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初中7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基础)知识讲解.doc

    方程的意义(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概念,并掌握方程、等式及算式的区别与联系;2. 正确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判断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及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3. 理解并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要点梳理】要点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只需看两点: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判断一个数(或一组数)是否是某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①.它(或它们)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②将它(或它们)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左边等于右边,则它们是方程的解,否则不是.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是等式;(2).方程中必须含有字母(或未知数).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 元是指未知数,次是指未知数的次数,一元一次方程满足条件:①首先是一个方程;②其次是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指数是1;④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要点三、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概念:用符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 (c为一个数或一个式子) .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那么;如果,那么.要点诠释:(1)根据等式的两条性质,对等式进行变形,等式两边必须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变形; (2) 等式性质1中,强调的是整式,如果在等式两边同加的不是整式,那么变形后的等式不一定成立,如x=0中,两边加上得x+,这个等式不成立;(3) 等式的性质2中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时,这个除数不能为零.【典型例题】1类型一、方程的概念1.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①3x-2=7; ②4+8=12;③3x-6;④2m-3n=0;⑤3x2-2x-1=0; ⑥x+2≠3;⑦251x; ⑧28553xx.【答案与解析】解:②虽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③不是等式;⑥表示不等关系,故②、③、⑥均不符合方程的概念.①、④、⑤、⑦、⑧符合方程的定义,所以方程有:①、④、⑤、⑦、⑧.【总结升华】方程的判断必须看两点,一个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当然未知数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方程的是()A. 3+2=5B. x=1C. 2x﹣3<0 D. a2+2ab+b2【答案】B.2.(2015春•孟津县期中)下列方程中,以x=2为解的方程是()A. 4x﹣1=3x+2 B. 4x+8=3(x+1)+1C. 5(x+1)=4(x+2)﹣1 D. x+4=3(2x﹣1)【答案】C.【总结升华】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根据方程解的概念,只需将所给字母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若两边的值相等,则这个数就是此方程的解,否则不是.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解是x=3的是( )A.x+1=4B.2x+1=3C.2x-1=2D.2173x类型二、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3.(2016春•南江县期末)在下列方程中①x2+2x=1,②﹣3x=9,③x=0,④3﹣=2,⑤=y+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A.1 B.2 C.3D.4【思路点拨】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可以逐一判断.【答案】B.【解析】解:①x2+2x=1,是一元二次方程;②﹣3x=9,是分式方程;③x=0,是一元一次方程;④3﹣=2,是等式,不是方程;⑤=y+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有2个,故选:B.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举一反三:【变式】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①2x-1=4;②x=0;③ax=b;④151x.【答案】①②.类型三、等式的性质4.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为等式,并说明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得到的.(1)如果41153x,那么453x________;(2)如果ax+by=-c,那么ax=-c+________;(3)如果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0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角(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平角、周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角是一条直线. B.周角是一条射线C.反向延长射线OA,就成一个平角. D.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小于平角2.在时刻2∶15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间的夹角是( )A.22.5° B.85° C.75 ° D.60°3.如图所示,将一幅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点O,则∠AOB+∠DOC的值()A.小于180°B.等于180°C.大于180°D.不能确定4.(2016•朝阳区校级模拟)下面等式成立的是()A.83.5°=83°50′B.37°12′36″=37.48°C.24°24′24″=24.44°D.41.25°=41°15′5.(2015•东莞模拟)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小40°,则这个角为( )度.A.80°B.70° C.85° D.75°6. 如图,OB、OC是∠AOD的任意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COD,若∠MON=α,∠BOC=β,则表示∠AOD的式子是()A.2α-β B.α-βC.α+βD.以上都不正确7.书店、学校、食堂在同一个平面上,分别用点A、B、C来表示,书店在学校的北偏西30°,食堂在学校的南偏东15°,则平面图上的∠ABC应该是().A.65°B.35°C.165°D.135°8.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角C沿着GF折叠(点F在BC上,不与B、C重合),使得点C落在长方形内部点E处,若FH平分∠BFE,则关于∠GFH的度数α说法正确的是( )A.90°﹤α﹤180° B. 0°﹤α﹤90°C. α= 90° 1ABCDGEFH D.α随折痕GF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二、填空题9.把一个平角16等分,则每份(用度、分、秒表示)为_______.10.如图所示,∠AOC与∠BOD都是直角,且∠AOB:∠AOD=2:11,则∠AOB=_______.11.(2015春•高密市期末)从A沿北偏东60°的方向行驶到B,再从B沿南偏西20°的方向行驶到C,则∠ABC=度.12. 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COE是直角,OF平分∠AOE.(1)写出∠AOC与∠BOD的大小关系:,判断的依据是.(2)若∠COF=35°,∠BOD=.13.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AC,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 14.如图,在AOE的内部从O引出3条射线,那么图中共有__________个角;如果引出5条射线,有__个角;如果引出n条射线,有 __________个角.三、解答题15.(2016春•曹县校级月考)计算:(1)18°13′×5.(2)27°26′+53°48′.(3)90°﹣79°18′6″.216.如图所示,已知∠AOC=2∠BOC,∠AOC的余角比∠BOC小30°.(1)求∠AOB的度数.(2)过点O作射线OD,使得∠AOC=4∠AOD,请你求出∠COD的度数17. 如图,已知∠AOB是直角,∠BOC=60°,OE平分∠AOC,OF平分∠BOC.(1)求∠EOF的度数;(2)若∠AOC=x°,∠EOF=y°.则请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y;(3)如果∠AOC+∠EOF=156°,则∠EOF是多少度?18.(2014秋•罗平县校级期末)钟面上的角的问题.(1)3点4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2)在9点与10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100°的角?【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角与直线、射线、线段是不同的几何图形,不能混淆。2.【答案】A 【解析】().16151530222523.【答案】B 【解析】∠AOB+∠DOC=(∠AOC+∠BOC)+( 90°-∠BOC) =90°+90°=180°4.【答案】D【解析】解:A、83.5°=83°50′,错误;B、37°12′=37.48°,错误;C、24°24′24″=24.44°,错误;3OBCEAFD、41.25°=41°15′,正确.故选D.5.【答案】A【解析】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余角为(90°﹣x),补角为(180°﹣x),由题意得,(180°﹣x)﹣(90°﹣x)=40°,解得x=80°.6. 【答案】A7. 【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401人已阅读

    (5星级)

