: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人丁虽增,地亩并末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现)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最早实施这一政策的皇帝也曾A.册封五世达赖 B.平定三藩之乱C.首次征收地丁银 D.接见过渥巴锡【考点】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解析】从题干中的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可知这位皇帝是康熙,B项正确。A项是顺治;C项是雍正;D项是乾隆。【答案】B15.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其即败。这位将领是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D.石达开【考点】太平天国运动【解析】关键信息:1862、上海、洋鬼。结合所学知识,题干反映的是李秀成攻上海遭洋枪队。C项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1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辛丑条约》【解析】此题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1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答案】D1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图6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考点】北伐战争【解析】根据地理知识,ABCD分别是上海、南京、武昌和南昌。依据题干的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全国革命中心是在武昌, C项正确。【答案】C18.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A.八一宣言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C.国共合作宣言 D.《论联合政府》【考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析】关键信息:1936、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从时间上看,A项正确;BCD项分别是抗日1935年12月、1937年、1945年。AB项时间较为接近,容易出错,A项是1935年10月。【答案】A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D.推崇人性【考点】文艺复兴【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答案】D20.有学者认为:没有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的中兴和辉煌,英国要成为世界上首次资产阶级革命和首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是难以想象的。在下列英国创造的所谓中兴和辉煌中,属于伊丽莎白时代的是A.建立了英属北美殖民地 B.产生了早期启蒙思想C.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 D.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2【考点】早期殖民活动【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抓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帝国,逐渐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5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1年浙江省高考历史(原卷版).pdf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④ D.③④ 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 图8 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①《向日葵》 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2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3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湖南卷)(解析版)A3.docx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湘江流域的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中,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定期清淤,疏通河道B. 化工企业三废处理后,达标排放C. 利用微生物降解水域中的有毒有害物质D. 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后,进行无害化处理【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定期清淤,疏通河道,保证河流畅通,没有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B.工业生产中得到产品的同时常产生废气、废水和废渣(简称三废),常涉及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如石膏法脱硫、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处理废水,废渣资源回收利用等过程均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尤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简单的、无害物质,所以微生物法处理废水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河道中的垃圾回收分类,适合焚化处理的垃圾,利用现代焚化炉进行燃烧,消灭各种病原体,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可回收热能,用于供热和发电等,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糖类、蛋白质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粉末在空气中受热,迅速被氧化成C. 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消毒D. 镀锌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皮会加速腐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属于多糖的淀粉、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上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也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和二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氧化亚铁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受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稳定的四氧化三铁,B正确;C.二氧化硫除了具有漂白作用,可漂白纸浆、毛和丝等,还可用于杀菌消毒,例如,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可适当添加二氧化硫,起到杀菌、抗氧化作用,C错误;D.镀锌的铁皮镀层破损后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铁作正极被保护,铁皮不易被腐蚀,D错误;故选B。3.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检验溶液中是否被氧化取少量待测液,滴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净化实验室制备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溶液、浓的洗气瓶C测定溶液的pH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若Fe2+被氧化为Fe3+,Fe3+能与SCN-生成Fe(SCN)3,溶液变成血红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不能润湿pH试纸,否则会因浓度减小,而影响测定结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C符合题意;D.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4. 已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在现有工业路线基础上,提出了一条绿色合成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B. 环己醇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 已二酸与溶液反应有生成D. 环己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苯的密度比水小,苯与溴水混合,充分振荡后静置,有机层在上层,应是上层溶液呈橙红色,故A错误;B.环己醇含有六元碳环,和乙醇结构不相似,分子组成也不相差若干CH2原子团,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己二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故C正确;D.环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与每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D错误;答案选C。5.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有的中子数为B. 溶液中含有的数为C. 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D. 和(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的物质的量为=0.9mol,1个含0+(18-8)=10个中子,则含有的中子数为,A错误;B.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B错误;C.存在2NO+O2=2NO2,2NO2N2O4,因此与在密闭容器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13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9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原卷版).doc

