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中考数学冲刺:几何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doc

    中考冲刺:几何综合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春•江阴市校级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AOBC的位置如图所示,∠OAC=90°,AC∥OB,OA=4,AC=5,OB=6.M、N分别在线段AC、线段BC上运动,当△MON的面积达到最大时,存在一种使得△MON周长最小的情况,则此时点M的坐标为()A.(0,4)B.(3,4)C.(,4)D.(,3)2.如图,△ABC和△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F=90°,AB=2,DE=4.点B与点D重合,点A,B(D),E在同一条直线上,将△ABC沿DE方向平移,至点A与点E重合时停止.设点B,D之间的距离为x,△ABC与△D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则准确反映y与x之间对应关系的图象是() ABCD二、填空题3. (2016•绥化)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DAB=∠CDB=90°,∠ABD=45°,∠DCA=30°,AB=,则AE=   (提示:可过点A作BD的垂线)4.如图,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ABC,将其在水平面上沿斜边AB所在直线按顺时针方向翻滚,使它滚动到△A″B″C″的位置,若BC=1cm,AC=3cm,则顶点A运动到A″时,点A所经过的路径是_________cm. 1三、解答题5.(2017•莒县模拟)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射线BC上一动点,AE与BD相交于点M,AE或其延长线与DC或其延长线相交于点F,G是EF的中点,连结CG.(1)如图1,当点E在BC边上时.求证:①△ABM≌△CBM;②CG⊥CM.(2)如图2,当点E在BC的延长线上时,(1)中的结论②是否成立?请写出结论,不用证明.(3)试问当点E运动到什么位置时,△MCE是等腰三角形?请说明理由.6.如图,等腰Rt△ABC中,∠C=90°,AC=6,动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沿△ABC的边运动,当Q运动到A点时,P、Q停止运动.设Q点运动时间为t秒,点P运动的轨迹与PQ、AQ围成图形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  7.正方形ABCD中,点F为正方形ABCD内的点,△BFC绕着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BEA重合.(1)如图1,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1,FC=3,求证:AE∥BF;(2)如图2,若点F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的点,且AF:FC=3:1,BC=2,求BF的长.28.将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BEFG如图1摆放,连DF.(1)如图2,将图1中的正方形BEFG绕B点顺时针旋转90°,连DF、CG相交于M,则DFCG=_______,∠DMC=_____;(2)如图3,将图1中的正方形BEFG绕B点顺时针旋转45°,DF的延长线交CG于M,试探究DFCG与∠DMC的值,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将图1中的正方形BEFG绕B点逆时针旋转β(0°<β<90°),则DFCG=_______,∠DMC=_________.请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用证明).9.已知△ABC≌△ADE,∠BAC=∠DAE=90°.(1)如图(1)当C、A、D在同一直线上时,连CE、BD,判断CE和BD位置关系,填空:CE_____BD.3(2)如图(2)把△ADE绕点A旋转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试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将△ACE绕点A旋转一个角度到如图所示的△AC′E′的位置,连接BE′、DC′,过点A作AN⊥BE′于点N,反向延长AN交DC′于点M.求DMDC的值.10.将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GEF如图1摆放,使D点在CF边上,M为AE中点,(1)连接MD、MF,则容易发现MD、MF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2)操作:把正方形CGEF绕C点旋转,使对角线CE放在正方形ABCD的边BC的延长线上(CG>BC),取线段AE的中点M,探究线段MD、MF的关系,并加以说明;(3)将正方形CGEF绕点C旋转任意角度后(如图3),其他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是否仍成立?直接写出猜想,不需要证明.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如图,过点M作MP∥OA,交ON于点P,过点N作NQ∥OB,分别交OA、MP于两点Q、G,则S△MON=S△OMP+S△NMP=MP•QG+MP•NG=MP•QN,∵MP≤OA,QN≤OB,∴当点N与点B重合,QN取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2

    33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二)--加减法(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果x:y=3:2,并且x+3y=27,则x与y中较小的值是( ).A.3B.6 C.9D.122.(2016•闸北区二模)方程组的解是()A. B.C. D.3.已知方程组中,x、y的值相等,则m等于( ).A.1或-1B.1C.5D.-54.如果的解都是正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       A.a<2; B.; C.; D. 5.小明在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得到了正确结果.后来发现、处被墨水污损了,请你帮他计算出、处的值分别是( ).A.1、1B.2、1C.1、2D.2、26. 已知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则a、b 的值等于( ).   A.a=-3,b=-14B. a=3,b=-7 C. a=-1,b=9 D.a=-3,b=14 二、填空题7.若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__,b=________.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腰长比底边大3,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_____,底边长___.9.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_______,n=_______;在自然数范围内,该方程的解是________.10.若|x-y-5|与|2x+3y-15|互为相反数,则x+y=________.11.(2016•薛城区模拟)定义运算※,规定x※y=,其中a,b为常数,且1※2=5,2※1=6,则2※3=   .12. (2015春•沛县期末)已知方程组的解满足x+y=3,则k的值为. 三、解答题113.解下列方程组:(1) (2) 14.(2015春•建昌县期末)解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小虎同学把c看错而得到,而正确的解是,试求a+b+c的值.15.阅读下列解方程组的方法,然后解决有关问题.解方程组时,我们如果直接考虑消元,那将是非常麻烦的,而采用下面的解法则是轻而易举的.①-②,得2x+2y=2,所以x+y=1.③③×16,得16x+16y=16 ④,②-④,得x=-1,从而y=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请你用上述方法解方程组,并猜测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并加以验证.【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解得,所以较小的数为6.2. 【答案】B.3. 【答案】B; 【解析】解方程组得解为,因为x、y的值相等,所以,解得.4. 【答案】C; 25. 【答案】B;【解析】将代入得,解之得.6. 【答案】A;【解析】方程组有无穷多解,说明方程组中的方程对应项的系数成比例.二、填空题7. 【答案】1, 0; 【解析】 由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解得.8. 【答案】7,4;【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则腰长为,所以,解得.9. 【答案】1, 2,;10.【答案】7;11.【答案】10;【解析】根据新运算的定义可得,根据题意得:,解得:,则2※3=4+6=10.12.【答案】8.【解析】解方程组,①﹣②得:x=2﹣,把x=2﹣代入②得:﹣2+y=3,解得:y=5则方程组的解是:,代入x+2y=k得:﹣2+10=k,则k=8.三、解答题13.【解析】解:(1)将看作整体:由①得, ③3将③代入②得 ,即,④将④代入③,化简得,即, 将代入④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由①得, ③将③代入②,整理得,解得,将代入③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14.【解析】解:∵方程组的正确解为,∴把代入方程cx7y=8﹣,可得3c+14=8,解得c=2﹣;把小虎求得的解和正确解分别代入方程ax+by=2,可得,解得,∴a+b+c=10+112=19﹣.15.【解析】解:,①-②,得2x+2y=2,即x+y=1③.③×2005,得2005x+2005y=2005④.②-④,得x=-1,把x=-1代入③得y=2.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可以猜测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验证如下:将x=-1,y=2,代入方程(a+2)x+(a+1)y=a中满足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将x=-1,y=2,代入方程(b+2)x+(b+1)y=b中满足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是方程组的解.5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30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湖南省衡阳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doc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8的相反数是()A. B. 8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直接选择.【详解】8的相反数为-8.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现标准下,98990000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数9899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详解】解:98990000=9.899×107.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 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4. 下列运算结果为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幂相除、幂的乘方法则逐项计算即可.【详解】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幂相除、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的积的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同类二次根式,立方根逐项判断即可选择.【详解】,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不能化简,故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同类二次根式,立方根.