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开卷)一、选择题1. 岁月如歌,青春正好。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铺好青春底色,有利于()①培养高尚情操,坚定人生方向 ②形成独特个性,追求与众不同③引领价值判断,明辨是非善恶 ④养护自身精神,体会成长快乐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人有过失,已必知之;已有过失,岂不自知启示我们()A. 人生都是十全十美的B. 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C. 每个人的过失都相同D. 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3. 2021年1月15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 ()①保护学生的视力②减轻学校管理负担 ③让学生专心学习④杜绝学生抄袭答案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下列行为符合这要求的有()①小文和爸妈经常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②小明借口学习时间紧从不愿分担家务③小佳给下班回家的爸爸递上一杯热茶④小峰积极主动与妈妈沟通以消除隔阂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 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值得提倡的是()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 友谊的天空,承载着我们几多欢乐、几多幸福,兴许还有困扰和烦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需正确对待B. 朋友违反了校规校纪,与他划清界限C. 好朋友之间要坦诚相待,不能有保留D. 在交往中发生冲突,将过错推给对方7.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专章,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 实施这部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就能健康成长B.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都会受到行政处罚C. 加强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保护,符合平等原则D. 强化主体责任,解决了社会关注的涉未成年人侵害问题8. 参与集体生活对个人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作用的是()A. 参与集体生活使集体更有力量B. 在集体中能表现个人英雄主义C. 集体生活可以培养小团体主义D. 在集体中能涵养品格发展个性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诚信需要你我参与。下列属于践行诚信的有()①小芳按照约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②小亮对好友承诺考试时给他传递答案③小林在成长档案中如实填写自我评定 ④某企业撤回质量不合格产品重新包装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0. 安徽薛家洼地处长江岸边,经过搬迁拆迁、种草植树、修改江岸等系统整改,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我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是()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②开发利用自然须遵循自然规律③我国生态环境已经彻底改善 ④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1.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省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第一批)的决定》要求,自贸试验区各片区要及时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配套制定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提高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这体现了政府要坚持()A. 依法监察B. 依法执政C. 公正司法D. 依法行政12. 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④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③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3. 【关注睡眠健康成长】 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一涉及的政府举措,关注到未成年人守护生命哪一方面的要求?(2)结合漫画一,对漫画二中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评析。14. 【讲好革命故事汲取前行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到成立的过程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革命领袖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作出的历史贡献,也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作出的流血牺牲……这些革命先驱历经艰辛O索,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1)跨越历史长河,致敬革命先驱。我们能从这些革命先驱身上汲取哪些精神力量?(2)请写出两位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革命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要求:人物及其事迹必须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5
348人已阅读
(5星级)
一、选择题1.在1、2、3三个数中任意取一个数,这个数是3的概率是()A.B.C.1D.02.一个布袋里装有4个黑球、3个白球和3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其它都相同。从中任意摸一球,它的概率为的球是()A.白球B.红球 C.白球或红球D.黑球3.如图,这是一张有黑白两色的地毯,一只蚂蚁在地毯上爬,假设蚂蚁可以自由地在地毯上爬,则蚂蚁爬到黑色地毯的概率与白色地毯的概率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B.C.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4.袋里只有红球和白球,其中有3个白球,若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则红球有 个。5.有大小、形状、颜色完全相同的5个乒乓球,每个球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中的一个,将这5个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搅匀,如果不放回的从中随机连续抽取两个,则这两个球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是.6.下列图形中:①四边形,②三角形,③正方形,④梯形,⑤平行四边形,⑥圆,从中任取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为 .三、解答题7.从下面的6张牌中,任意抽取两张。求其点数和是偶数的概率。8.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球共50个,林林做摸球实验,他将盒子里面的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盒子中,不断重复上述过程,下表是实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摸球的次数10020030050080010003000摸到白球的次数641221773014705921802摸到白球的频率0.630.610.5900.6020.5880.5920.601(1)请估计:当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 .(精确到0.1)(3分)(2)假如你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3分)(3)试估算盒子里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4分)3.3可能性和概率一、选择题1.A2.C3.B二、填空题4.95.60%6.三、解答题7.解:6张中任取两张有5+4+3+2+1=15(种)情况。两数之和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其中一奇一偶之和为奇数,4+5、4+9、5+6、5+8、5+10、9+10共6种,所以其点数和是奇数的概率为,因此其点数和是偶数的概率是。8.(1)0.6;(2)0.6;(3)30白球,20只黑球。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2
348人已阅读
(5星级)