  • 第11讲.不定方程2-答案.pdf

    答 案见解析解析证明:,,即可.答 案见解析解析解:考虑简单情况为质数,根据定理在进制下无进位.问题转化为:,是否存在无穷多个素数使得在进制下无进位.若时,只要则不进位,显然这样的有无穷多个.若时,不进位则要求,因此不存在无穷多个这样的质数,这种构造不行.现在考虑,在进制下进位次数少于.即在进制下进位次数少于.两个相加最多进位次,若时,,取为的质因子,则改变可以找到无穷多个满足条件的.当时,利用以及. 综合可知,当时,满足题设.答 案见解析解析解:反证法.令,有 . 模块模块1::111例题1a =13a =24 a =i=1∑ni2a +1(n)2例题2n+k=pKummcrp ∣C ⇔2nnpn+nn=p−kppp−k+()p−k()k⩽0−2k<ppk>0p−k+()p−k<()p⇒p<2kn+k=pmp m∣C ⇔2nnpn+nmp−k+(m)p−k(m)pmp−mk=a p+m−1m−1⋯+a p+1a 0mk⩾2pa ⇔∣0pk∣pkmnk=1C =2nn C 2n+1n+12n+1n+1n+1,2n+1=()1⇒n+1C ()∣2nnk =1例题3T=a+2+3ba−2+3b=(()22)(()22)a+3b+4−(22)216a2a+3b−4<(22)2T<a+3b+4(22)2������ ���� ��解析解析解��������������������解�����解������������解����������� ��解析解析解�������解��������������解� �������������������������������������������� ��解析解析解��������解����������������������������解��� ��������������������������������� �������������������������������������������� ��������析���� ����������������������c������������������������������������c�������c�����题4�������������c���c���c���c���c���cT���c��T�题5�����������������������������T�������������������������������c��������������c����������T�����������������������c�����������������������������������������c����������������c�����������c�������������������������c��������c�������c������题6������c�����c�����c����c��c���c������c����������������c���������������������������������88���������c�����������b����c���c����������c���c���c����c����������������88��������c���������������c���������������������������������������� ������� � �解���� � ��解������������� ������� � �解���� � ��解���������� ������� � ��� � �������������解� ����������解����� ��解析解析解������ � ����������题�������������� ����������������������������� � ���������������解������������������������������解�������� � �������������� � �������������� � ������ ����� �1�a��a��b�����a���a���b������a���a��b���1�a�1a�1�����b��a��a����a����a��a�����b��a�1����a��x��a�1b��y��xy������a��a�1������b����a���a����a����a���a������b����a�1����a����1�xy����a�1�a�1�����b���a���a�����a����a��1�a�����b���a�1����a��1���1��a�1b��xy����x�y��������

    上传时间:2023-06-16 页数:5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doc

    2021年大庆市初中升学考试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母填涂在答题卡上)1. 在,,,这四个数中,整数是()A. B. C. D. 2. 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 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约为720 000m2,将72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2×104B. 7.2×105C. 7.2×106D. 0.72×106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若取最小值,则C. 若,则D. 若,则5. 已知,则分式与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 不能确定6. 已知反比例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那么一次的数的图像经过第()A. 一,二,三象限B. 一,二,四象限C. 一,三,四象限D. 二,三,四象限7. 一个儿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从上面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如图所示,其中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块的个数,能正确表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的是()A. B. C. D. 8. 如图,是线段上除端点外的一点,将绕正方形的顶点顺时针旋转,得到.连接交于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 9. 小刚家2019年和2020年的家庭支出如下,已知2020年的总支出2019年的总支出增加了2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20年教育方面的支出是2019年教育方面的支出的1.4倍;B. 2020年衣食方面的支出比2019年衣食方面的支出增加了10%;C. 2020年总支出比2019年总支出增加了2%;D. 2020年其他方面的支出与2019年娱乐方面的支出相同.10. 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个数是()①若该函数图像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则②方程至少有一个整数根③若,则的函数值都是负数④不存在实数,使得对任意实数都成立A. 0B. 1C. 2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 ________12. 已知,则________13. 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高是.如果用这个橡皮泥的一半,把它捏成高为的圆锥,则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______14. 如图,3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按照这样的规律,则20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______个交点15. 三个数3,在数轴上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以这三个数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6. 如图,作的任意一条直经,分别以为圆心,以的长为半径作弧,与相交于点和,顺次连接,得到六边形,则的面积与阴影区域的面积的比值为______;17. 某酒店客房都有三人间普通客房,双人间普通客房,收费标准为:三人间150元/间,双人间140元/间.为吸引游客,酒店实行团体入住五折优惠措施,一个46人的旅游团,优惠期间到该酒店入住,住了一些三人间普通客房和双人间普通客房,若每间客房正好住满,且一天共花去住宿费1310元,则该旅游团住了三人间普通客房和双人间普通客房共________间;18. 已知,如图1,若是中的内角平分线,通过证明可得,同理,若是中的外角平分线,通过探究也有类似的性质.请你根据上述信息,求解如下问题:如图2,在中,是的内角平分线,则的边上的中线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有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 计算20. 先因式分解,再计算求值:,其中.21. 解方程:22. 小明在点测得点在点的北偏西方向,并由点向南偏西方向行走到达点测得点在点的北偏西方向,继续向正西方向行走后到达点,测得点在点的北偏东方向,求两点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参数数据)23. 如图①是甲,乙两个圆柱形水槽的轴截面示意图,乙槽中有一圆柱形实心铁块立放其中(圆柱形实心铁块的下底面完全落在乙槽底面上),现将甲槽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槽,甲,乙两个水槽中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②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图②中折线表示_____________槽中水的深度与注入时间之间的关系;线段表示_____________槽中水的深度与注入时间之间的关系;铁块的高度为_____________.(2)注入多长时间,甲、乙两个水槽中水的深度相同?(请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为线段的三等分点(靠近点),点为线段的三等分点(靠近点,且.将沿对折,边与边交于点,且.(1)证明:四边形为矩形;(2)求四边形的面积.25. 某校要从甲,乙两名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9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2)(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一.填空题1.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2.将一个子连续抛再次,朝上的一面,再次都是奇数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两次数字和等于5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3.有10个乒乓球,其中五个红色,五个白色,第一次摸出一个红球后,再接着摸,则摸到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4.某校八年级有45人参加期末考试,其中有43人及格,从中人任意抽取一张卷子,抽中不及格的概率为___________.5.小颖今天做32道竞赛题,她做对每道题的概率都是0.7,她两题都对的概率是_________.二.选择题6.从标有号码1到200的200张卡片中,随意抽出一张,其号码为3的倍数的概率是( )A.B. C. D. 不确定7.一个盒子中有10个红球,9个黑球,则从中摸n个球至少一个红球的概率为1时,n的最小值为() A. 9B. 10C. 11D. 128.小明掷一枚硬币,结果是一连9次都掷出正面朝上,请问他第10次掷硬币时,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为 ( )A.B.C.D. 19.设计一个摸球游戏,每摸球一次,使得摸到白色的概率是,摸到红球的概率是,摸到黄球的概率是,则完成这个游戏所需球的个数最少为 ( ) A. 6个B. 12个 C.24个D. 36个10.小颖向一袋中装进a只红球,b只白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没有其他差别,她让小明从袋中任意摸出一球,问他摸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 )A.B.C. D.三.解答题11. 某人装修自己的客厅,选择了两种不同颜色的地砖白色和红色,其中白色为44块,红色为11块,铺完之后有朋友来探望他,请问:他的朋友在客厅踩到红色地板砖的概率是多少?四.开放演练12. 有一个摆地摊的赌主,把8个白的,8个黑的围棋子放在一个袋子里,他规定:凡愿意摸彩者,每人交1元钱作为手续费,然后从袋子里摸出5个棋子,中彩的情况如下:摸棋情况 5个白棋4个白棋3个白棋其他中彩彩金20元2元0.5元无试计算:①一次能够摸到20元的概率.②一次能够摸到2元的概率.③摸彩如果为1000次,此时摊主最多能赚多少钱,最少能赚多少钱?说明了一个什么事实?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doc