    2019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6分)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2.(6分)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B C DA.NaCl═Na++Cl﹣ B.CuCl2═Cu2++2Cl﹣C.CH3COOH⇌CH3COO﹣+H+ D.H2(g)+Cl2(g)═2HCl(g)△H=﹣183kJ•mol﹣13.(6分)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B.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4.(6分)交联聚合物P的结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中表示链延长)()A.聚合物P中有酯基,能水解第1页(共4页)B.聚合物P的合成反应为缩聚反应C.聚合物P的原料之一丙三醇可由油脂水解获得D.邻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在聚合过程中也可形成类似聚合物P的交联结构5.(6分)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2溶液(FeCl3)Fe粉BNaCl溶液(MgCl2)NaOH溶液、稀HClCCl2(HCl)H2O、浓H2SO4DNO(NO2)H2O、无水CaCl2A.AB.BC.CD.D6.(6分)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mol•L﹣1H2C2O4的pH=1.3)实验装置试剂a现象①Ca(OH)2溶液(含酚酞)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②少量NaHCO3溶液产生气泡③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④C2H5OH和浓硫酸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CaC2O4↓+2H2OB.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4═NaHC2O4+CO2↑+H2OC.H2C2O4有还原性,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C2H5OOCCOOC2H5+2H2O7.(6分)实验测得0.5mol•L﹣1CH3COONa溶液、0.5mol•L﹣1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随温度升高,CH3COONa的溶液的c(OH﹣)减小C.随温度升高,CuSO4的溶液的pH变化是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水温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58分。8.(16分)抗癌药托瑞米芬的前体K的合成路线如图。已知:ⅰ.ⅱ.有机物结构可用键线式表示,如(CH3)2NCH2CH3的键线式为(1)有机物A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其钠盐可用于食品防腐。有机物B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但不产生CO2;B加氢可得环己醇。A和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第2页(共4页)(2)D中含有的官能团:   。(3)E的结构简式为   。(4)F是一种天然香料,经碱性水解、酸化,得G和J.J经还原可转化为G.J的结构简式为   。(5)M是J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简式是   。①包含2个六元环②M可水解,与NaOH溶液共热时,1molM最多消耗2molNaOH(6)推测E和G反应得到K的过程中,反应物LiAlH4和H2O的作用是   。(7)由K合成托瑞米芬的过程:托瑞米芬具有反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9.(12分)化学小组用如下方法测定经处理后的废水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4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4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doc