1.8 完全平方公式【课内四基达标】1.填空题(1)a2-4ab+( )=(a-2b)2 (2)(a+ b)2-( )=(a-b)2(3)(-2)2=-x+ (4)(3x+2y)2-(3x-2y)2= (5)(3a2-2a+1)(3a2+2a+1)= (6)()-24a2c2+()=( -4c2)22.选择题(1)下列等式能成立的是().A. (a-b) 2=a2-ab+b2B.(a+3b)2=a2+9b2C. (a+ b) 2=a2+2ab+b2 D.(x+9)(x-9)=x2-9(2)(a+3b)2-(3a+b)2计算的结果是().A. 8(a-b)2B.8(a+ b)2C.8b2-8a2D.8a2-8b2(3)在括号内选入适当的代数式使等式(5x-y)· ()=25x2-5xy+y2成立.A.5x-yB.5x+yC.-5x+y D.-5x-y(4)(5x2-4y2)(-5x2+4y2)运算的结果是().A.-25x4-16y4B.-25x4+40x2y2-16y2C.25x4-16y4D.25x4-40x2y2+16y2(5)如果x2+kx+8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A.9B.-9 C.9或-9 D.18或-18(6)边长为m的正方形边长减少n(m>n)以后,所得较小正方形的面积比原正方形面积减少了( )A.n2 B.2mnC.2mn-n2 D.2mn+n23.化简或计算(1)(3y+2x)2 (2)-(-x3n+2-x2+n)2 (3)(3a+2b)2-(3a-2b)2 (4)(x2+x+6)(x2-x+6)(5)(a+b+c+d)2 (6)(9-a2)2-(3-a)(3-a)(9+a)24.先化简,再求值.(x3+2)2-2(x+2)(x-2)(x2+4)-(x2-2)2,其中x=-. 【能力素质提高】1.计算:(1)20092 (2)1.9992 2.证明:(m-9)2-(m+5)2是28的倍数,其中m为整数.(提示:只要将原式化简后各项均能被28整除)3.设a、b、c是不全相等的数,若x=a2-bc,y=b2-ac,z=c2-ab,则x、y、z() A.都不小于0B.至少有一个小于0C.都不大于0D.至少有一个大于04.解方程:(x2-2)(-x2+2)=(2x-x2)(2x+x2)+4x 【渗透拓展创新】已知代数式(x-a)(x-b)-(x-b)(c-x)+(a-x)(c-x),是一个完全平方式,试问以a、b、c为边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中考真题演练】一个自然数a恰等于另一自然数b的平方,则称自然数a为完全平方数(如64=82,64就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若a=19952+19952·19962+19962.求证:a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参考答案【课内四基达标】1.(1)4b2(2)4ab(3)x,x2,4 (4)24xy(5)9a4+2a2+1(6)9a4,16c4,3a22.(1)C(2)C(3)A(4)B(5)D(6)C3.(1)9y2+12xy+4x2 (2)-x6n+4-x4n+4-x4+2n(3)24ab(4)x4+11x2+36(5)a2+b2+c2+2ab+2ac+2ad+2bc+2bd+2cd (6)2a4-18a24.32+【能力素质提高】1.(1)4004001(2)3.9960012.略 3.D4.x=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48人已阅读
(5星级)
中考总复习: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知识讲解(提高)【考纲要求】1.理解配方法,会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会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为(a≠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把方程变成的形式,当m>0时,方程的解为;当m=0时,方程的解;当m<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1(2)配方法: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变形为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得方程的解.(3)公式法: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当时,它的解为.(4)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变形为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是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使每一个因式等于零,就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就得到原方程的解. 要点诠释: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易错知识辨析:(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把它进行整理,化成一般形式后再进行判断,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2)用公式法和因式分解的方法解方程时要先化成一般形式.(3)用配方法时二次项系数要化1.(4)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时要记得取正、负.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ac4b2.△>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方程没有实数根.上述由左边可推出右边,反过来也可由右边推出左边.要点诠释:△≥0方程有实数根.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cbxax2(a≠0)的两个根是21xx、,那么acxxabxx2121,.要点诠释:(1)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不要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2)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再考虑用公式法.(3)一元二次方程0cbxax2(a≠0)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①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②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③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4)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①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数系数;②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③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考点二、分式方程 1.分式方程的定义2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有理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要点诠释:(1)分式方程的三个重要特征:①是方程;②含有分母;③分母里含有未知量.(2)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就在于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不是一般的字母系数),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如:关于的方程和都是分式方程,而关于的方程和都是整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去分母法,换元法.3.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即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根: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等于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口诀:一化二解三检验.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时,有可能产生增根,增根一定适合分式方程转化后的整式方程,但增根不适合原方程,可使原方程的分母为零,因此必须验根.增根的产生的原因:对于分式方程,当分式中,分母的值为零时,无意义,所以分式方程,不允许未知数取那些使分母的值为零的值,即分式方程本身就隐含着分母不为零的条件.当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以后,这种限制取消了,换言之,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范围扩大了,如果转化后的整式方程的根恰好是原方程未知数的允许值之外的值,那么就会出现增根.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1.应用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关系及题型(1)数字问题(包括日历中的数字规律)关键会表示一个两位数或三位数,对于日历中的数字问题关键是弄清日历中的数字规律.(2)体积变化问题关键是寻找其中的不变量作为等量关系.(3)打折销售问题其中的几个关系式:利润=售价-成本价(进价),利润率=×100%.明确这几个关系式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4)关于两个或多个未知量的问题重点是寻找到多个等量关系,使能够设出未知数,并且能够根据所设的未知数列出方程.(5)行程问题对于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重点问题,也是易出错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0