    中考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提高)【考纲要求】(1)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倒数、相反数与绝对值.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了解整式、分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实数的有关概念、性质1.实数及其分类实数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分类:1实数还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分类:要点诠释: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要点诠释:实数和数轴上的点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数学中把数和形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3.相反数实数a和-a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一般地,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并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要点诠释: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的运算特征是它们的和等于零,即如果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反过来,如果a+b=0,那么a和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如果a>0,那么|a|=a;如果a<0,那么|a|=-a;如果a=0,那么|a|=0.要点诠释:从绝对值的定义可以知道,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5.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的点,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负数反而小.(3)对于实数要点诠释:常用方法:①数轴图示法;②作差法;③作商法;④平方法等.6.有理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略).(2)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2分配律a(b+c)=ab+ac.(3)运算顺序: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这六种运算中,加、减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开方是第三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首先进行第三级运算,然后进行第二级运算,最后进行第一级运算,也就是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算式里如果有括号,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如果只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运算.7.平方根如果x2=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要点诠释: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8.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要点诠释: 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可以知道,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9.近似数及有效数字近似地表示某一个量准确值的数,叫做这个量准确值的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10.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记成±a×的形式(其中n是整数,a是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10的数),称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数.考点二、二次根式、分式的相关概念、性质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0)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最简二次根式是指满足下列条件的二次根式:(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要点诠释: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分式的值不变,叫做分母有理化.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若它们的积不含二次根式,则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1)互为有理化因式;(2)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地互为有理化因式;(3)互为有理化因式;一般地互为有理化因式.3.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1)0(0)aa;(2)2(0)aaa;3(3);(4)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5)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4.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2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巩固练习.doc

    中考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不等式-x-5≤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CD2.若实数a>1,则实数M=a,N=23a,P=213a的大小关系为( )A.P>N>M B.M>N>PC.N>P>M D.M>P>N3.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A.x>0 B.x>2 C.x>-3D.-3<x<2 4.如果不等式213x+1>13ax的解集是x<53,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5 B.a=5C.a>-5 D.a=-5 5.(2015•杭州模拟)已知整数x满足是不等式组,则x的算术平方根为()A.2B.±2C.D.46.不等式组3(2)423xaxxx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 C.a>1 D.a≥1二、填空题7.若不等式ax<a的解集是x>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8.(2014春•北京校级月考)若(m﹣1)x|2m﹣1|﹣8>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9.已知3x+4≤6+2(x-2),则│x+1│的最小值等于__ ____.10.若不等式a(x-1)>x-2a+1的解集为x<-1,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 __.11.满足22x≥213x的x的值中,绝对值不大于10的所有整数之和等于______.112.有10名菜农,每个可种甲种蔬菜3亩或乙种蔬菜2亩,已知甲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5万元,乙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8万元,若要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最多只能安排_______人种甲种蔬菜.三、解答题13.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x-3≥354x.(2)解不等式组 14. 若,求的取值范围.15.(2015•东莞)某电器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两种计算器的进货价格分别为每台30元,40元,商场销售5台A型号和1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76元;销售6台A型号和3台B型号计算器,可获利润120元.(1)求商场销售A、B两种型号计算器的销售价格分别是多少元?(利润=销售价格﹣进货价格)(2)商场准备用不多于2500元的资金购进A、B两种型号计算器共70台,问最少需要购进A型号的计算器多少台?16. 如图所示,一筐橘子分给若干个儿童,如果每人分4个,则剩下9个;如果每人分6个,则最后一个儿童分得的橘子数少于3个,问共有几个儿童,分了多少个橘子?【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解不等式得x ≥-5,故选B.2.【答案】D;2【解析】方法一:取a=2,则M=2,N=43,P=53,由此知M>P>N,应选D.方法二:由a>1知a-1>0.又M-P=a-213a=13a>0,∴M>P;P-N=213a-23a=13a>0,∴P>N.∴M>P>N,应选D.3.【答案】C;【解析】不等式kx+b>0的解集 即y>0的解集,观察图象得x>-3. 4.【答案】B;【解析】化简原不等式得(2-a)x>-5,因为原不等式解集是x<53,所以2-a<0,且, 解得a>2,且a=5.5.【答案】A;【解析】解:,解①得:x>3,解②得:x<5,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5.则x=4.x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A.6.【答案】B;【解析】 解不等式组得x≥1,x<a, 因为不等式组无解,所以a≤1.二、填空题7.【答案】a<0;【解析】结果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了,故a<0.8.【答案】0;【解析】由(m1﹣)x|2m1|﹣8﹣>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得,解得m=0,故答案为:0.9.【答案】1;【解析】解不等式得x≤-2,当x=-2时,│x+1│有最小值,有最小值等于1.10.【答案】a<1;【解析】解不等式得(a-1)x>1-a, 因为不等式a(x-1)>x-2a+1的解集为x<-1,所以a-1<0,即a<1.311.【答案】-19; 【解析】解不等式得x≤8,绝对值不大于10的所有整数之和为(-9)+(-10)=-19.12.【答案】4.三、解答题13.【答案与解析】 (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投影与视图—知识讲解.doc

    投影与视图—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1.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2.通过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经历画图、识图等过程,分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提高空间想象能力;3.通过制作立体模型的学习,在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要点梳理】要点一、平行投影1.一般地,用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地面或墙壁等)上得到的影子,叫做物体的投影.只要有光线,有被光线照到的物体,就存在影子.太阳光线可看做平行的,象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由此我们可得出这样两个结论:(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如图1所示,在太阳光下,它们的影子一样长.(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如图2所示,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一样长,且影长等于物体本身的长度.2. 物高与影长的关系(1)在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可能不同.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的影子的大小在变,方向也在改变,就北半球而言,从早晨到傍晚,物体影子的指向是:西→西北→北→东北→东,影长也是由长变短再变长.(2)在同一时刻,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正比例.即:.利用上面的关系式可以计算高大物体的高度,比如旗杆的高度等.注意:利用影长计算物高时,要注意的是测量两物体在同一时刻的影长.要点诠释:1.平行投影是物体投影的一种,是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产生的.利用平行投影知识解题要分清不同时刻和同一时刻.2.物体与影子上的对应点的连线是平行的就说明是平行光线.要点二、中心投影若一束光线是从一点发出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这个点就是中心,相当于物理上学习的点光源.生活中能形成中心投影的点光源主要有手电筒、路灯、台灯、投影仪的灯光、放映机的灯光等.相应地,我们会得到两个结论:(1)等高的物体垂直地面放置时,如图1所示,在灯光下,离点光源近的物体它的影子短,离点光源远的物体它的影子长.1 (2)等长的物体平行于地面放置时,如图2所示.一般情况下,离点光源越近,影子越长;离点光源越远,影子越短,但不会比物体本身的长度还短.在中心投影的情况下,还有这样一个重要结论:点光源、物体边缘上的点以及它在影子上的对应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其中两个点,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点的位置.要点诠释:光源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方向影响物体的中心投影,光源或物体的方向改变,则该物体的影子的方向也发生变化,但光源、物体的影子始终分离在物体的两侧.要点三、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1)中心投影、平行投影都是研究物体投影的一种,只不过平行投影是在平行光线下所形成的投影,通常的平行光线有太阳光线、月光等,而中心投影是从一点发出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通常状况下,灯泡的光线、手电筒的光线等都可看成是从某一点发射出来的光线.(2)在平行投影中,同一时刻改变物体的方向和位置,其投影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中心投影中,同一灯光下,改变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其投影也跟着发生变化.在中心投影中,固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改变灯光的位置,物体投影的方向和位置也要发生变化.2.区别:(1)太阳光线是平行的,故太阳光下的影子长度都与物体高度成比例;灯光是发散的,灯光下的影子与物体高度不一定成比例.(2)同一时刻,太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总是在同一方向,而灯光下的影子可能在同一方向,也可能在不同方向.要点诠释:在解决有关投影的问题时必须先判断准确是平行投影还是中心投影,然后再根据它们的具体特点进一步解决问题.要点四、正投影 正投影的定义: 如图所示,图(1)中的投影线集中于一点,形成中心投影;图(2)(3)中,投影线互相平行,形成平行投影;图(2)中,投影线斜着照射投影面;图(3)中投影线垂直照射投影面(即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我们也称这种情形为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像图(3)这样,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1)线段的正投影分为三种情况.如图所示.2 ①线段AB平行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1B1,与线段AB的长相等;②线段AB倾斜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线段A2B2,长小于线段AB的长;③线段AB垂直于投影面P时,它的正投影是一个点.(2)平面图形正投影也分三种情况,如图所示.①当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Q时,它的正投影与这个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即正投影与这个平面图形全等;②当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Q时,平面图形的正投影与这个平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8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弧、弦、圆心角、圆周角—巩固练习(基础).doc