掌握各知识点和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 为了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我市中小学生开展了红色经典故事演讲比赛.某参赛小组6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为:85,82,86,82,83,92.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众数是82B. 中位数是84C. 方差是84D. 平均数是8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该组数据结合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和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即可选择.【详解】根据该组数据可知82出现了2次最多,故众数为82,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可求出,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可求出,选项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掌握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 如图是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物体,它的左视图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题意,根据视图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物体,它的左视图如下: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视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左视图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8. 如图是某商场营业大厅自动扶梯的示意图.自动扶梯的倾斜角为,大厅两层之间的距离为6米,则自动扶梯的长约为()().A. 7.5米B. 8米C. 9米D. 10米【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题意,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根据题意,得:∵米∴米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9.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 正六边形的外角和大于正五边形的外角和B. 正六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C. 有一个角是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多边形外角和、正多边形内角和、等边三角形、矩形的性质,对各个选项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33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3)(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认识三角形 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1. 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B、CB.△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C.△ABC的三条边分别为AB、BC、ACD.AB+BC<AC2.顶点是A、B、E的三角形记作3.如图点P为三角形内的一点,则图中有个三角形.二、技能训练4. 如图,BF上有两点D、C,AC与DE相交于点G,则下列三角形的表示中,不能在图中找到的是( )A. △ABC B. △DCGC. △BCDD. △DEF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条分别为3cm、4cm,则第三边的长可以是 cm.(只要写出一个)三、拓展提高6.下列线段中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2,1B.2,3,5C.3,3,3D.4,3,5 7.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是2cm、3cm、4cm、5cm,以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长,共可组成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1.1认识三角形(二)一、基础训练1. 在△ABC中,∠A=75°,∠B=55°,则下列关于∠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个钝角 B.它等于70°C.它是个锐角D.它是个直角2.已知△ABC中,∠A:∠B:∠C=2:3:5,则△ABC是()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形状3.已知:如图,∠1是△ABC的一个外角,且∠1=110°,∠A=75°,则∠B= . 二、技能训练4. 多边形的边数由4增加到8,则其外角和的度数()A.增加 B.减少C.不变 D.无法确定5.在△ABC中,∠A=∠B,∠C=34°,则∠B=度.6.若n边形的内角和与m边形的内角和的差为540°,则n-m=.三、拓展提高7.如图,在△ABC中,∠C=3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8.在长方形ABCD中,如图,E为AB上一点,连结DE、EC,∠ADE=40°,∠BCE=60°,求∠1、∠2、∠3的度数.参考答案1.1认识三角形(一)一、基础训练1. D2.△ABE3.4二、技能训练4. C5.1到7之间的数,如5三、考题链接]6.B7.解:2cm、3cm、4cm;3cm、4cm、5cm;2cm、4cm、5cm.共可组成三种不同的三角形1.1认识三角形(二)一、基础训练1.C2.A3.35°二、技能训练4. C5.736.3 提示:180°(n-2)-180°(m-2)=540°,化简得n- m=3三、考题链接7.210°8.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B=90°,在△ADE中,∵∠ADE+∠A+∠1=180°,且∠ADE=40°∴∠1=180°-∠ADE-∠A=180°-40°-90°=50°在△BCD中,∵∠BCE+∠B+∠3=180°,且∠BCE=60°∴∠3=180°-∠BCE-∠B=180°-60°-90°=30°∵E为AB上一点∴∠1+∠2+∠3=180°∴∠2=180°-∠1-∠3=180°-50°-30°=100°答:∠1、∠2、∠3的度数分别为50°、30°、100°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典型例题(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典型例题例1计算例2 计算例3 利用,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1)(2)例4 计算例5 已知,求的值。例6 计算题:(1);(2);(3) (4).例7 已知计算的结果不含和项,求m,n的值。例8计算(1);(2);(3);(3)。参考答案例1解:原式 说明:多项式乘法在展开后合并同类项前,要检查积的项数是否等于相乘的两项式项数的积,防止重、漏。例2 解:原式说明:本题中前面有-号,进行多项式乘法运算时,应把结果写在括号里,再去括号,以防出错。例3 解:(1)(2)说明:(2)题中的即相当于公式中例4 解:说明:三个多项式相乘,可先把两个多项式相乘,再把积与剩下的一个多项式相乘。例5 分析:已知,而不知值但要求的值时,可把看成一个整体,把化成含的形式。解: ∵ ∴ 即 说明:把化成含有的形式变换过程中,逆向运用了同底数幂的运算:,也逆向运用了乘方对加法的分配律及添括号法则。例6 分析:第(1)小题,先用分别与与相乘,再用分别与与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第(2),(3),(4)小题同上。相乘时注意乘积中各项的符号的确定。解:(1) (2)(3)(4) 说明:两个多项式相乘,应注意防止漏项,计算过程中的一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应遍乘另一个多项式的第一项,在计算时要注意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如有同类项,则应合并同类项,得出最简结果。例7 分析:首先按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并按降(或升)幂排列,因不含和项,所以这两项的系数均为0,从而列出关于m,n的方程,从而求解。解:原式∵ 不含和项,∴ ,且,∴,。例8解:(1) (2) (3)= (4)说明:含有一个相同字母的两个一次二项式(一次项系数都是1)相乘,得到的积是同一个字母的二次多项式,它的二次项系数是1,一次项系数是两个因式中常数项的和,常数项是两个因式中的常数项的积。用公式表示就是(是常数)。记住这个公式会帮助我们在某些类似问题中提高运算速度和运算准确率。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相似多边形及位似--巩固练习.doc

    相似多边形及位似--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 选择题1.下面给出了相似的一些命题:(1)菱形都相似;(2)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3)正方形都相似;(4)矩形都相似;(5)正六边形都相似;其中正确的有()A.2个 B.3个C.4个 D.5个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B.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C.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D.位似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必相互平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在ABC的边AB、AC的反向延长线上取点D、E,使DE∥BC,则ADE 是ABC放大后的图形.B.两位似图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 C.位似多边形中对应对角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D.位似图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鱼,它有六个顶点,则( ) A.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B.将各点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C.将各点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 D.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乘以,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5.(2015•杭州模拟)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A1B1C1D1,AB=12,CD=15,A1B1=9,则边C1D1的长是()A. 10 B. 12C.D. 6.如果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A. AB:AC=AC:BCB. AC=512ABC.AB=512AC D.BC≈0.618AB7.已知矩形ABCD中,AB=1,在BC上取一点E,沿AE将△ABE向上折叠,使B点落在AD上的F点,若四边形EFDC与矩形ABCD相似,则AD=()A. 512B. 512 C.3D.21二. 填空题8. 如果两个位似图形的对应线段长分别为3cm和5cm,且较小图形周长为30cm,则较大图形周长为___ ___. 9.已知ABC,以点A为位似中心,作出ADE,使ADE是ABC放大2倍的图形,则这样的图形可以作出______个,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10.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五边形ABCDE放大后得到五边形ABCDE,已知OA=10cm,OA′=20cm,则五边形ABCDE的周长与五边形ABCDE的周长的比值是__________.   11. △ABC中,D、E分别在AB、AC上,DE∥BC,△ADE是△ABC缩小后的图形.若DE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则AD:AB=________.12.