348人已阅读
(5星级)
随机事件和概率--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2、初步理解概率定义,通过具体情境了解概率意义.【要点梳理】要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1.定义:(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2)不可能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要点诠释:1.必然发生的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均为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2.要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首先要确定事件是什么类型.一般地,必然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要点二、概率的意义概率是从数量上刻画了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那么这个常数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probability),记为.要点诠释:(1)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3) 事件A的概率是一个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1的数,,即,其中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0<P(随机事件)<1.【典型例题】类型一、随机事件1.(1)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①若 a、b、c都是实数,则a(bc)=(ab)c; ②没有空气,动物也能生存下去; ③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在 90℃时沸腾;④直线 y=k(x+1)过定点(-1,0);1⑤某一天内电话收到的呼叫次数为 0; ⑥一个袋内装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个白球和一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 1个球则为白球. 【答案与解析】①④是必然事件;②③是不可能事件;⑤⑥是随机事件.【总结升华】准确掌握定义,依据定义判别.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要下雨; B.打开电视机,正在直播足球比赛; C.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不会小于1; D.买一张彩票,一定会中一等奖.【答案】C.【变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它就必然发生; B.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可能发生,那么它就是必然事件; C.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它也可能不发生; D.生活中,如果一个事件不是必然事件,那么它就不可能发生. 【答案】C.2.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10个除颜色外其它完全相同的球,其中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白球,它们已经在口袋中搅匀了.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可能发生的?(1)从口袋中任取出一个球,它恰是红球;(2)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2个球,它们恰好全是白球;(3)从口袋中一次性任意取出5个球,它们恰好是1个红球,1个蓝球,3个白球.【答案与解析】(1)可能发生,因为袋中有红球;(2)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刚好有2个白球;(3)不可能发生,因为袋中只有2个白球,取不出3个白球.【总结升华】了解并掌握三种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举一反三【变式】甲、乙两人做掷六面体骰子的游戏,双方规定,若掷出的骰子的点数大于3,则甲胜,若掷出的点数小于3,则乙胜,游戏公平吗?若不公平,请你设计出一种对于双方都公平的游戏.【答案】不公平,小于3的点数有1、2,大于3的点数有4、5、6,因此,它们的可能性是不同的,所以不公平.可设计掷出的点数为偶数时甲胜,掷出的点数为奇数时乙胜.类型二、概率23.(2015春•山亭区期末)一只口袋里放着4个红球、8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这三种球除颜色外没有任何区别,并搅匀.(1)取出红球的概率为,白球有多少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是多少?(3)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多少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答案与解析】解:(1)设袋中有白球x个.由题意得:4+8+x=4×5,解得:x=8,答:白球有8个;(2)取出黑球的概率为:,答:取出黑球的概率是,(3)设再在原来的袋中放入y个红球.由题意得:3(4+y)=20+y,或2(4+y)=8+8,解得:y=4,答:再在原来的袋中放进4个红球,能使取出红球的概率达到.【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举一反三【变式】(2014•宁波模拟)中央电视台非常6+1栏目中有个互动环节,在电视直播现场有三个金蛋三个银蛋其中只有一个金蛋内有礼物,银蛋也是如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48人已阅读
(5星级)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学习目标】1.能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表示方程(或方程组)的解及不等式的解,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2.能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及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或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要点诠释:求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a≠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x为何值时,函数yaxb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yaxb在x轴(即直线y=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已经学过,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解得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我们把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变为等号时对应方程的解.要点三、如何确定两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axbcxd(a≠c,且0ac)的解集yaxb的函数值大于ycxd的函数值时的自变量x取值范围直线yaxb在直线ycxd的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轴交于点(2,0),则关于x的不等式1axb>0的解集为()A.x<-1B.x>-1 C.x>1 D.x<1【答案】A;【解析】∵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a<0,把(2,0)代入解析式yaxb得:0=2a+b,解得:ba=-2,∵1axb>0,∴1axb,1∴x-1<ba,∴x<-1,【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a、b的正负,并正确地解不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直线ykxb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2,0)和B(0,-3),则不等式kxb+3≥0的解集是()A.x≥0 B.x≤0 C.x≥2D.x≤2【答案】A;提示:从图象上知,直线ykxb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与y轴的交点为B(0,-3),即当x=0时,y=-3,所以当x≥0时,函数值kxb≥-3.2、(2015•武汉模拟)已知:一次函数y=kx+b中,当自变量x=3时,函数值y=5;当x=﹣4时,y=﹣9.(1)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2)解关于x的不等式kx+b≤7的解集.【思路点拨】(1)把两组对应值分别代入y=kx+b得到关于k、b的方法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k和b,从而可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x﹣1≤7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2)解2x﹣1≤7得x≤4.