    弧、弦、圆心角、圆周角—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AC是⊙O的直径,弦AB∥CD,若∠BAC=32°,则∠AOD等于().A.64°B.48°C.32°D.76°2.如图,弦AB,CD相交于E点,若∠BAC=27°,∠BEC=64°,则∠AOD等于().A.37°B.74°C.54°D.64°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BOD=138°,则它的一个外角∠DCE等于().A.69°B.42°C.48°D.38°4.如图,△ABC内接于⊙O,∠A=50°,∠ABC=60°,BD是⊙O的直径,BD交AC于点E,连结DC,则∠AEB等于().A.70°B.90°C.110°D.120° (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所示,∠1,∠2,∠3的大小关系是().A.∠1>∠2>∠3 B.∠3>∠1>∠2C.∠2>∠1>∠3 D.∠3>∠2>∠16.(2015•酒泉)△ABC为⊙O的内接三角形,若∠AOC=160°,则∠ABC的度数是() A.80°B.160°C.100°D.80°或100°二、填空题7.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及它们所对的两条弧、两条弦中如果有一组量相等,那么__________.8.(2015•镇江一模)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的度数之比为3:5:6,则∠D= .9.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H,BD∥OC,则∠B的度数是 .10.如图,△ABC内接于⊙O,AB=BC,∠BAC=30°,AD为⊙O的直径,AD=2,则BD= 11.如图,已知⊙O的直径MN=10,正方形ABCD四个顶点分别在半径OM、OP和⊙O上,1BAOCDH(第9题图)ODABC(第10题图)且∠POM=45°,则AB= .(第12题图)12.如图,已知A、B、C、D、E均在⊙O上,且AC为直径,则∠A+∠B+∠C=________度. 三、解答题13. 如图所示,AB,AC是⊙O的弦,AD⊥BC于D,交⊙O于F,AE为⊙O的直径,试问两弦BE与CF的大小有何关系,说明理由.14.(2015•嵊州市一模)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D是半圆O上的两点,且OD∥BC,OD与AC交于点E.(1)若∠D=70°,求∠CAD的度数;(2)若AC=8,DE=2,求AB的长.15.如图,⊙O中,直径AB=15cm,有一条长为9cm的动弦CD在上滑动(点C与A,点D与B不重合),CF⊥CD交AB于F,DE⊥CD交AB于E.(1)求证:AE=BF;(2)在动弦CD滑动的过程中,四边形CDEF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给出证明并求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 2【解析】∵弦AB∥CD,∠BAC=32°,∴∠C=∠A=32°,∠AOD=2∠C=64°. 2.【答案】B;【解析】 ∠ACD=64°-27°=37°,∠AOD=2∠ACD=74°.3.【答案】A;【解析】 ∠BAD=12∠BOD=69°,由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得∠DCE=∠BAD=69°. 4.【答案】C;【解析】因为∠A=50°,∠ABC=60°,BD是⊙O的直径,所以∠D=∠A=50°,∠DBC=40°, ∠ABD=60°-40°=20°,∠ACD=∠ABD=20°,∠AED=∠ACD+∠D=20°+50°=70°, ∠AEB=180°-70°=110°.5.【答案】D; 【解析】圆内角大于圆周角大于圆外角.6.【答案】D;【解析】如图,∵∠AOC=160°,∴∠ABC=∠AOC=×160°=80°,∵∠ABC+∠AB′C=180°,∴∠AB′C=180°﹣∠ABC=180°﹣80°=100°.∴∠ABC的度数是:80°或100°.故选D.二、填空题7.【答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也分别相等;8.【答案】80°;【解析】设每一份是x.则∠A=3x,∠B=5x,∠C=6x.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得∠A+∠C=18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十字相乘法及分组分解法(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6秋·惠民县期末)如果多项式能因式分解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6B.=1 C.=-2 D.=32. 若,且,则的值为().A.5 B.-6C.-5D.63. 将因式分解的结果是().A.B.C. D. 4.(滨湖区校级期中)把多项式1+a+b+ab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A.(a1﹣)(b1﹣)B.(a+1)(b+1)C.(a+1)(b1﹣)D.(a1﹣)(b+1)5. 对运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分组正确的是( )A.  B.C.  D. 6.如果有一个因式为,那么的值是( )A. -9  B.9  C.-1  D.1二.填空题7.(2016•黄冈模拟)分解因式: .8. 分解因式:=.9.分解因式的结果是__________.10. 如果代数式有一因式,则的值为_________.11.若有因式,则另外的因式是_________.12. 分解因式:(1);(2)三.解答题13. 已知,, 求的值.14. 分解下列因式:1(1)(2)(3)(4)15.(2015•巴南区一模)先阅读下列材料:我们已经学过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和运用公式法,其实分解因式的方法还有分组分解法、拆项法、十字相乘法等等.(1)分组分解法:将一个多项式适当分组后,可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如:ax+by+bx+ay=(ax+bx)+(ay+by)=x(a+b)+y(a+b)=(a+b)(x+y) 2xy+y2﹣1+x2=x2+2xy+y2﹣1=(x+y)2﹣1=(x+y+1)(x+y﹣1)(2)拆项法:将一个多项式的某一项拆成两项后,可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如:x2+2x﹣3=x2+2x+1﹣4=(x+1)2﹣22=(x+1+2)(x+1﹣2)=(x+3)(x﹣1)请你仿照以上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a2﹣b2+a﹣b;(2)分解因式:x2﹣6x﹣7;(3)分解因式:a2+4ab﹣5b2.【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 【解析】,∴,解得.2. 【答案】B; 【解析】,由,所以.3. 【答案】C; 【解析】把看成一个整体,分解.4. 【答案】B;2 【解析】解:1+a+b+ab=(1+a)+b(1+a)=(1+a)(1+b).故选:B.5. 【答案】B;【解析】A各组经过提取公因式后,组与组之间无公因式可提取,所以分组不合理.B第一组可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得,与第二组有公因式可提取,所以分组合理,C与D各组均无公因式,也不符合公式,所以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分组不合理.6.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当时,代数式为零,解得.二.填空题7. 【答案】.【解析】解:===.8. 【答案】; 【解析】原式 9. 【答案】; 【解析】原式.10.【答案】16; 【解析】由题意当时,代数式等于0,解得.11.【答案】; 【解析】.12.【答案】;; 【解析】;3.三.解答题13.【解析】解:由,解得 所以,原式.14.【解析】解:(1)原式;(2)原式;(3)原式;(4)4322222626232aaaaaaaaa.15.【解析】解:(1)原式=(a+b)(a﹣b)+(a﹣b)=(a﹣b)(a+b+1);(2)原式= x2﹣6x+9-16=(x-3)2﹣16=(x-3+4)(x-3-4)=(x+1)(x﹣7);(3)原式= a2+4ab﹣5b2= a2+4ab+4b2﹣9b2= (a+2b)2﹣9b2=(a +2b﹣3b)(a+2b +3b)=(a﹣b)(a+5b).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意义-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4•甘肃模拟)下列语句正确的()个(1)带﹣号的数是负数;(2)如果a为正数,则﹣a一定是负数;(3)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4)0℃表示没有温度.A.0 B. 1 C.2 D.32.关于数0,以下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0是整数  B.0是偶数 C.0是正整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如果规定前进、收入、盈利、公元后为正,那么下列各语句中错误的是 (  ) A.前进-18米的意义是后退18米 B.收入-4万元的意义是减少4万元 C.盈利的相反意义是亏损 D.公元-300年的意义是公元后300年 4.一辆汽车从甲站出发向东行驶50千米,然后再向西行驶20千米,此时汽车的位置是 () A.甲站的东边70千米处 B.甲站的西边20千米处 C.甲站的东边30千米处 D.甲站的西边30千米处5.在有理数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身高增长cm2.1和体重减轻kg2.1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B.有最大的数C.没有最小的数,也没有最大的数D.以上答案都不对6.下列各数是正整数的是()A.-1B.2C.0.5D.二、填空题1.(2014秋•朝阳区期末)如果用+4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米,那么低于海平面5米可记作.2.在数中,非负数是______________;非正数是 __________.3.把公元2008年记作+2008,那么-2008年表示 .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有理数是.5.(2016春•温州校级期中)如果向东行驶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行驶20米,记作 _________米.6.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有理数是 .7.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正数的有理数是 .18.一种零件的长度在图纸上是(03.002.010)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毫米,最小不小于 毫米.三、解答题1.说出下列语句的实际意义.(1)输出-12t (2)运进-5t(3)浪费-14元 (4)上升-2m (5)向南走-7m2.(2014秋•晋江市期末)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请把下列6个数填入这两个圈中合适的位置.﹣28%,,﹣2014,3.14,﹣(+5),﹣0.3.(2015秋•赣州校级期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小明家买了一辆小轿车,他连续记录了7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以50km为标准,多于50km的记为+,不足50km的记为﹣,刚好50km的记为0,记录数据如下表: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路程(km)﹣8﹣11﹣140﹣16+41+8(1)请你估计小明家的小轿车一月(按30天计)要行驶多少千米?(2)若每行驶100km需用汽油8L,汽油每升7.14元,试求小明家一年(按12个月计)的汽油费用是多少元? 4.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接着写出后面的两个数,你能说出第2011个数是什么吗?(1)1,-2,3,-4,5,-6,7,-8, , , , (2)-1,21,-31,41,51,61,71, , ,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   【解析】(1)带﹣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如﹣(﹣2),错误;(2)如果a为正数,则﹣a一定是负数,正确;(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此表述错误;(4)0℃表示没有温度,错误.综上,正确的有(2),共一个.22.【答案】C【解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整数,是偶数,是自然数.3. 【答案】D 【解析】D错误,公元-300年的意义应该是公元前300年.4. 【答案】 C【解析】画个图形有利于问题分析,向东50千米然后再向西20千米后显然此时汽车在甲站的东边30千米处.5.【答案】C【解析】A错误,因为身高与体重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B错误,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数;C对.6. 【答案】B 二、填空题1.【答案】﹣5米2.【答案】0.5,100,0,112 ;122,0,-45【解析】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答案】公元前2008年【解析】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答案】0【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A.直线B.射线C.线段D.折线2.下列各图中直线的表示法正确的是().3.点P在线段EF上,现有四个等式①PE=PF;②PE=12EF;③12EF=PE;④2PE=EF;其中能表示点P是EF中点的有( ) A.4个B.3个 C.2个D.1个4.如图中分别有直线、射线、线段,能相交的是().5.(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如图,点A、B、C顺次在直线l上,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若想求出MN的长度,那么只需条件() A.AB=12B.BC=4C.AM=5D.CN=26.(2016•宜昌)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A.垂线段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二、填空题7. (2016春•威海期中)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平面内不同的六个点最多可确定   条直线.8.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19. 如图所示,数一数,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________条射线,________条直线,其中以B为端点的线段是________;经过点D的直线是________,可以表示出来的射线有________条.10.如图所示,(1)AC=BC+ ;(2)CD=AD-;(3)CD=-BC;(4)AB+BC= -CD.11. 如图所示,直线_______和直线______相交于点P;直线AB和直线EF相交于点______;点R是直线________和直线________的交点.12.如图,若CB=4cm,DB=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cm.三、解答题13.根据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直线L经过A、B、C三点,点C在点A与点B之间;(2)两条直线m与n相交于点P;(3)线段a、b相交于点O,与线段c分别交于点P、Q.14.如图,已知AB=2cm,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2AB,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用刻度尺画出图形,并求线段BD的长度.15.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线段AC=6,BC=4,求线段MN的长度;(2)若AB=a,求线段MN的长度;(3)若将(1)小题中点C在线段AB上改为点C在直线AB上,(1)小题的结果会有变化吗?求出MN的长度.【答案与解析】2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手电筒本身看作射线的端点,射出的光线看作向前方无限延伸.2.【答案】C【解析】要牢记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3.【答案】A【解析】点P是线段AB的中点,表示方法不唯一.4.【答案】B5.【答案】A.【解析】根据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可知:,∴只要已知AB即可.6.【答案】D;【解析】解:∵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线段AB的长小于点A绕点C到B的长度,∴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D.二、填空题7. 【答案】15; 【解析】解:平面内不同的六个点最多可确定 6(61)215条直线.故答案为:15.8. 【答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9. 【答案】6 ,18, 4,线段AB、线段BC、线段BD;直线AD、直线BD、直线CD,10【解析】注意利用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法进行区别.10.【答案】AB, AC,BD,AD11.【答案】AB,CD,O,CD,EF12.【答案】6.三、解答题13.【解析】 解:(1) (2)3(3)14.【解析】解:如图:,由BC=2AB,AB=2cm,得BC=4cm,由线段的和差,得AC=AB+BC=2+4=6cm,由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得AD=AC=×6=3cm.由线段的和差,得BD=AD﹣AB=3﹣2=1cm.15. 【解析】解:(1)∵AC=6,BC=4,∴AB=6+4=10又∵点M是AC的中点,点N是BC的中点,∴MC=AM=AC,CN=BN=BC,∴MN=MC+CN=AC+BC=(AC+BC)=AB=5(cm).(2)由(1)中已知AB=10cm求出MN=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400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