(2015春•庆阳校级月考)图中的两个四边形相似,则x+y=,α=.13.如图(1),将一个正六边形各边延长,构成一个正六角星形AFBDCE,它的面积为1,取△ABC和△DEF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1F1B1D1C1E1,如图(2)中阴影部分,取△A1B1C1和△D1E1F1各边中点,连接成正六角星形A2F2B2D2C2E2,如图(3)中阴影部分,如此下去…,则正六角星形A4F4B4D4C4E4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214. 如图,△ABC中,AB=AC=4,∠BAC=36°,∠ABC的平分线与AC边的交点D为边AC的黄金分割点(AD>DC),则BC=______________.三. 综合题15.如图,D、E分别AB、AC上的点.  (1)如果DE∥BC,那么△ADE和 △ABC是位似图形吗?为什么? (2)如果△ADE和 △ABC是位似图形,那么DE∥BC吗?为什么? 16.(2014•南通)如图,点E是菱形ABCD对角线CA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AE为边作一个菱形AEFG,且菱形AEFG∽菱形ABCD,连接EB,GD.(1)求证:EB=GD;(2)若∠DAB=60°,AB=2,AG=,求GD的长.317. 如图1,矩形ODEF的一边落在矩形ABCO的一边上,并且矩形ODEF∽矩形ABCO,其相似比为1:4,矩形ABCO的边AB=4,BC=43.(1)求矩形ODEF的面积;(2)将图1中的矩形ODEF绕点O逆时针旋转一周,连接EC、EA,△AC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1)菱形的角不一定对应相等,故错误;(2)(3)(5)符合相似的定义,故正确;(4)对应边的比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故正确的是:(2)(3)(5).故选B.2.【答案】D.3.【答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7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提高)巩固练习.doc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提高)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果三条线段的比是:①1:3:4;②1:2:3;③1:4:6;④3:3:6;⑤6:6:10;⑥3:4:5,其中可构成三角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2.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其中的两条边分别为5和9,则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A.2个B.4个C.6个D.8个3.(2016春•成安县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②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③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4.如图,AC⊥BC,CD⊥AB,DE⊥BC,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ABC中,AC是BC边上的高B.在△BCD中,DE是BC边上的高C.在△ABE中,DE是BE边上的高D.在△ACD中,AD是CD边上的高5.(2015春•南长区期中)有4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3cm、5cm、7cm、9cm任意取其中的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A.2个 B.3个C.4个 D.5个6.给出下列图形:其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①B.③C.②③D.②③④7.如图所示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214平方公分,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公分? ( )A.11B.12C.13D.1418.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所示,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A.0根B.1根C.2根D.3根二、填空题9.(2014春•渝北区期末)对面积为1的△ABC进行以下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如图所示),记其面积为S1.现再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得A2B1=2A1B1,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记其面积为S2,则S2=.10.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和12 cm,第三边与前两边中的一边相等,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1.(2016春•丹阳市校级期中)如图,AD⊥BC于D,那么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 个.12.在数学活动中,小明为了求23411112222…12n的值(结果用n表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请你利用这个几何图形求23411112222…12n=________.13.请你观察下图的变化过程,说明四边形的四条边一定时,其面积________确定.(填2能或不能)14.如图,是用四根木棒搭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AB=8cm,AD=6cm,使AB固定,转动AD,当∠DAB=_____时,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________.三、解答题15.草原上有4口油井,位于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上,如图所示,如果现在要建一个维修站H,试问H建在何处,才能使它到4口油井的距离之和HA+HB+HC+HD为最小,说明理由.16.取一张正方形纸片,把它裁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取出其中一张如图①,再沿着直角边上的中线AD按图②所示折叠,则AB与DC相交于点G.试问:△AGC和△BGD的面积哪个大?为什么?17. 已知AD是△ABC的高,∠BAD=70°,∠CAD=20°,(1)求∠BAC的度数.(2)△ABC是什么三角形.18. (2014春•西城区期末)阅读下列材料:某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BD是△ABC的高.P是BC边上一点,PM,PN分别与直线AB,AC垂直,垂足分别为点M,N.求证:BD=PM+PN.他发现,连接AP,有S△ABC=S△ABP+S△ACP,即AC•BD=AB•PM+AC•PN.由AB=AC,可得BD=PM+PN.他又画出了当点P在CB的延长线上,且上面问题中其他条件不变时的图形,如图2所示.他猜想此时BD,PM,P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D=PNPM﹣.3请回答:(1)请补全以下该同学证明猜想的过程;证明:连接AP.∵S△ABC=S△APC﹣,∴AC•BD=AC•   ﹣AB•.∵AB=AC,∴BD=PNPM﹣.(2)参考该同学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在△ABC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7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轴对称 知识讲解 .doc

    轴对称【学习目标】1.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识别轴对称图形.2.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会画一些简单的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图形.3.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会画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及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着某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该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要点诠释: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图形被对称轴分成的两部分能够互相重合.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也可能有两条或多条,因图形而定.要点二、轴对称1.轴对称定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或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也叫做对称点要点诠释:轴对称指的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两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全等.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主要是: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关系非常密切,若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则这个整体就是轴对称图形;反过来,若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则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原对称轴)对称.要点三、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若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也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要点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的中垂线.性质:性质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性质2: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点诠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证明两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同时也给出了引辅助线的1方法,那就是遇见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画出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这样就出现相等线段直接或间接地为构造全等三角形创造条件.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这点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外心.【典型例题】类型一、判断轴对称图形1、(2016•邵阳)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思路点拨】我们将图中的图形分别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看看图形的两边能否重合,若重合则是轴对称图形,否则就不是.【答案】D;【解析】轴对称图形即能找到对称轴,使对称轴两边的图形重合.【总结升华】找对称轴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举一反三:【变式】(2014春•太谷县校级期末)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B,再把它铺平,你可见到() A. B. C. D.【答案】C.2、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ab的方式对折,然后沿图c中的虚线裁剪,成图d样式,将纸展开铺平,所得到的图形是图中的 ()【答案】D;【解析】2【总结升华】只需要根据对称轴补全图形就能找到答案.