【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形式,如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y=kx+b;将自变量x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写出函数解析式.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成武县期末)如图,直线y=kx+b经过A(2,1),B(﹣1,﹣2)两点,(1)求直线y=kx+b的表达式;2(2)求不等式x>kx+b>﹣2的解集.【答案】解:(1)∵直线y=kx+b经过A(2,1),B(﹣1,﹣2)两点,∴代入得:,解得:k=1,b=﹣1.∴直线y=kx+b的表达式为y=x﹣1;(2)由(1)得:x>x﹣1>﹣2,即,解得:﹣1<x<2.所以不等式x>kx+b>﹣2的解集为﹣1<x<2.3、(2016春•乳山市期末)如图,直线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2,0),B(0,3);直线y=1mx﹣分别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AB交于点D,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b>1mx﹣的解集是x>﹣.(1)分别求出k,b,m的值;(2)求S△ACD.【思路点拨】(1)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关于x的不等式kx+b>1mx﹣的解集是x>﹣得到点D的横坐标,进而确定点D的坐标,再代入解析式求m的值.(2)收下确定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直线y=kx+b分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48人已阅读
(5星级)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因笔试不考听力,选择题从第二部分的阅读开始,试题序号从21开始。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高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符题卡一并交回。第二部分 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37.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AGrading Policies for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Grading Scale90-100, A; 80-89, B; 70-79, C; 60-69, D; Below 60, E. Essays (60%)Your four major essays will combine to form the main part of the grade for this course: Essay1 = 10%; Essay 2 = 15%; Essay 3 = 15%; Essay 4 = 20%.Group Assignments (30%)Students will work in groups to complete four assignments (作业) during the course. All the assignments will be submitted by the assigned date through Blackboard, our online learning and course management system. Daily Work/In-Class Writings and Tests/Group Work/Homework (10%)Class activities will vary from day to day, but students must be ready to complete short in-class writings or tests drawn directly from assigned readings or notes from the previous class' lecture/discussion, so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careful notes during class. Additionally, from time to time I will assign group work to be completed in class or short assignments to be completed at home, both of which will be graded. Late WorkAn essay not submitted in class on the due date will lose a letter grade for each class period itis late. If it is not turned in by the 4th day after the due date, it will earn a zero. Daily assignments not completed during class will get a zero. Short writings missed as a result of an excused absencewill be accepted.1. Where is this text probably taken from?A. A textbook.B. An exam paper.C. A course plan.D. An academic article.2. How many parts is a students final grade made up of?A. Two.B. Three.C. Four.D. Five.3. What will happ
上传时间:2024-02-21 页数:21
347人已阅读
(5星级)
347人已阅读
(5星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预习第一单元 数据整理与收集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天数(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 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 ),6是( );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C、24÷3= 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一)填空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 )现象2、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 )现象。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二)判断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 )现象。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2、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求商方法:想除数×( )=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例.直接口算:28÷4 8÷8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例.填空:45÷9=5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 )里有()个();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1、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例:23+6+18 97-34-2832+11-8 53-24+382× 3 ×8 81÷9 ÷32× 8÷4 72÷ 8×42、非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例:5× 6 +14 3× 7-163 + 5 ×9 45- 9×345÷9+14 64÷ 8-813 + 56÷7 64- 40 ÷8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例:6×(7 + 2) (24-18)×9( 14+35 )÷7 (82-18 )÷84.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重点)。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例:6×7=42
上传时间:2023-05-23 页数:8
347人已阅读
(5星级)