    南京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题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认真阅读下列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1. We are going to celeb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________ July1st, 2021.A. inB. onC. atD. of【答案】B【解析】【详解】句意:我们将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考查介词辨析。in后加早中晚、季节、月份、年份等;on后加星期、日期;at后加时刻;of……的。根据July 1st, 2021可知,此处指具体的某一天,应用on。故选B。2. —Millie, ________ are you reading?—Camel Xiangzi, by the famous Chinese writer, Lao She.A. whoB. howC. whereD. what【答案】D【解析】——【详解】句意:Millie——,你正在读什么?《骆驼祥子》,中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考查特殊疑问句。who谁;how怎样;where哪里;what什么。根据答语Camel Xiangzi可知,是询问读的什么,故选D。3. Amy hid under ________ desk in a hurry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A. sheB. herC. hersD. herself【答案】B【解析】【详解】句意:地震发生时,艾米匆忙地躲在她的桌子下面。考查代词辨析。she她,主格;her她,宾格/她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hers她的,名词性物主代词;herself反身代词。根据Amy hid under…desk in a hurry可知,空格后面有名词,需要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故选B。4. I would be interested to see the pandas in the Wolong Panda Reserve, because it allows people ________ closer to them.A. getB. to getC. gettingD. got【答案】B【解析】【详解】句意:我很想去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看看大熊猫,因为它能让人们更接近它们。考查非谓语。此处是结构allow sb to do sth允许某人做某事,空格处用不定式作宾补,故选B。5. Jogging is ________ than many sports—to start, just get some comfortable sports clothes and good running shoes.A. cheapB. cheaperC. cheapestD. the cheapest【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句意:慢跑比许多运动都便宜——刚开始的时候,只需要一些舒适的运动服和好的跑鞋。考查形容词比较级。cheap形容词原级;cheaper形容词比较级形式;cheapest形容词最高级形式;the cheapest形容词最高级。根据空后than的提示可知,空处应用比较级形式。故选B。6. I saw Julia in April and I ________ her since then.A. dont seeB. didnt seeC. wont seeD. havent seen【答案】D【解析】【详解】句意:我四月份见过朱莉娅,从那以后就再没见过她。考查动词时态。根据since then可知,时态为现在完成时,结构为have/has done,主语为I,助动词用have,此处表示否定用havent。故选D。7. You need to practise speaking every day ________ you hope to improve your spoken English.A. if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24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数学中考试题(解析版).doc