举一反三:【变式】将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阴影部分剪掉,把剩余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 【答案】A;类型二、轴对称或轴对称图形的应用3、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 (图①)按如下步骤操作:(1)以过点A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B恰好落在AD边上,折痕与BC边交于点E (如图②);(2)以过点E的直线为折痕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折痕EF交AD边于点F (如图③); (3)将纸片收展平,那么∠AEF的度数为() A.60°B.67.5°C.72°D.75°【答案】B;【解析】∠AEF=(180°-45°)÷2=67.5°.【总结升华】折叠所形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应角相等.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ABC中,AB=BC,△ABC沿DE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若点D为AB边的中点,∠A=70°,求∠BDA的度数.【答案】100°;∵AB=BC,∴∠A=∠C=70°,∠B=40°又∵ΔABC沿DE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点D为AB边的中点,∴BD=DA,∠B=∠DAB=40°,3∴∠BDA=180°-40°-40°=100°.【变式2】将矩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所示图形. 若'CED=56°,则∠AED的大小是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分式的混合运算和整数指数幂(基础)知识讲解.doc

    分式的混合运算,整数指数幂(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运算律.2.能正确进行分式的四则运算.3. 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4.掌握科学记数法.【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式的混合运算与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一样,分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遇到括号,先算括号内的,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的顺序计算.分式运算结果必须达到最简,能约分的要约分,保证结果是最简分式或整式.要点诠释:(1)正确运用运算法则:分式的乘除(包括乘方)、加减、符号变化法则是正确进行分式运算的基础,要牢牢掌握..(2)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遇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3)运算律:运算律包括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能灵活运用运算律,将大大提高运算速度.要点二、零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即010aa.要点诠释: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即mnmnaaa(0a,m、n为整数)当mn时,得到010aa.要点三、负整数指数幂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n(n为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n次幂的倒数,即1nnaa(a≠0,n是正整数).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后,指数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体整数,以前所学的幂的运算性质仍然成立. 要点诠释:0naa是na的倒数,a可以是不等于0的数,也可以是不等于0的代数式.例如1122xyxy(0xy),551abab(0ab).要点四、科学记数法的一般形式(1)把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表示成10na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10a(2)利用10的负整数次幂表示一些绝对值较小的数,即10na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1||10a.1用以上两种形式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典型例题】类型一、分式的混合运算1、计算:(1)22111ababab;(2)22111ababab.【思路点拨】(1)先计算括号里的加减法,然后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2)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答案与解析】解:(1)22111ababab1()()()()()()abababababababab12()()()()aabababab1()()1()()22ababababaa.(2)22111ababab111()()abababab11()()abababab11()()()()abababababab2ababa.【总结升华】解决此类题的方法:首先观察混合运算的特点,当分式的加减法运算作为除式时,一定要先运算加减法,再参与乘除运算,当分式的加减运算作为因式或被除式时,可把乘除法统一为乘法并根据特点恰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2015•裕华区模拟)化简:(﹣x+1)÷.2【思路点拨】将括号内部分通分相减,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因式分解后约分即可.【答案与解析】解:原式=[﹣(x﹣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将括号中的﹣x+1变形为-(x-1),并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熟悉约分、通分、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负指数次幂的运算3、计算:(1)223;(2)23131()()ababab.【思路点拨】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将负整数指数幂转化为正整数指数幂,然后计算.【答案与解析】解:(1)222119434293;(2)2313123330()()abababababababb.【总结升华】要正确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举一反三:【变式1】计算:4513012222(3.14)2.【答案】解: 4513012222(3.14)2453111111221162122232281151611732832【变式2】(2016春•吉安校级月考)计算:(﹣2016)02﹣2﹣﹣(﹣)﹣3﹣(﹣3)23【答案】解:原式=1﹣+89=﹣﹣.类型三、科学记数法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1;(2)0.000000203;(3)-0.000135;(4)0.00067【答案与解析】解:(1)0.00001=510;(2)0.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A.B.C.D.2.若分式方程的解为则等于()A.B.5C.D.-53. (2016•潍坊)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且C.D.且4.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的值是()A.3B.2C.1D.-15.将公式(均不为零,且)变形成求的式子,正确的是()A.B.C.D.6.若关于的方程有正数解,则().A.>0且≠3B.<6且≠3C.<0D.>6二.填空题7.当=______时,方程的解为1.8.(2016春•宜宾期末)已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为.9.关于的方程的解为______.10.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在江水中航行时,江水的流速为千米/时,则它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千米所需的时间是______.111.某人上山,下山的路程都是,上山速度,下山速度,则这个人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______.12.若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1,得;若分子、分母同时减2,则得,这个分数是______.三.解答题13.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一个正数解,求的取值范围.14. 甲工人工作效率是乙工人工作效率的倍,他们同时加工1500个零件,甲比乙提前18个小时完工,问他们每人每小时各加工多少个零件?15.(2015•沈阳)高速铁路列车已成为中国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平均速度是普通铁路列车平均速度的3倍,同样行驶690km,高速铁路列车比普通铁路列车少运行了4.6h,求高速铁路列车的平均速度.【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 【解析】分式方程的重要特征:①是等式;②方程里含有分母;③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2. 【答案】B; 【解析】原式化简为,将代入解得.3. 【答案】B; 【解析】解:去分母得:x+m3﹣m=3x9﹣,解得:∵方程的解为正数,∴﹣2m+9>0,即:,当x=3时,,解得:,故m的取值范围是:且.4. 【答案】B 【解析】将代入,解得.5. 【答案】A; 【解析】,所以.6. 【答案】B 【解析】原方程化简为,,,解得<62且≠3.二.填空题7. 【答案】; 【解析】将代入,解得.8. 【答案】-0.6; 【解析】解:去分母得:x+x3=5﹣﹣m,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到x3=0﹣,即x=3,把x=3代入整式方程得:3+33=5﹣﹣m,解得:m=0.6﹣,,9. 【答案】; 【解析】原方程化简为,所以.10.【答案】;11.【答案】; 【解析】由题意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为:.12.【答案】; 【解析】设这个分数为,,,解之得:,所以这个分数是.三.解答题13.【解析】解:方程两边同乘约去分母,得.整理,得.∵∴解得且,∴当且时,原方程有一个正数解.14.【解析】3解:设乙工人每小时加工个零件,甲工人每小时加工个零件,由题意,得:整理得,,解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答:甲工人每小时加工125个零件,乙工人每小时加工50个零件.15【解析】解:设高速铁路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km/h,根据题意,得:,去分母,得:690×3=690+4.6x,解这个方程,得:x=300,经检验,x=3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高速铁路列车的平均速度为300km/h.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角(基础)知识讲解(1).doc