二年级阅读训练——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红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对,猴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几道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却还是没能决出,因为不管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子能答对,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没办法,只得.()继续考下去。 终于,一只猴子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河去了。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从河上飘来得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子爬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然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里共有4个错别字,请你用____画出来,并在下面改正。 ⑴ ____⑵ ____⑶ ____⑷ 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3个成语,并解释其中的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照样子,写词语。例: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聚精会神地(考试)聚精会神地()聚精会神地() 5、写近义词。 专注──()焦急──() 6、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然后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下面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⑴ 谁该吃桃?⑵ 考试⑶ 过河 8、用△标出第5自然段中的动词,然后再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yìng;děi;fú。 (2)①跟-根; ②得-的; ③飘-漂; ④再--在。 (3)争先恐后、绞尽脑汁、聚精会神。 (4)南辕北辙、九死一生、瞻前顾后。上课;听讲。 (5)专心;着急。 (6)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谁都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 (7)①; (8)转、瞄、跃、攀、荡。 写话:黑猫转身瞄了一眼追过来的大狗,纵身跃到墙头上,然后攀上墙头附近的大树,望着蹲在树下无奈的大狗,黑猫嘴角不禁荡起一丝得意。 青草、老鼠和桃子 兔子和猫争论着一个问题: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兔子抢着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青草,那股清香味儿,远远胜过萝卜。特别是春天的青草,吃起来还甜滋滋的,我一说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这个意见,它说:我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老鼠更好吃的东西啦。你想想,那鲜嫩的肉,柔软的皮,嚼起来又酥又软。你只有..体验过这样的幸福,才.能懂得老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好东西。 它们两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争论了好久,还是得不到解决,最后只好去找猴子来评个理。猴子听了他们的两种意见,都不同意,他说:你们都是十足的傻瓜蛋,连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我告诉你们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嗨!说起桃子,我的口水只能往肚里咽,那个甜蜜味儿,谁吃了都会高兴得唱歌。我说,你们这回该记住了吧,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桃子。 猫听了直摇头,他说:我以为你要说别的什么,没想到你会说桃子,那玩意毛刷刷的有什么好吃的?你拿出十个桃子,也抵不上一只老鼠。算了吧,我可不相信你的话。 兔子听了没有说什么,不过,他心里嘀咕着:要是说桃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那么为什么我宁可吃青草呢? 有个女孩子听了他们的对话后说:你们都有自己的偏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文中加点的关联词只有……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兔子、猫和猴子争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兔子、猫和猴子在争论的过程中为什么意见不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完全文,说说这则寓言包含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
上传时间:2023-05-23 页数:9
347人已阅读
(5星级)
海南省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四大题,满分20分)Ⅰ.听句子选图画(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看图听句子,选出与句子意思一致的图画。每个句子读一遍。ABCDE1. ______2. ______3. ______4. ______5. ______Ⅱ.听句子选答语(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选出正确的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6. A. Singer.B. Chinese.C. Orange.7. A. Its 20 dollars.B. Its useful.C. It's in the library.8. A. Good luck!B. Good job!C. Good idea!9. A. OK.I will.B. Sure, please.C. Yes, you can.10. A. Youre welcome.B. Of course not.C. Dont mention it.Ⅲ.对话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内容,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两遍。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和第12小题。11. Who does well in science?A. Tony.B. Mary.C. Tin.12. What does the boys sister look like?A. B. C.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3~15小题。13. What does the boy think of swimming?A. Tiring.B. Useful.C. Important.14. How often does the girl have the swimming lesson?A. Once a week.B. Twice a week.C. Three times a week.15.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shopping?A. On Saturday afternoon.B. On Sunday morning.C. On Sunday afternoon.Ⅳ.短文理解(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选出最佳选项。短文读两遍。16. The party will be held ______.A. at Bill's homeB. in a restaurantC. at the school17. The guests will arrive at around ______.A.6:15B.6:30C.7:0018. Maria thinks ______ is the best for the party.A. pop musicB. country musicC. jazz19. Betty will bring some ______ to the party.A. ice creamB. cakesC. drinks20. The phone number of Mr. Black is ______.A.6433627B.6432376C.6455267第二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两大题,满分30分)V.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1
347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重庆市中考数学真题(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题号右侧正确答案所对应的方框涂黑1. 3的相反数是()A.3B.C.﹣3D.﹣【考点】相反数.【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解答】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2不等式x>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专题】数与式;数感.【答案】A【分析】明确x>5在数轴上表示5的右边的部分即可.【解答】解:不等式x>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5右边的部分,不包括5,故选:A.3计算x4÷x结果正确的是()A.x4B.x3C.x2D.x【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专题】整式;运算能力.【答案】B【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x4﹣1=x3,故选:B.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OAB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后得到△OCD,若B(0,1),D(0,3),则△OAB与△OCD的相似比是()A.2:1B.1:2C.3:1D.1:3【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位似变换.【专题】图形的相似;应用意识.【答案】D【分析】根据信息,找到OB与OD的比值即可.【解答】解:∵B(0,1),D(0,3),∴OB=1,OD=3,∵△OAB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放大后得到△OCD,∴△OAB与△OCD的相似比是OB:OD=1:3,故选:D.5如图,AB是⊙O的直径,AC,BC是⊙O的弦,若∠A=20°,则∠B的度数为()A.70°B.90°C.40°D.60°【考点】圆周角定理.