    湖北省十堰市2021年数学中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格子内.1. 的相反数是()A. B. 2C. D. 【答案】D【解析】【详解】因为-+=0,所以-的相反数是.故选D.2. 如图,直线,则()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上述基本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 由5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俯视图为()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俯视图,可得答案.【详解】解:该几何体从上向下看,其俯视图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上面看得到的视图是俯视图.4.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乘、积的乘方、乘法公式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该项计算错误;B.,该项计算正确;C.,该项计算错误;D.,该项计算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整式乘法,掌握同底数幂相乘、积的乘方、乘法公式是解题的关键.5. 某校男子足球队的年龄分布如下表年龄131415161718人数268321则这些队员年龄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 8,15B. 8,14C. 15,14D. 15,15【答案】D【解析】【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详解】解:根据图表数据,同一年龄人数最多的是15岁,共8人,所以众数是15岁;22名队员中,按照年龄从小到大排列,第11名队员与第12名队员的年龄都是15岁,所以,中位数是(15+15)÷2=15岁.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一组数据的众数可能有不止一个,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中位数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数.6. 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400台机器所需时间比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少1天,设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设现在每天生产x台,则原来可生产(x−50)台.根据现在生产4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少1天,列出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现在每天生产x台,则原来可生产(x−50)台.依题意得:.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列分式方程应用,利用本题中现在生产400台机器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的时间少1天这一个条件,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关键.7. 如图,小明利用一个锐角是的三角板测量操场旗杆的高度,已知他与旗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为,为(即小明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那么旗杆的高度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根据题意得出AD的长,在Rt△AED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ED的长,由CE=CD+DE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B⊥BC,DE⊥BC,AD∥BC,∴四边形ABCD是矩形,∵BC=15m,AB=1.5m,∴AD=BC=15m,DC=AB=1.5m,在Rt△AED中,∵∠EAD=30°,AD=15m,∴ED=AD•tan30°=15×=5,∴CE=CD+DE=.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熟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8. 如图,内接于是的直径,若,则( )A. B. C. 3D. 4【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过点O作OF⊥BC于F,由垂径定理可得BF=CF=BC,然后由∠BAC=120°,AB=AC,利用等边对等角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C与∠BAC的度数,由BD为⊙O的直径,即可求得∠BAD与∠D的度数,又由AD=3,即可求得BD的长,继而求得BC的长.【详解】解:过点O作OF⊥BC于F,∴BF=CF=BC,∵AB=AC,∠BAC=120°,∴∠C=∠ABC=(180°−∠BAC)÷2=30°,∵∠C与∠D是同弧所对的圆周角,∴∠D=∠C=30°,∵BD为⊙O的直径,∴∠BAD=90°,∴∠ABD=60°,∴∠OBC=∠ABD−∠ABC=30°,∵AD=3,∴BD=AD÷cos30°=3÷=2,∴OB=BD=,∴BF=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27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