    角(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掌握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方法,并能进行角度的互换;2. 借助三角尺画一些特殊角,掌握角大小的比较方法;3.会利用角平分线的意义进行有关表示或计算;4. 掌握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并会进行有关计算;5. 掌握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及性质,会用余角、补角及性质进行有关计算;6.了解方位角的概念,并会用方位角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点梳理】 要点一、角的概念1.角的定义:(1)定义一: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图1所示,角的顶点是点O,边是射线OA、OB.(2)定义二: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如图2所示,射线OA绕它的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时,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起始位置OA是角的始边,终止位置OB是角的终边.要点诠释:(1)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即角的顶点;角的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2)平角与周角:如图1所示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2所示继续旋转,OB和OA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2.角的表示法:角的几何符号用∠表示,角的表示法通常有以下四种:1图1图2要点诠释:用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表示角时,要在靠近角的顶点处加上弧线,且注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3.角的画法(1)用三角板可以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2)用量角器可以画出任意给定度数的角.(3)利用尺规作图可以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要点二、角的比较与运算1.角度制及其换算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是1°的角,1°的160为1分,记作1′,1′的160为1秒,记作1″.这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要点诠释:在进行有关度分秒的计算时,要按级进行,即分别按度、分、秒计算,不够减,不够除的要借位,从高一位借的单位要化为低位的单位后再进行运算,在相乘或相加时,当低位得数大于等于60时要向高一位进位.2.角的比较:角的大小比较与线段的大小比较相类似,方法有两种.方法1:度量比较法.先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方法2:叠合比较法.把其中的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作比较.如比较∠AOB和∠A′O′B′的大小: 如下图,由图(1)可得∠AOB<∠A′O′B′;由图(2)可得∠AOB=∠A′O′B′;由图(3)可得∠AOB>∠A′O′B′.23.角的和、差关系如图所示,∠AOB是∠1与∠2的和,记作:∠AOB=∠1+∠2;∠1是∠AOB与∠2的差,记作:∠1=∠AOB-∠2.要点诠释:(1)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一般步骤:①对中(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对齐);②重合(一边与刻度尺上的零度线重合);③读数(读出另一边所在线的度数). (2) 利用三角板除了可以做出30°、45°、60°、90°外,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还可以画出15°,75°,105°,120°,135°,150°,165°的角.4.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OC是∠AOB的角平分线,∠AOB=2∠AOC=2∠BOC,∠AOC=∠BOC =12∠AOB.要点诠释:由角平分线的概念产生的合情推理其思维框架与线段中点的思维框架一样.要点三、余角和补角1.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类似地,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2.性质:(1)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2)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要点诠释:(1)互余互补指的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互余、互补的两个角只与它们的和有关,而与它们的位置无关. (2)一般地,锐角α的余角可以表示为(90°-α),一个角α的补角可以表示为(180°-α) .显然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90°。要点四、方位角在航行和测绘等工作中,经常要用到表示方向的角.例如,图中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60°;射线OB的方向是南偏西30°.这里的北偏东60°和南偏西30°表示方向的角,就叫做方位角.3要点诠释:(1)正东,正西,正南,正北4个方向不需要用角度来表示;(2)方位角必须以正北和正南方向作为基准,北偏东60°一般不说成东偏北30°;(3)在同一问题中观察点可能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观测点都要画出表示方向的十字线,确定其观察点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方向;(4)图中的点O是观测点,所有方向线(射线)都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9

    32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doc

    2021年贵州省黔东南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中学九(1)班准备举行演讲比赛,小敏选择了以下图片,这组图片反映的是()A.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B.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C.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D.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总理李克强在考察时对大家说,民生在勤,希望大家辛勤劳动,掌握更多技巧,努力实现更好未来。实现更好未来,青少年应该()①完全服从父母规划自己的人生②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③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④只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A. ②③B. ③④C. ①④D. ①②3. 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体现自强精神的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羞恶之心,义之端也③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④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 2021年春节档电影《你好,李焕英》描述了贾晓玲在经历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时空帮助妈妈逆天改命的故事,呼吁人们珍惜父母亲情,下列古语符合这一电影主旨的是()①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④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5.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21年3月11日高票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从国家层面为落实爱国者治港迈出重要一步,这有利于()①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②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③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④保障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下列校园欺凌行为与侵犯受害者的权利对应不正确的是()选项行为侵犯权利①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受教育权②对同学季打脚踢生命健康权③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劳动权④将同学关押几个小时人身自由权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7. 在凯里,分布在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把摆地摊这种接地气的经营活动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无缝对接,尤其是夏日夜间经济消费活力的持续释放,让凯里的烟火气成色十足。发展地摊经济有利于()①散发市场经济活力 ②为人民生活的需求提供保障③巩固国有经济地位 ④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8. 观察漫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青年正确行使了公民权利②该青年没有自觉履行公民义务③该青年的言行纯属小事,无关紧要④该青年的言行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9. 今年3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规定,对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等情形,确有必要的,学校及其教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生面对教师的教育惩戒应()①尊重老师,敬而远之②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③行己有耻,闻过即改④不卑不亢,维护自尊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 王老师: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请同学们列举。小敏: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下列观点能准确反映上述对话的是()A. 中华民族精神核心是爱国主义B.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C. 改革创新是民族文化的核心D.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1. 凯里市居住着苗、侗、汉、水,瑶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该市某社区党员服务队帮助少数民族同胞解决生活困难,社区创建民族之家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解决住房、技能培训和随迁子女入学等难题,这充分体现了()①各民族亲如一家 ②少数民族享有特权③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守望相助的民族情谊A. ②④B. ①②C. ①③④D. ①②③12. 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会议指出,进入21世纪,世界纷繁复杂,亚洲各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增进交流与合作,以下对当前世界形势认识正确的是()①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变革,封锁、孤立仍是主流②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程度不断加深③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④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各国彼此影响,休戚相关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3. 