【专题】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应用意识.【答案】A【分析】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即可求解.【解答】解:∵AB是⊙O的直径,∴∠C=90°,∵∠A=20°,∴∠B=90°﹣∠A=70°,故选:A.6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5﹣2=21B.2+=2C.×=3D.÷=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专题】二次根式;运算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法则逐一判断即可.【解答】解:A.5﹣2=3,此选项计算错误;B.2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计算错误;C.×=××=3,此选项计算正确;D.÷==,此选项计算错误;故选:C.7小明从家出发沿笔直的公路去图书馆,在图书馆阅读书报后按原路回到家.如图,反映了小明离家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t(单位:h)之间的对应关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小明家距图书馆3kmB.小明在图书馆阅读时间为2hC.小明在图书馆阅读书报和往返总时间不足4hD.小明去图书馆的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快【考点】函数的图象.【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推理能力.【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是说法是否正确.【解答】解:由图象知:A.小明家距图书馆3km,正确;B.小明在图书馆阅读时间为3﹣1=2小时,正确;C.小明在图书馆阅读书报和往返总时间不足4h,正确;D.因为小明去图书馆需要1小时,回来不足1小时,所以小明去图书馆的速度比回家时的速度快,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如图,在△ABC和△DCB中,∠ACB=∠DBC,添加一个条件,不能证明△ABC和△DCB全等的是()A.∠ABC=∠DCBB.AB=DCC.AC=DBD.∠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三角形;图形的全等;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根据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AAS,SAS,ASA,SSS逐一验证选项即可.【解答】解:在△ABC和△DCB中,∵∠ACB=∠DBC,BC=BC,A:当∠ABC=∠DCB时,△ABC≌△DCB(ASA),故A能证明;B:当AB=DC时,不能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故B不能证明;C:当AC=DB时,△ABC≌△DCB(SAS),故C能证明;D:当∠A=∠D时,△ABC≌△DCB(AAS),故D能证明;故选:B.9如图,把含30°的直角三角板PMN放置在正方形ABCD中,∠PMN=30°,直角顶点P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点M,N分别在AB和CD边上,MN与BD交于点O,且点O为MN的中点,则∠AMP的度数为()A.60°B.65°C.75°D.80°【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正方形的性质.【专题】矩形 菱形 正方形;推理能力.【答案】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OM=OP,从而得出∠DPM=150°,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解答】解:在Rt△PMN中,∠MPN=90°,∵O为MN的中点,∴OP=,∵∠PMN=30°,∴∠MPO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28
347人已阅读
(5星级)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第I卷(必做,共87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8、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Y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9、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盐酸D.稀硝酸10、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11、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相应实验A烧杯、玻璃棒、蒸发皿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B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硫酸钡中的少量碳酸钡C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氯化钠配制0.5mol/L的溶液D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12、CO(g)+H2O(g) H2(g)+CO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 )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13、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28、(12分)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1)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a.Fe2O3b.NaClc.Cu2Sd.Al2O3(2)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 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当1mol 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向CuSO4溶液中加入镁条时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3)右图为电解精炼银的示意图,(填a或b)极为含有杂质的粗银,若b极有少量红棕色气体生成,则生成该气体的电极反应式为 (4)为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将银器置于铝制容器里的食盐水中并与铝接触,Ag2S转化为Ag,食盐水的作用为29、(15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TaS2(s)+2I2(g) TaI4(g)+S2(g)△H﹥0(I)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2)如图所示,反应(I)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则温度T1 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做法是将钢铁中的硫转化为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25℃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mol/L,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 (填增大减小
上传时间:2024-02-17 页数:2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盐城市二〇二一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1. 的绝对值是()A. B. C. D. 2021【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意义进行计算,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的绝对值是20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同底幂乘法的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详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同底幂的乘法,同底幂的乘法法则和乘方的运算法则容易混淆,需要注意3.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如图所示,组成会徽的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B,C都不是轴对称图形,故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准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 如图是由4个小正方形体组合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从正面看得到的是主视图,由此可得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是主视图.5. 