    泰安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仔细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并务必按照相关要求作答。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25分)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5分)1.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份建议是开启_______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清晰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新蓝图。(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 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_____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A. 60B. 70C. 75D. 903. 2021年4月24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______号,该火星车已于5月22日到达火星表面,并开始巡视探测。( )A. 天问B. 祝融C. 北斗D. 嫦娥4.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获得者_______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颁授勋章奖章。( )A. 袁隆平B. 李兰娟C. 屠呦呦D. 钟南山5.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__________。()A. 18周岁B. 16周岁C. 14周岁D. 12周岁6. 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连续发生20多次地震,其中最大一次震级为6.4级。截止到5月22日15 时,全州已造成3人死亡,32人受伤。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掌握必要的自救常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①在家中可以选择坚固的桌下、床下或墙角处等地方避险②高层住户应选择乘电梯的方式迅速撤离③躲避时要避开吊灯、吊扇等悬挂物,并用被褥、枕头等护住头部④室外遇到地震时,要立即跑进建筑物或者高楼下、桥下等地方避险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7. 夏季来临,雷雨天气进入多发期。在遇到雷雨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户外可以到茂密的大树下避雨B. 站在户外的高处接打手机C. 切断电视机的电源,并拔掉电源插头D. 撑着金属杆的雨伞在雨中奔跑8. 近年来,每到夏令时节,尤其是到了暑假期间,溺水事件会时有发生。为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绝不到不知水情和没有安全保障措施的水域去游泳②在河边、池塘边嬉戏,追逐打闹③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就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④发现有人落水时,不可贸然下水施救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9. 2020年12月2日是第九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骑自行车时要安全文明出行,我们应该做到( )①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按照信号灯的指示行驶②过马路时既要看信号灯,也要看清是否有过往车辆③为愉悦身心,藏上耳机边骑车边听音乐④上下学路上骑车时,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10. 2021年1月20日,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不做校园暴力的制造者,我们中学生应该( )①自觉增强道德、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生命②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发泄自己的情绪③做事考虑后果,做到三思而后行④慎交友,不结交不良少年,不沾染不良习气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1.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本次修订将原来的四大保护发展为六大保护,增加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完善了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②我国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③有了法律的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就能健康成长④六大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9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时应注意的问题(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应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所得商的项数与这个多项式的项数相同,不要漏项;(2)要熟练地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必须掌握它的基础运算,幂的运算性质是整式乘除法的基础,只有抓住关键的一步,才能准确地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3)符号仍是运算中的重要问题,用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单项式时,要注意每一项的符号和单项式的符号。例1计算:(1);(2)。思路启迪:此题应先利用法则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进而求出最后结果。其中第(2)小题中应将多项式看成一个单项式来计算。规范解法(1)原式 ;(2)原式 。例2计算:(1);(2)。规范解法(1)原式;(2)原式 。点评:第(1)题不能先用去除各项,应先对括号内进行化简。第(2)题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例3 (1)已知一个多项式与单项式的积为,求这个多项式;(2)已知一个多项式除以多项式所得的商式是,余式是,求这个多项式。思路启迪:利用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求解。规范解法(1)根据题意,所求多项式为。(2)根据题意,所求多项式为:注 此题求解的根据是被除式=除式×商式+余式。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2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冲刺:观察、归纳型问题--知识讲解(提高).doc

    中考冲刺:观察、归纳型问题—知识讲解(提高)【中考展望】主要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以解答题为主.归纳猜想型问题在中考中越来越被命题者所注重.这类题要求根据题目中的图形或者数字,分析归纳,直观地发现共同特征,或者发展变化的趋势,据此去预测估计它的规律或者其他相关结论,使带有猜想性质的推断尽可能与现实情况相吻合,必要时可以进行验证或者证明,以此体现出猜想的实际意义.【方法点拨】观察、归纳猜想型问题对考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要求较高,经常以填空等形式出现,解题时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数字或图形信息中,寻找其共同之处,这个存在于个例中的共性,就是规律.其中蕴含着特殊——一般——特殊的常用模式,体现了总结归纳的数学思想,这也正是人类认识新生事物的一般过程.相对而言,猜想结论型问题的难度较大些,具体题目往往是直观猜想与科学论证、具体应用的结合,解题的方法也更为灵活多样:计算、验证、类比、比较、测量、绘图、移动等等,都能用到.考查知识分为两类:①是数字或字母规律探索型问题;②是几何图形中规律探索型问题.1.数式归纳题型特点: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不等式,然后观察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归纳出用某一字母表示的能揭示其规律的代数式或按某些规律写出后面某一项的数或式子.解题策略:一般是先写出数或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2.图形变化归纳题型特点:观察给定图形的摆放特点或变化规律,归纳出下一个图形的摆放特点或变化规律,或者能用某一字母的代数式揭示出图形变化的个数、面积、周长等规律特点.解题策略: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得出图形个数、面积、周长等的通项,再分别取n=1,2,3…代入验证,都符合时即为正确结论.由于猜想归纳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也是人们探索发现新知的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逐步成为中考的持续热点.【典型例题】类型一、数式归纳1.数学王子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和思考.在他读小学时就能在课堂上快速地计算出1+2+3+…+98+99+100=5050,今天我们可以将高斯的做法归纳如下:令 S=1+2+3+…+98+99+100 ①S=100+99+98+…+3+2+1②①+②:有2S=(1+100)×100解得:S=5050请类比以上做法,回答下列问题:若n为正整数,3+5+7+…+(2n+1)=168,则n=.【思路点拨】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即可.【答案与解析】解:设S=3+5+7+…+(2n+1)=168①,则S=(2n+1)+…+7+5+3=168②,1①+②得,2S=n(2n+1+3)=2×168,整理得,n2+2n-168=0,解得n1=12,n2=-14(舍去).故答案为:1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读懂题目提供的信息,表示出这列数据的和并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它是自然数 的平方,第8行共有 个数;(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 ,最后一个数是,第n行共有个数;(3)求第n行各数之和.【答案】(1)64, 8, 15;(2)n2-2n+2, n2, 2n-1;(3)322331nnn.类型二、图形变化归纳2.课题:两个重叠的正多边形,其中的一个绕着某一顶点旋转所形成的有关问题.实验与论证设旋转角∠A1A0B1=α(α<∠A1A0A2),3,4,5,6所表示的角如图所示.2(1)用含α的式子表示角的度数: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2)如上图①~图④中,连结A0H时,在不添加其他辅助线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与直线A0H垂直且被它平分的线段?若存在,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图给出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归纳与猜想设正n边形A0A1A2…1nA与正n边形A0B1B2…1nB重合(其中,A1与B1重合),现将正n边形A0B1B2…1nB绕顶点A0逆时针旋转1800n°.(3)设n与上述3,4,…的意义—样,请直接写出n的度数;(4)试猜想在正n边形的情形下,是否存在与直线A0H垂直且被它平分的线段?若存在,请将这条线段用相应的顶点字母表示出来(不要求证明);若不存在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9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知识讲解(提高).doc