    2014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6分)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铁表面镀锌可增强其抗腐蚀性B.用聚乙烯塑料代替聚乳酸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D.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考点】BK: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F7: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L4:塑料的老化和降解.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5:化学计算.【分析】A.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B.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聚乙烯塑料难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易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C.根据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判断;D.重金属离子有毒.【解答】解:A.锌比铁活泼,并且在空气中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生锈,故A正确;B.聚乙烯塑料难降解,可造成白色污染,聚乳酸塑料易降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故B错误;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可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故C正确;D.重金属离子有毒,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液不能随意排放,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生活环境的污染与治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塑料的老化与降解等问题,难度一般.2.(6分)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考点】1B:真题集萃;Q2:气体的收集;Q9: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7:综合实验题.【分析】A.Na2O2与水反应,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都能制取氧气,二者都是固体与液体反应;B.HCl气体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气体;C.乙烯的密度与空气接近; 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解答】解:A.Na2O2与水反应,H2O2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都能制取氧气,二者都是固体与液体常温条件下反应,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故A正确; B.实验室制取氯气含有氯化氢和水分,常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净化气体,若饱和NaHCO3溶液,HCl会和NaHCO3反应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故B错误;C.乙烯的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仍然污染空气,所以不能用水吸收,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与收集,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3.(6分)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度,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考点】BM: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C5:焓变和熵变;CA: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FH:硅和二氧化硅.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7: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51F: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必须是熵增的反应,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是△H﹣T△S<0分析;B、氟化铵水解生成氟化氢,氢氟酸腐蚀玻璃;C、海底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解答】解:A、吸热反应可以自发进行,△H>0,若满足△H﹣T△S<0,必须是熵增的反应,故A正确;B、氟化铵水解生成氟化氢,氢氟酸和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故B正确;C、海底中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为可燃冰,故C正确;D、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浓硫酸与铁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盐类水解分析应用,注意常温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现象,题目较简单.4.(6分)对如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不是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C.均能与溴水反应D.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考点】HD: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34: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是同分异构体;B.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不一定相同;C.酚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醛基能被溴氧化;D.红外光谱区分化学键或原子团,核磁共振氢谱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9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6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doc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钠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化钾D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3.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Fe2+与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4.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镁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氢原子数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05NA5.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 C6(x<1)。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在电解质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 xLi++ C6C.充电时,若转移1mole-,石墨C6电极将增重7xg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CoO2-xe-=Li1-xCoO2+Li+6.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7.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2) 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2 NaAlO2+ CO2+2H2O=2Al(OH)3↓+Na2CO3。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选项n(CO2)/mo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A0c(Na+)>c(AlO2-)+c(OH-)B0.01c(Na+)>c(AlO2-)> c(OH-)>c(CO32-)C0.015c(Na+)> c(HCO3-)>c(CO32-)> c(OH-)D0.03c(Na+)> c(HCO3-)> c(OH-)>c(H+)8.(13分)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学科&网(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① ,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② (填元素符号)。(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9.(13分)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资料查阅】【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学.科.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_____→c(填操作的编号)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熄灭酒精灯,冷却c.在气体入口处干燥HCl d.点燃酒精灯,加热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4)装置D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15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16年高考真题 化学(山东卷)(原卷版).doc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2.(6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B.1mol N2与4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C.1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3.(6分)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6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5.(6分)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6.(6分)298K时,在20.0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D.N点处的溶液中pH<127.(6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r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强酸,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页(共4页)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3分)8.(14分)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x还原生成N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中①Y管中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K2③   ④   9.(15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往Cr2(SO4)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mol•L1﹣的Na2CrO4溶液中c(Cr2O72﹣)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②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强,CrO42﹣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3)用K2CrO4为指示剂,以AgNO3标准液滴定溶液中的Cl﹣,Ag+与CrO42﹣生成砖红色沉淀时到达滴定终点。当溶液中Cl﹣恰好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4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x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能力测试(全国Ⅱ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答案 1.A 2.D解析 第1题,从材料可知,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河反映出位于某河流附近,体现了水文要素;梁是黄土高原地貌塬、梁、峁之一,体现了地貌要素;柳体现了植被要素,选A。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地名主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命名,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人口迁徙关系不大,A、C错;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植被和土壤呈现出过渡性的特点,土地利用类型较复杂,不同利用方式常交错分布在一起,B错;由图可知,乙现在河流较少,而由乙地地名推测原来沟、河、湾较多,推测自然环境由湿润变为干旱,变化较大,选D。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3~5题。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上图)。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答案 3.B 4.C 5.D解析 第3题,水稻属于水田作物,喜温喜湿;小麦属于旱地作物,耐旱怕涝。巢湖平原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要改变土壤的水分条件,通过打沟排出多余的水分,降低土壤湿度,选B。第4题,据材料可知,当地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流失、人力成本上升、农田收益降低等问题,从双季稻+油菜到单季稻+小麦是为了减少繁重的田间劳作,提高机械化水平,适应劳动力流失的现状,降低生产成本;水稻收割后,不经翻耕播种小麦本质上还是这一目的的延续,C项正确。土地不经翻耕,稻茬无法还田,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得不到改善,并不能提高产量,A项排除;土地不经翻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蒸发,但不是主要目的,B、D排除。第5题,当地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机械化水平提高,土地流转到部分农户手中,这些农户成为种田大户,D项正确;从双季稻+油菜到单季稻+小麦种植结构简单化,复种指数降低,A、B错误;收割后不经翻耕播种,田间管理简单化,C错误。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答案 6.C 7.A 8.C解析 第6题,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由图可知,15时左右沙漠和绿洲温度最高且温差最大,推测15时左右两者长波辐射差值最大,A错;傍晚18时左右绿洲温度变化比沙漠更缓,降温速率更小,B错;由图可知,0时到6时绿洲温度变化线与沙漠温度变化线几乎平行,两者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上午绿洲温度低于沙漠,推测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第7题,绿洲与沙漠的比热容不同,绿洲白天温度比沙漠低;夜间绿洲蒸发(腾)作用强,带走大量的热量,所以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①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大气逆辐射强,夜晚保温作用强,绿洲地表温度会高,③④错误。故选A。第8题,图中沙漠与绿洲一天中的地表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4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含解析版).doc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 地 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B. 政策C. 技术D. 市场2. 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 )A. 增强竞争力B. 培育市场C. 提升服务水平D. 提高效益3. 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 )A. 产量B. 质量C. 利润D. 价格【答案】1. D2. B3. C【解析】【分析】【1题详解】新疆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故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主要是看重新疆的无人机应用市场,D正确;新疆的交通、技术均无明显优势,A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策因素,该科技公司为拓展市场入驻新疆,是正常的经济活动,B错误。故选D。【2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主要是为了拓展市场,由材料可知,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可见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培育市场,以推广产品,B正确;该公司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最终提高效益,AC是该科技公司为了销售产品而做的工作,不是目的,AC错误;提高效益是最终目的,D错误。故选B。【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成本,故能提高利润,C正确;无人机的使用能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无人机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不能直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AB错误。故选C。【点睛】新疆地区地广人稀,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对生产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公司来讲,新疆就是其主要的销售市场。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建设陆港使海港( )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5. 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A. 缓解交通拥堵B. 提高通关效率C. 拓展腹地范围D. 减少环境污染6. 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A. 服务外包产业B. 高科技产业C. 资源加工产业D. 前瞻性产业【答案】4. A5. C6. 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港口的发展和影响港口建设的条件【4题详解】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故选择A项。【5题详解】陆港对交通状况没影响,A错误。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B错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污染无关,D错误。【6题详解】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正确。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跨快速便捷的交通,ABD错误。【点睛】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促进区域间经济协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等。促进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间社会的分工,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产业、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等。对社会的安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防等。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节约运输时间;完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5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ⅱ)(原卷版).docx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能力测试(全国Ⅱ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 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1~2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据此完成3~5题。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上图)。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9~11题。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A.苔原带B.森林带C.森林草原带D.草原带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A.沼泽分布少B.太阳辐射强C.河流向北流D.远离北冰洋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下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1)简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条件。(2)分析该公司在杭州、广州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3)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3