2020年12月30日盐城至南通高速铁路开通运营,盐通高铁总投资约2628000万元,将数据262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将小数点点在最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的后面确定a,数出整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确定n,写成即可【详解】∵262800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大于10的大数的科学记数法,将小数点点在最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的后面确定a,数出整数的整数位数,减去1确定n,是解题的关键.6. 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重叠,则的度数为()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度数,再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2=30°,∠3=45°则∠1=∠2+∠3=45°+30°=75°.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以及三角尺的特征,正确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 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是()A. 2B. -2C. 3D. -3【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即可.【详解】解:∵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属于基本题目,熟练掌握该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 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角.如图,在的两边、上分别在取,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的射线就是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知在中∴(SSS)∴∴就是的平分线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关键.二、填空题9. 一组数据2,0,2,1,6的众数为________.【答案】2【解析】【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解:数据2,0,2,1,6中数据2出现次数最多,所以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熟练掌握众数的定义以及求解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 分解因式:a2+2a+1=_____.【答案】(a+1)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详解】a2+2a+1=(a+1)2.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1. 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答案】9【解析】【详解】解:360÷40=9,即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12. 如图,在⊙O内接四边形中,若,则________.【答案】80【解析】【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计算出即可.【详解】解:∵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BC=100°,∴∠ABC+∠ADC=18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13. 如图,在Rt中,为斜边上的中线,若,则__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CD是斜边中线,∴CDAB,∵CD=2,∴AB=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记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14. 一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3,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33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5.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图形中,哪一幅成轴对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合在一起是轴对称图形B.两个轴对称的三角形一定是全等的C.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的一条高线就是它的对称轴3.如果三角形的某一边的中点到其他两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构成的图形B.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C.有一个内角是60度的三角形 D.扇形二、填空题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底边被对称轴_____________.2.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_条,是_________.3.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完成下列作图.(1)如图是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其中是对称轴,请把它补充完整.(2)如图是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其中是对称轴,请把它补充完整.(3)如图请画出该图以为对称轴的另一图形.2.把一张纸折叠然后用针尖扎一个如图所示的图案,这样你就会得到轴对称的两个图案,请你分别找出两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3.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找出来,然后各找出两组对应点.4.请以竖直的线为对称轴,把下面的图案补充完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C二、填空题1.垂直平分2.3条,底边中线所在直线3.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三、解答题1.略 2.略 3.(1)(2)(3)(4)是轴对称图形.4.略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3.4 用尺规作三角形1.选择题(1)用尺规作图,下列条件中可能作出两个三角形的是( ) A.已知两边和夹角B.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 C.已知两角和夹边D.已知三条边(2)如图,在中BC边上的高是( ) A.CEB.CFC.ADD.AC2.作出下列三角形(1)中,;(2)中,cm;(3)中,;(4)中, cm.3.已知: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c,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4.已知线段a、b,求作,使得5.作出下列三角形(1)中,;(2)中,边上的高.6.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想在作业本上画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他该怎么办?你能帮助他画出来吗?参考答案1.(1)B(2)C2.略3. ∴Rt即为所求作三角形4.∴即为所求作三角形5.(1)提示:先作,在BF上截取cm,以A为圆心,以3cm为半径画弧交的对于C、点,连结AC、就得到所求作三角形.(2)提示:先作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等于4cm,这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6. 则与书上三角形完全一样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2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完全平方公式随堂演练判断1. (4x+3y)2=16x2+9y2()2. (a-b)的平方等于(b-a)的平方. () 单选4. 若(2a+3b)2=(2a-3b)2+( )成立, 则括号内的式子是 [] A.6abB.24abC.12abD.18ab5. 若(x-y)2=0, 下面成立的等式是 [] A.x2+y2=2xy B.x2+y2=-2xy C.x2+y2=0D.2x2-y2=06.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a-b)2=a2-ab+b2B.(a+3b)2=a2+9b2 C.(a+b)(a-b)=(b+a)(-b+a)D. (x-9)(x+9)=x2-9答案1. ×2. √3. √4. B5. A6. C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中考总复习:分式与二次根式—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 了解分式的概念,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能够根据具体问题数量关系列出简单的分式方程,会解简单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 利用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的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知识网络】【考点梳理】1考点一、分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分式设A、B表示两个整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注意分母B的值不能为零,否则分式没有意义.2.