    弧长和扇形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公式,探索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和扇形面积 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2.了解圆锥母线的概念,理解圆锥侧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圆锥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3. 能准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要点梳理】要点一、弧长公式半径为R的圆中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圆的周长)公式:n°的圆心角所对的圆的弧长公式:(弧是圆的一部分)要点诠释:(1)对于弧长公式,关键是要理解1°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圆周长的,即;(2)公式中的n表示1°圆心角的倍数,故n和180都不带单位,R为弧所在圆的半径;(3)弧长公式所涉及的三个量:弧长、圆心角度数、弧所在圆的半径,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要点二、扇形面积公式1.扇形的定义 由组成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圆心角所对的弧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2.扇形面积公式 半径为R的圆中360°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圆面积)公式:n°的圆心角所对的扇形面积公式:要点诠释:(1)对于扇形面积公式,关键要理解圆心角是1°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即;(2)在扇形面积公式中,涉及三个量:扇形面积S、扇形半径R、扇形的圆心角,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3)扇形面积公式,可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点类似,可类比记忆;(4)扇形两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要点三、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圆锥的母线长为,底面半径为r,侧面展开图中的扇形圆心角为n°,则圆锥的侧面积,圆锥的全面积.1要点诠释:扇形的半径就是圆锥的母线,扇形的弧长就是圆锥底面圆的周长.因此,要求圆锥的侧面积就是求展开图扇形面积,全面积是由侧面积和底面圆的面积组成的.【典型例题】类型一、弧长和扇形的有关计算1. 如图所示,一纸扇完全打开后,外侧两竹条AB、AC的夹角为120°,BC的长为20πcm,那么AB的长是多少?【答案与解析】 ∵180nRl,∴12020180R. 解得R=30 cm. 答:AB的长为30cm.【总结升华】由弧长公式180nRl知,已知l、n,可求R.举一反三:359387 弧长 扇形 圆柱 圆锥经典例题5-6【变式】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相邻边长分别为10和16的矩形,则该圆柱的底面圆半径是.【答案】由圆柱的侧面展示图知:2πr=10或2πr=16,解得58.r或2.如图所示,矩形ABCD中,AB=1,AD=3,以BC的中点E为圆心的MPN与AD相切于点P,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答案与解析】2 ∵BC=AD=3,∴32BE. 连接PE,∵AD切⊙E于P点,∴PE⊥AD. ∵∠A=∠B=90°. ∴四边形ABEP为矩形, ∴PE=AB=1. 在Rt△BEM中,33212BEME,∠BEM=30°.同理∠CEN=30°,∴∠MEN=180°-30°×2=120°.∴2212013603603nRS扇形.【总结升华】由MPN与AD相切,易求得扇形MEN的半径,只要求出圆心角∠MEN就可以利用扇形面积公式求得扇形MEN的面积.举一反三:359387 弧长 扇形 圆柱 圆锥经典例题5-6【变式】若圆锥经过轴的截面是一个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积与底面积之比是().A.3:2 B.3:1C.5:3 D.2:1【答案】D;【解析】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S底=πr2,S侧=•2r•2πr=2πr2,∴S侧:S底=2πr2:πr2=2:1.类型二、圆锥面积的计算3.如图(1),从一个直径是2的圆形铁皮中剪下一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1)求这个扇形的面积(结果保留).(2)在剩下的三块余料中,能否从第③块余料中剪出一个圆作为底面与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请说明理由. (3)当⊙O的半径(0)RR为任意值时,(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1)连接BC,如图(2),由勾股定理求得:3图(1) ABCO①②③ABCO①②③EF2ABAC 213602nRS (2)连接AO并延长,与弧BC和O交于EF,,22EFAFAE 弧BC的长:21802nRl ,图(2)222r圆锥的底面直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分式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春•无锡期末)下列各式:(﹣m)2,,,x2+y2,5,,中,分式有() A. 1个B. 2个C.3个D.4个2.(2016•玄武区二模)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2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为原来的4倍B.扩大为原来的2倍C.不变D.缩小为原来的倍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B.C.D.4.式子的值为0,那么的值是()A.2B.-2C.±2D.不存在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B.C.D.6.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A.B.C.D.7.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时,方程两边应同乘().A.B.C.D.8.方程的解是()A.0B.2C.3D.无解二.填空题9.______,______.110.当______时,分式有意义.11.当______时,分式的值为正.12.=______.13.(2016•包头二模)计算:.14.写出下列分式中的未知的分子或分母:(1);(2);(3).15.分式方程若要化为整式方程,在方程两边同乘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16.方程的解是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2).18.已知,求.19. 已知,求的值.20.(2015•济南)济南与北京两地相距480km,乘坐高铁列车比乘坐普通快车能提前4h到达,已知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普通快车的3倍,求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解:(﹣m)2,,x2+y2,5,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它们是整式,而不是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选B.2. 【答案】B; 【解析】.3. 【答案】A;2 【解析】.4. 【答案】B;【解析】由题意且,解得.5. 【答案】D; 【解析】.6. 【答案】D;7. 【答案】D; 【解析】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8. 【答案】D; 【解析】解分式方程得,经检验,为原方程的增根.二.填空题9. 【答案】; 【解析】.10.【答案】;11.【答案】; 【解析】要使分式的值为正,需,解得.12.【答案】; 【解析】.13.【答案】; 【解析】解:原式= .14.【答案】(1)(2)(3)15.【答案】;16.【答案】;3 【解析】去分母得,,化简得:,经检验,是原方程的根.三.解答题17.【解析】解:(1).(2)原式.18.【解析】解:原式 .当时,原式.19.【解析】解: 设,则,,.所以.20.【解析】解:设普通快车的速度为xkm/时,由题意得:﹣=4,解得:x=80,经检验:x=8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3x=3×80=240,答:高铁列车的平均行驶速度是240km/时.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二)--加减法(基础)知识讲解.doc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二)加减法(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掌握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2. 能熟练、正确、灵活掌握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会对一些特殊的方程组进行特殊的求解.【要点梳理】要点一、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要点诠释: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互为相反数,又不相等,那么就用适当的数乘方程的两边,使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或相等;(2)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将这个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并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要点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一般思路)是消元,消元的方法有两种: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通过适当练习做到巧妙选择,快速消元.【典型例题】类型一、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直接加减:(2016•江宁区二模)已知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的值为   .【思路点拨】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确定出的值.【答案】3.【解析】解:把代入,得,①+②得:【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先变系数后加减:【思路点拨】注意到方程组中x的系数成2倍关系,可将方程①的两边同乘2,使两个方程中x的系数相等,然后再相减消元.【答案与解析】解:②-①×2,得13y=65.解得y=5.1将y=5代入①,得2x-5×5=-21,解得x=2.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如果两个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不相等,但某一未知数的系数成整数倍,可将一个方程的系数进行变化,使这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举一反三:【变式】(2015•河北模拟)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x﹣y=a,求该方程组的解.【答案】解:,②×2﹣①得,y=a﹣,把y=a﹣代入②得,x=a﹣,则a﹣﹣(a﹣)=a,解得,a=5方程组的解为:.3.建立新方程组后巧加减:解方程组【思路点拨】注意到两个方程中两个未知数的系数的和相等、差互为相反数,所以可将两个方程分别相加、相减,从而得到一个较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答案与解析】解:①+②,得7x+7y=7,整理得x+y=1.③②-①,得3x-3y=-15,整理得x-y=-5.④解由③、④组成的方程组得原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解方程组时,我们应根据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的特点,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把原方程组转化为更简单的方程组来解.24.先化简再加减:解方程组【思路点拨】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或小数,一般要先化成整数后再消元.【答案与解析】解:①×10,②×6,得③×3-④,得11y=33,解得y=3.将y=3代入③,解得x=4.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式比较复杂时,通常是先通过变形(如去分母、去括号等),将它化为形式简单的方程组,再消元求解.类型二、用适当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5. (1) (2)【思路点拨】观察方程特点选择方法:(1)代入消元法;(2)先化简再加减或代入消元法.【答案与解析】解:(1)由①得③将③代入②得解得:将代入③得∴原方程组的解为:.(2)原方程组可化为:①+②,得,即 ③将③代入①得,代入③得 3∴原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方程组的解法不唯一,只是有的计算简便,有的繁琐.举一反三:【变式】用两种方法解方程组【答案】解:法Ⅰ:由(1):2y=9-x将其整体代入(2):3x-(9-x)=-1解得x=2∴2y=9-x=7∴原方程组的解为:法Ⅱ:(1)+(2):4x=8,x=2,代入(1):2+2y=9,2y=7,.∴原方程组的解为:.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99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