以下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6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认识三角形》同步练习(2)(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认识三角形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13cm B 6cmC 5cmD4cm2、在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3cm,7cm两根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7cmB4cm C 3cmD10cm3、如图1,Rt△ABC中,∠ACB=90°,DE过点C且平行于AB,若∠BCE=35°,则∠A的度数为()A 35° B 45° C55° D 65°4、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5:6,则其最大内角的度数为()A60° B 75° C90° D120°5、如图2,已知AB∥CD,则( )A ∠1=∠2+∠3 B∠1=2∠2+∠3 C∠1=2∠2-∠3D ∠1=180°-∠2-∠36、如图所示,则△ABC的形状是( )A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7、在△ABC中,若AB=8,BC=6,则第三边AC的长度m的取值范围是 8、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长为9、△ABC的边长均为整数,且最大边的边长为7,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10、在△ABC中,∠A=45°,∠B =22°,则∠C= 11、在△ABC中∠A:∠B=2:1,∠C=60°则∠A= 12、如图4,已知∠1=100°,∠2=140°,那么∠3= 13、如图,P为△ABC中BC边的延长线上一点,∠A=50°,∠B=70°,则∠ACP=EDABCA2B13DCCB2β3ββ�A321BCPA图4 图5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 度15、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7cm的木棒,用长度为6cm的木棒与它们能组成三角形吗?16、一轮船要从A处驶向B处,如图,由于受大风影响,轮船一开始就偏离航线9°,航行到C处时发现∠ABC=11°,此时,轮船应把船头调转多少度的方向才能到达B处? 能力提升17、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能是()A 15 B16 C8 D718、已知△ABC中,,则∠A= 度三角形中的有关线段19、如图6,∠ACB>90°,AD⊥BC,BE⊥AC,CF⊥AB,△ABC中BC边上的高是()A FCBBE CAD DAE20、如图7,已知∠ACB=90°,CD⊥AB,垂足是D,则图中与∠A相等的角是()A∠1B ∠2 C ∠BD∠1,∠2和∠B21、能将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一条线段是()DBCAA 中线 B角平分线 C高线D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2、如图8,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AB=2=2 ,BD=,AE= 图6图7 图823、如图9,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B=32°,∠C=66°,则∠ADC=°24、如图10,△ABC中,∠A=60°,∠ABC,∠ACB的平分线BD,CD交于点D,则∠BDC=图9 图1025、如图11,在△ABC中,∠A=70°,∠B=50°,CD平分∠ACB。求∠ACD的度数。EF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1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特殊三角形--知识讲解(提高).doc

    中考总复习:特殊三角形—知识讲解(提高)【考纲要求】1.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概念,会识别这三种图形;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2. 能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问题.3. 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性质:(1)具有三角形的一切性质;(2)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3)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4)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要点诠释:等边三角形中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三线合一,共有三条.3.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要点诠释:(1)腰、底、顶角、底角是等腰三角形特有的概念;(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考点二、直角三角形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性质: (1)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中,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5)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要点诠释:1(1)直角三角形中,SRt△ABC=ch=ab,其中a、b为两直角边,c为斜边,h为斜边上的高;(2)圆内接三角形,当一条边为直径时,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判定:(1)两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的一半,则这条边所对的角是直角,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为斜边.【典型例题】类型一、等腰三角形1.(2014秋•自贡期末)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AOB=110°,∠BOC=α.以OC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OCD,连接AC、AD.(1)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探究:当a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思路点拨】(1)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以证明△BOCADC≌△,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ADO的度数,由此即可判定△AOD的形状;(2)利用(1)和已知条件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答案与解析】解:(1)∵△OCD是等边三角形,∴OC=CD,而△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OCD=60°∠,∴∠BCO=ACD∠,在△BOC与△ADC中,∵,∴△BOCADC≌△,∴∠BOC=ADC∠,而∠BOC=α=150°,∠ODC=60°,∴∠ADO=150°60°=90°﹣,∴△ADO是直角三角形;(2)∵设∠CBO=CAD=a∠,∠ABO=b,∠BAO=c,∠CAO=d,则a+b=60°,b+c=180°110°=70°﹣,c+d=60°,a+d=50°DAO=50°∠,∴bd=10°﹣,∴(60°a﹣)﹣d=10°,2∴a+d=50°,即∠CAO=50°,①要使AO=AD,需∠AOD=ADO∠,∴190°α=α60°﹣﹣,∴α=125°;②要使OA=OD,需∠OAD=ADO∠,∴α60°=50°﹣,∴α=110°;③要使OD=AD,需∠OAD=AOD∠,∴190°α=50°﹣,∴α=140°.所以当α为110°、125°、140°时,三角形AOD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等知识,根据旋转前后图形不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 【变式】把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折叠两次后,得到的一个小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 【答案】.2.已知: 如图, 菱形ABCD中, E、F分别是CB、CD上的点,BE=DF.(1)求证:AE=AF.(2)若AE垂直平分BC,AF垂直平分CD,求证:△AEF为等边三角形.【思路点拨】菱形的定义和性质.【答案与解析】(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B=∠D ,又∵BE=DF,∴≌ .3∴AE=AF. (2)连接AC, ∵AE垂直平分BC,AF垂直平分CD,∴AB=AC=AD, ∵AB=BC=CD=DA , ∴△ABC和△ACD都是等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9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巩固练习(提高).doc

    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5春•抚州期末)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对折两次,并在如图位置上剪去一个圆形小洞后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A.B. C.D.2. (2016•邢台校级三模)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如图1进行两次对折,折成一个正方形,从右下角的顶点,沿斜虚线剪去一个角剪下的实际是四个小三角形,再把余下的部分展开,展开后的这个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A.1080°B.360°C.180°D.900°3. 如图,把矩形ABCD对折,折痕为MN(图甲),再把B点叠在折痕MN上的B′处.得到Rt△AB′E(图乙),再延长EB′交AD于F,所得到的△EAF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4. 如图,已知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ABC纸片,点E在AC边上,点F在AB边上,沿着EF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D的位置,且ED⊥BC,则CE的长是()A、10315 B、1053 C、535 D、20103 1二、填空题5.如图(1)是一个等腰梯形,由6个这样的等腰梯形恰好可以拼出如图(2)所示的一个菱形.对于图(1)中的等腰梯形,请写出它的内角的度数或腰与底边长度之间关系的一个正确结论:.6.如图,△ABC中,∠BAC=600,∠ABC=450,AB= 22,D是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以AD为直径画⊙O分别交AB,AC于E,F ,连接EF,则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7.(2015•太仓市模拟)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DBC∥,∠C=90°,CD=6cm.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同时,动点P也从B点出发,沿折线B→A→D运动到点D停止,且PQBC⊥.设运动时间为t(s),点P运动的路程为y(cm),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关于t的函数图象为折线段OE和EF(如图②).已知点M(4,5)在线段OE上,则图①中AB的长是cm.三、解答题8.阅读下列材料:小明遇到一个问题: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1)所示,将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他的做法是:按图(2)所示的方法分割后,将三角形纸片①绕AB的中点D旋转至三角形纸片②处,依此方法继续操作,即可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DEFG.请你参考小明的做法解决下列问题:(1)现有5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矩形纸片,排列形式如图(3)所示.