    249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原卷版).doc

    202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语文试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通过设计算法,让计算机可以从有限的观测数据中分析并获取规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规律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人们完成应用任务。运用机器学习解决应用问题,一般包含如下几步:首先是对观测数据作预处理,然后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并对特征进行转换,最后是构建函数并利用它进行预测。传统的机器学习主要关注预测函数的构建,至于特征,则一般是通过人为地设计一些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准则从观测数据中获得。对机器而言,这可看作是一种浅层学习。由于浅层学习有时不能很好地获得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率的特征,深度学习应运而生。深度学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模型,让机器自动从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效的特征,帮助提升预测的准确率。深度与数据处理过程的组件数量密切相关,深度模型的原始输入与输出结果之间有多个组件,每个组件都会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影响后续组件。当得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并不清楚每个组件的贡献是多少,判断每个组件对输出结果的影响称为贡献度分配问题。以下围棋为例,每当下完一盘棋,我们会思考哪几步棋导致了最后的胜利或失败,判断每一步棋贡献的多少就是贡献度分配问题。该问题在深度学习中至关重要,解决起来也非常困难。目前,深度学习大多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人工神经网络内部包含多个层次,正好能满足深度学习的深度需求。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快速发展,其所使用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从早期的五至十层增加到目前的数百层,这极大提高了特征提取与转换的能力,也使预测的准确率随之上升。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要想在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中占有先机,牢固掌握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必要条件。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机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从数据中寻找到某种规律。B. 机器学习从数据中学到的规律可以用函数来表示。C. 机器学习完成特征提取与转换后就可以进行预测。D. 浅层学习无需人工干预,完全依赖机器自主完成。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深度学习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特征,更准确地预测。B. 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组件数量会影响其深度。C. 数据处理过程中影响最大的组件不难确定。D. 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已有广泛的应用。材料二人脑神经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包含几百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没有物理连接,它们通过突触进行互联来传递信息。神经元可被看作是只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的细胞,突触将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状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有强有弱,其强度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来不断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一个神经元的状态是兴奋还是抑制,取决于它从其他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以及突触的强度。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量总和超过了某个阈值,细胞体就会兴奋,产生电脉冲,电脉冲通过突触传递到其他神经元。可以认为,在人脑神经系统中,每个神经元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神经元如何组成网络。受人脑的启发,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上都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称之为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在机器学习领域,神经网络指由很多人工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的系统,这些人工神经元一般被称为节点,每个节点本质上是一个函数。神经网络不同节点间的连接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每个权重表示一个节点对另一个节点影响的大小。每个节点的兴奋或抑制,由来自其他节点的数据信息与节点间的连接权重综合计算得到。深度学习利用神经网络构建模型,可以对数据进行更好的特征提取与特征转换,从而得到预测准确率更高的函数。除了神经网络模型,深度学习也可以采用深度信念网络等其他类型的模型。但由于神经网络能借助相关算法较好地解决贡献度分配问题,它成为了深度学习主要采用的模型。(以上两则材料取材于邱锡鹏的相关著作)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脑神经系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个神经元是兴奋还是抑制的状态不全由其自身决定。B. 一个神经元接收到其他神经元的电脉冲以后就会兴奋。C. 人脑神经系统中神经元本身不如神经元如何组网重要。D. 人脑神经系统启发了深度学习中一种主要模型的构建。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等诸多领域是无可替代的。B. 深度学习进行预测的能力与其模型的层次数量密切相关。C. 沟通不同神经元的突触的强度不是恒定的,可以被改变。D. 人工神经