分式的基本性质(M为不等于零的整式).3.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如果分子分母有公因式,要进行约分化简.要点诠释:分式的概念需注意的问题:(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母是除式,分子是被除式,而分数线则可以理解为除号,还含有括号的作用;(2)分式中,A和B均为整式,A可含字母,也可不含字母,但B中必须含有字母且不为0;(3)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不要把原式约分变形,只根据它的原有形式进行判断.(4)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在分式中, ①当B≠0时,分式有意义;当分式有意义时,B≠0. ②当B=0时,分式无意义;当分式无意义时,B=0. ③当B≠0且A = 0时,分式的值为零.考点二、分式的运算1.基本运算法则分式的运算法则与分数的运算法则类似,具体运算法则如下: (1)加减运算 错误: 引用源未找到±错误: 引用源未找到=错误: 引用源未找到 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则进行计算.(2)乘法运算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3)除法运算 2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4)乘方运算 (分式乘方)分式的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2.零指数.3.负整数指数 4.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5.约分 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称为分式的约分.6.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为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称为分式的通分.要点诠释: 约分需明确的问题:(1)对于一个分式来说,约分就是要把分子与分母都除以同一个因式,使约分前后分式的值相等;(2)约分的关键是确定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其思考过程与分解因式中提取公因式时确定公因式的思考过程相似;在此,公因式是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和相同字母最低次幂的积.通分注意事项:(1)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应为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2)不要把通分与去分母混淆,本是通分,却成了去分母,把分式中的分母丢掉.(3)确定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考点三、分式方程及其应用1.分式方程的概念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3.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验根:因为解分式方程可能出现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验根的方法是将所得的根带入到最简公分母中,看它是否为0,如果为0,即为增根,不为0,就是原方程的解.4.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但要稍复杂一些.解题时应抓住找等量关系、恰当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分式或整式表示未知量等关键环节,从而正确列出方程,并进行求解.另外,还要注意从多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注意检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要点诠释:解分式方程注意事项:(1)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时不要与通分运算混淆;3(2)解完分式方程必须进行检验,验根的方法是将所得的根带入到最简公分母中,看它是否为0,如果为0,即为增根,不为0,就是原方程的解.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1)审——仔细审题,找出等量关系;(2)设——合理设未知数;(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解出方程;(5)验——检验增根;(6)答——答题.考点四、二次根式的主要性质1.0(0)aa;2.2(0)aaa;3.;4.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5. 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6.若,则.要点诠释: 与的异同点:(1)不同点:与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表示一个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而表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9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中考总复习:方程与不等式综合复习—知识讲解(基础)【考纲要求】1.会从定义上判断方程(组)的类型,并能根据定义的双重性解方程(组)和研究分式方程的增根情况;2.掌握解方程(组)的方法,明确解方程组的实质是消元降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化无理式为有理式;3.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在数轴上表示解集,以及求特殊解集;4.列方程(组)、列不等式(组)解决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5. 解方程或不等式是中考的必考点,运用方程思想与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的难点和热点.【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3.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4.一元一次方程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其中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是未知数x的系数,b是常数项.5.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方程的解).6.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作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要点诠释: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h,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πR2h.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2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是b的平方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配方法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它不仅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上有所应用,而且在数学的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把公式中的a看做未知数x,并用x代替,则有.(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4)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要点诠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是特殊方法,比较简单,但不是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用这两种方法去解,配方法和公式法是普通方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去解.考点三、分式方程1.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方法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它的一般解法是:①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②解所得的整式方程;③验根:将所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等于零,就是增根,应该舍去;若不等于零,就是原方程的根.3.分式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2
346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