请将其分割后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在图(3)中画出并指明拼接成的平行四边形(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平行四边形即可);(2)如图(4),在面积为2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分别2连结AF、BG、CH、DE得到一个新的平行四边形MNPQ.请在图(4)中探究平行四边形MNPQ面积的大小(画图并直接写出结果).9. 如图(a),把一张标准纸一次又一次对开,得到2开纸、4开纸、8开纸、16开纸…….已知标准纸的短边长为a.(1)如图(b),把这张标准纸对开得到的16开张纸按如下步骤折叠:第一步将矩形的短边AB与长边AD对齐折叠,点B落在AD上的点B′处,铺平后得折痕AE;第二步将长边AD与折痕AE对齐折叠,点D正好与点E重合,铺平后得折痕AF;则AD:AB的值是________,AD,AB的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2开纸、4开纸、8开纸的长与宽之比是否都相等?若相等,直接写出这个比值;若不相等,请分别计算它们的比值;(3)如图(c),由8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构成L型图案,它的4个顶点E,F,G,H分别在16开纸的边AB,BC,CD,DA上,求DG的长;(4)已知梯形MNPQ中,MN∥PQ,∠M=90°,MN=MQ=2PQ,且四个顶点M,N,P,Q都在4开纸的边上,请直接写出两个符合条件且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的面积.10. 操作与探究(1)图(a)是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将该三角形纸片按图中方法折叠,点A与点C重合,DE为折痕.试证明△CBE是等腰三角形;(2)再将图(b)中的△CBE沿对称轴EF折叠(如图(b)).通过折叠,原三角形恰好折成两个重合的矩形,其中一个是内接矩形,另一个是拼合(指无缝重叠)所成的矩形,我们称这样的两个矩形为组合矩形.你能将图(c)中的△ABC折叠成一个组合矩形吗?如果能折成,请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0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冲刺:数形结合问题(提高).doc

    中考冲刺:数形结合问题(提高)一、选择题1.(2016•黄冈模拟)如图1为深50cm的圆柱形容器,底部放入一个长方体的铁块,现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容器内注水,图2为容器顶部离水面的距离y(cm)随时间t(分钟)的变化图象,则()A.注水的速度为每分钟注入cm高水位的水B.放人的长方体的高度为30cmC.该容器注满水所用的时间为21分钟D.此长方体的体积为此容器的体积的2. 若用(a)、(b)、(c)、(d)四幅图像分别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请按图像所给顺序,将下面的①、②、③、④对应顺序.① 小车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② 一个弹簧不挂重物到逐渐挂重物(弹簧长度与所挂重物的重量的关系)③ 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铅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④ 小杨从A到B后,停留一段时间,然后按原速度返回(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顺序是 (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③②二 填空题3. 如图,一种电子游戏,电子屏幕上有一正六边形ABCDEF,点P沿直线AB从右向左移动,当出现点P与正六边形六个顶点中的至少两个顶点距离相等时,就会发出警报,则直线AB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______个.1  4. (2015秋•江阴市期中)如图1,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在该圆的4等分点处分别标上字母m、n、p、q.如图2,先将圆周上表示p的点与数轴原点重合,然后将该圆沿着数轴的负方向滚动,则数轴上表示﹣2014的点与圆周上重合的点对应的字母是______. 5.(2016•鄂州一模)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1cm/秒,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当t=____________时,△ABE与△BQP相似.三、解答题6. 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石块(a>b>c)放入一圆柱形水槽内,并向水槽内匀速注水,速度为v cm3/s,直至注满水槽为止.石块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完全放入水槽内,如图所示.  2 在这三种情况下,水槽内的水深h (cm)与注水时间 t( s)的函数关系如上图1-6所示,根据图象完成下列问题(1)请分别将三种放置方式的示意图和与之相对应的函数关系图象用线连接起来;(2)水槽的高h=______cm;石块的长a=______cm;宽b=______cm;高c=______cm;(3)求图5中直线CD的函数关系式; (4)求圆柱形水槽的底面积S.7. 在数学活动中,小明为了求的值(结果用n表示),设计如图1所示的几何图形.(1)请你利用这个几何图形求的值为_______;(2)请你利用图2,再设计一个能求的值的几何图形. 8. (2015秋•北京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的顶点B是y轴正半轴上一个定点,D是BO的中点.点C在x轴上,A在第一象限,且满足AB=AO,N是x轴负半轴上一点,∠BCN=∠BAO=α.(1)当点C在x轴正半轴上移动时,求∠BCA;(结果用含α的式子表示)(2)当某一时刻A(20,17)时,求OC+BC的值;(3)当点C沿x轴负方向移动且与点O重合时,α=______,此时 以AO为斜边在坐3标平面内作一个Rt△AOE(E不与D重合),则∠AED的度数的所有可能值有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9.阅读材料,解答问题.利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解:设y=x2﹣2x﹣3,则y是x的二次函数.∵a=1>0,∴抛物线开口向上.又∵当y=0时,x2﹣2x﹣3=0,解得x1=﹣1,x2=3.∴由此得抛物线y=x2﹣2x﹣3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1或x>3时,y>0.∴x2﹣2x﹣3>0的解集是:x<﹣1或x>3.(1)观察图象,直接写出一元二次不等式:x2﹣2x﹣3<0的解集是 _________ ;(2)仿照上例,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1>0(画出草图). 10.(1)夜晚,小明在路灯下散步.已知小明身高1.5米,路灯的灯柱高4.5米.①如图1,若小明在相距10米的两路灯AB、CD之间行走(不含两端),他前后的两个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1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知识讲解(基础).doc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 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熟练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 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当时,.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①当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②当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③当时,原方程没有实数根.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用公式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确定a、b、c的值(要注意符号);  ③求出的值;  ④若,则利用公式求出原方程的解;   若,则原方程无实根.要点诠释:(1)虽然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来求解,但它往往并非最简单的,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2)一元二次方程20 (0)axbxca,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2224()24bbacxaa.①当240bac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1,242bbacxa.1② 当240bac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1,22bxa.③ 当240bac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根.要点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将方程右边化为0;(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3)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2.常用的因式分解法 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等.要点诠释: (1)能用分解因式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方程的一边是0,另一边可以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2)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两个因式的积为0,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3)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点:①必须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②方程两边不能同时除以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典型例题】类型一、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x2+3x+1=0;(2)2241xx; (3)2x2+3x-1=0.【答案与解析】 (1) a=1,b=3,c=1∴x==.∴x1=,x2=.(2)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得22410xx.∵2a,4b,1c,∴224(4)42180bac.∴42221222x,即1212x,2212x. (3) ∵a=2,b=3,c=﹣1∴b2﹣4ac=17>02∴x=∴x1=,x2=.【总结升华】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对a、b、c的确定.用这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1)把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并计算24bac的值;(3)若24bac是非负数,用公式法求解.举一反三:【变式】用公式法解方程:(2014•武汉模拟)x23x2=0﹣﹣.【答案】解:∵a=1,b=3﹣,c=2﹣;∴b24ac=﹣(﹣3)24×1×﹣(﹣2)=9+8=17;∴x==,∴x1=,x2=.2.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2014•武汉模拟)2x2+x=2; (2) (2014秋•开县期末)3x26x2=0﹣﹣ ; (3)(2015•黄陂区校级模拟)x23x7=0﹣﹣.【思路点拨】针对具体的试题具体分析,不是一般式的先化成一般式,再写出a,b,c的值,代入求值即可.【答案与解析】 解:(1)2x∵2+x2=0﹣,∴a=2,b=1,c=2﹣,∴x===,∴x1=,x2=.(2) a=3∵,b=6﹣,c=2﹣,∴b24ac=36+24=60﹣>0,∴x=,∴x1=,x2=(3)∵a=1,b=3﹣,b=7﹣.∴b24ac﹣=9+28=37.3x= = ,解得 x1=,x2=.【总结升华】首先把每个方程化成一般形式,确定出a、b、c的值,在240bac的前提下,代入求根公式可求出方程的根.举一反三:【变式】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2221xx;【答案】解:移项,得22210xx.