    上传时间:2024-02-23 页数:8

    248人已阅读

    (5星级)

  • 2021年高考真题 语文(山东卷)(原卷版).doc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等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给画只表达空间里的

    上传时间:2024-02-23 页数:8

    248人已阅读

    (5星级)

  • 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 .doc

    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 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 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 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 屏蔽/屏气凝神2.(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3.(4分)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的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洼池效应指:   。4.(5分)汶川大地震过去一年了,地震博物馆已经建成。请你在博物馆的留言簿上写一段话,表达对生命或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运用排比手法,不超过30个字。   。二、古诗文阅读(共2小题,满分29分)5.(19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书沈通明事汪琬淮安沈通明,尝为前明总兵官。任侠轻财,士大夫皆称之。顺治二年,先是有巡抚田仰者,素习通明之为人,加礼遇焉;至是见明将亡,遂属其家通明,而身自浮海去。通明匿仰妻子他所。会清军渡淮,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是时通明杜门久矣。捕者围其居,通明走入寝门,饮酒数斗,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牵骑手弓矢以出,大呼曰:若辈亦知沈将军耶!遂注矢拟捕者,皆逡巡引却。通明疾驰,与爱妾俱得脱。赁居苏州,变姓名,卖卜以自活。未几爱妾死,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已,复弃浮屠服,北访故人于邓州。通明故魁垒丈夫也,美须髯,以饮酒自豪。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一市皆以为狂。彭公子篯,其州人也,素有声望于江淮间,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侦得通明所在,徒步往与之语,通明默不应。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公捉其手曰:君状貌稍畀,必将有物色之者,非我其孰为鲁朱家耶?引与俱归,日夜与通明纵酒甚欢。居久之,遇赦始得出。通明少以勇力闻,尝与贼战,贼射之洞胸,通明即拔矢裂甲裳裹其创,往逐射者,竞杀其人而还,一军皆壮之。今且年八十余,膂力稍衰矣,饮酒犹不减少时,任侠自喜,亦如故也。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此皆予之所习闻也。其他流落湮没,为余所不及闻而不得载笔以纪者,又不知几何人。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当此之时,或有其人而不用,或用之而不尽。至于庙堂秉事之臣,非淫邪朋比即怀禄耽宠之流。当其有事,不独掣若人之肘也,必从而加媒孽焉。及一旦偾决溃裂,束手无策,则概诬天下以乏才。呜呼!其真乏才也耶?(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属其家通明属:托付B.皆逡巡引却引却:后退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高大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率领(2)下列句子中,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①通明匿仰妻子他所②裂束帛缚其爱妾,负之背③若辈亦知沈将军耶④意不自聊,祝发为浮屠⑤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⑥已询知为彭巡抚,乃大喜吐实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③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通明原为明末军官,为人仗义轻财,年轻时以勇猛闻名,八十多岁时酒量仍不减当年,还像过去一样以行侠自豪。B.入清以后,沈通明闭门不出,后来移居苏州,改名换姓,靠给人算命维持生活,后出家为僧,不久还俗,北上邓州寻访故人。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D.作者认为明末像沈通明那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朝廷中掌权的大臣都是些心术不正、结党营私、追名逐利的小人。(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②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上传时间:2024-02-23 页数:5

    248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