∵ 2a,2b,1c,224242(1)120bac,∴ 21213222x,∴ 1132x,2132x.类型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3.(2016•沈阳)一元二次方程x24x=12﹣的根是(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的方程中,不是分式方程的是()A.B.C.D.2.解分式方程,可得结果().A.B.C.D.无解3.要使的值和的值互为倒数,则的值为().A.0B.-1C.D.14.已知,若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则以下结果正确的是().A.B.C.D.5.(2016•周口校级一模)若关于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A.B. C. D. 或6.(汉阳区期末)一项工程需在规定日期完成,如果甲队独做,就要超规定日期1天,如果乙队单独做,要超过规定日期4天,现在由甲、乙两队共做3天,剩下工程由乙队单独做,刚好在规定日期完成,则规定日期为() A. 6天B.8天C.10天D.7.5天二.填空题7. 当=______时,分式与的值互为相反数.8.仓库贮存水果吨,原计划每天供应市场吨,若每天多供应2吨,则要少供应______天.9.(2016•齐河县二模)分式方程的解为   . 10.当=______时,关于的方程的根是1.11.若方程有增根,则增根是______.12.关于的方程的解是负数,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2015•贺州)解分式方程:=﹣.14. 甲、乙两地相距50,A骑自行车,B乘汽车,同时从甲城出发去乙城.已知汽车的1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B中途休息了0.5小时还比A早到2小时,求自行车和汽车的速度.15.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这个两位数被个位数字除时,商是8,余数是2,求这个两位数.【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 【解析】C选项中分母不含有未知数,故不是分式方程.2. 【答案】D; 【解析】是原方程的增根.3.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化简得:解得.4.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化简得:,所以选C.5. 【答案】C; 【解析】把x=2代入整式方程:mx﹣1=3﹣x6﹣,解得:m=3.6. 【答案】B; 【解析】解:设工作总量为1,规定日期为x天,则若单独做,甲队需x+1天,乙队需x+4天,根据题意列方程得:3(+)+=1,解方程可得x=8,经检验x=8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二.填空题7. 【答案】18; 【解析】,解得.8. 【答案】; 【解析】原计划能供应天,现在能供应天,则少供应天.9. 【答案】x=2﹣; 【解析】解:去分母得:x(x+1)+1=(x+1)(x1﹣),去括号,得:x2+x+1=x2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检验得(x+1)(x1﹣)=3≠0,所以方程的解为:x=2﹣,故答案为:x=2﹣.210.【答案】; 【解析】将代入原方程,得,解得.11.【答案】; 【解析】原方程化为:,解得,经检验是增根.12.【答案】且a≠0;【解析】原方程化为,解得.x≠-1,解得a≠0.三.解答题13.【解析】解:原方程可化为:=﹣,两边同时乘以(2x+1)(2x1﹣)得:x+1=3(2x1﹣)﹣2(2x+1),x+1=6x34x2﹣﹣﹣,解得:x=6.经检验:x=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原方程的解是x=6.14.【解析】解:设自行车的速度为,汽车的速度为,由题意,,解方程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所以自行车的速度为12,汽车的速度是30.答:自行车的速度为12,汽车的速度是30.15.【解析】解:设十位上的数字为,则个位上的数字为,则:.解方程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所以个位上的数字为:=3+1=4.所以这个两位数是:3×10+4=34. 答:这个两位数是34.3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328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云南省昆明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

    2021年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卷(全卷四个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 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 听力(共四节,满分30分)第一节 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听音前你有10秒钟的读题时间,注意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1. A. B. C. 2. A. B. C. 3. A. B. C. 4. A. B. C. 5. A. B. C. 第二节 根据所听到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应答语。听音前你有10秒钟的读题时间,注意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6. A. Piano lessons. B. The chess club. C. A welcome party. 7. A. In September. B. Every morning. C. For five months. 8. A. Yes, he does. B. No, he isnt. C. No, he didnt. 9. A. Its not good. B. What a pity!C. Thank you. 10. A. All right. B. Here you are. C. It doesnt matter. 第三节 听对话及何题,选择最佳答案。听音前你有10秒钟的读题时间,注意听两遍。(共5小题,每小題2分,满分10分)11. A. Once a week. B. Twice a week. C. Three times a week. 12. A. The service is the best. B. The restaurant is clean. C. The food tastes good. 13. A. 6:50 p. m. B. 7:15 p. m. C. 7:40 p. m. 14. A. No, he doesntB. On weekdays. C. On weekends. 15. A. Yu Gong should move the mountains. B. The Story of Yu Gong is not educational. C. Yu Gong can try another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第四节 听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听音前你有15秒钟的读题时间,注意听三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6. Fairy penguins are the ____________ penguins in the world. A. fattestB. largestC. smallest17. How tall are fairy penguins? A. About 3 centimeters tall. B. About 13 centimeters tall. C. About 30 centimeters tall. 18. Where do fairy penguins lay eggs?A. In the sea. B. On land.C. In a hole under the sea. 19. Fairy penguins are in danger.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at _____________. A. they often get hurtB. there is no enough foodC. they are losing their homes because of pollution2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A. Fairy penguins arc good at swimming and flying. B. Its the father and mother penguins task to sit on the e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8

    327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原卷版).doc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英语试题Ⅰ第卷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his afternoon?A. Rainy. B. Sunny.C. Windy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Go to the lake. B. Go boating.C. Go to the museum.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ank. B. In a shop. C. In a restaurant.4. How did the man like the film?A. It was boring. B. It was exciting. C. It was funny. 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Waiter and customer. B. Doctor and patient. C. Teacher and studen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on Wednesday?A. Do some shopping. B. Enjoy new food.C. Go to the Night Safari. 7. When will the man return? A. This Friday. B. Next Monday. C. Next Saturday.8. Who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A. Brian. B. Laura. C. Ella.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9. What did the man do to be a firefighter?A, He attended an interview. B. He had medical exams. C. He trained very hard. 10. When did the man save the girl?A. During an earthquake. B. During a fire. C. During a car accident. 11. How did the man find the girl?A. By opening a window. B. By hearing her crying. C. By clearing the smok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四个小题。12. Why does Luke go to the summer school?A. To study math. B. To learn English. C. To get football training. 13. How does Luke go to the school?A. By car. B. By bus. C. On foot. 14. When does Luke have lunch?A. At 11:00. B. At 1: 45. C. At 12: 45. 15. What does Luke do from 2: 30 to 3:30 in the afternoon?A. He plays other sports. B. He has a football match. C. He takes a shower.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 D)中选出最佳选项。AMy name is R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0

    327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