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生物】寒假第三讲总结: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知识框架】【重难点知识回顾】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过程及现象(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测交) ������������������R�r���������������Y�y����������������������������YYRR�yyrr������F1��������YyRr,�������� �F1��������������������������������� �����������������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一)指导优生 (二)杂交育种 �������������������������������������������� ����������������→�����F1→F1��→��F2→�F2��→��→������三、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AaBb�AaBb��合������AaBb������� �����������������Aa�Bb�合������� Aa×Aa Aa����1/2 Bb×Bb Bb����1/2 �����������AaBb����合�������1/2×1/2=1/4� aaBb�1/8 Aa×Aa aa����1/4 Bb×Bb Bb����1/2
上传时间:2023-06-11 页数:2
529人已阅读
(5星级)
529人已阅读
(5星级)
529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广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 小题, 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憔悴/鞠躬尽瘁 擅长/草长莺飞B.折损/不折不挠 濡养/妇孺皆知C.要塞/顿开茅塞 蜷伏/诲人不倦D.颁发/间不容发 盘桓/ 持之以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篷勃 以身作则 娴熟无精打彩B.题跋天崖海角 严峻 正经危坐C.挚爱 合颜悦色决择 相辅相成D.恪守与日俱增 侥幸 胸有成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B.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C.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D.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感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C.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D.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5.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8分)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任务二: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火星探测时间轴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 15个字)。(2分)② ④ (3)任务三: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4分)①月球探测器嫦娥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二、(1 小题,8 分)6.古诗文默写(8 分)(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②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③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柳宗元《小石潭记》)⑥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连席上见赠》)(2)某同学收集了描写山水的诗文,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4分)题目作者描写山水的句子批注《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山水含情,明丽轻快。《观沧海》曹操① ,山水壮阔,动静结合。《答谢中书书》陶弘景②,山高水净,清峻秀美。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46分)三、(5 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9 题。(8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9
529人已阅读
(5星级)
中考冲刺:代数综合问题—知识讲解(提高)【中考展望】初中代数综合题,主要以方程、函数这两部分为重点,因此牢固地掌握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别式、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及函数性质等重要基础知识,是解好代数综合题的关键.在许多问题中,代数和几何问题交织在一起,就要沟通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解综合题有利于透彻和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深刻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点拨】(1)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是解综合题的基础;(2)认识综合题的结构是解综合题的前提;(3)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是解综合题的关键;(4)帮助学生建立思维程序是解综合题的核心.* 审题(读题、断句、找关键);* 先宏观(题型、知识块、方法);后微观(具体条件,具体定理、公式)* 由已知,想可知(联想知识);由未知,想须知(应具备的条件),注意知识的结合;* 观察——挖掘题目结构特征;联想——联系相关知识网络;突破——抓往关键实现突破;寻求——学会寻求解题思路.(5)准确计算,严密推理是解综合题的保证.【典型例题】类型一、函数综合1.已知函数和y=kx+1(k≠0).(1)若这两个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a),求a和k的值;(2)当k取何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总有公共点?【思路点拨】本题是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和利用判别式判断函数图象交点个数.【答案与解析】解:(1)∵两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a),∴ 解得(2)将代入y=kx+1,消去y,得.∵k≠0,1∴要使得两函数的图象总有公共点,只要△≥0即可.∵△=1+8k.∴1+8k≥0,解得k≥.∴k≥且k≠0时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总有公共点.【总结升华】两图象交点的个数常常通过建立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根的判别式来判断.若△>0,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若△=0,两图象有一个公共点;若△<0,两图象没有公共点.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且此抛物线过点A(3,6).(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此抛物线的顶点为P,对称轴与线段AC相交于点Q,求点P和点Q的坐标;(3)在x轴上有一动点M,当MQ+MA取得最小值时,求M点的坐标.【答案】解:(1)解方程,得=-3,=1.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C(-3,0),B(1,0).将 A(3,6),B(1,0),C(-3,0)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2)由,得抛物线顶点P的坐标为(-1,-2),对称轴为直线x=-1.设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将A(3,6),C(-3,0)代入,得解这个方程组,得 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为y=x+3.由于Q点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AC的交点,故解方程组得点Q坐标为(-1,2). (3)作A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连接,与轴交点即为所求的点.2 设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解这个方程组,得 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2x.令x=0,则y=0.点M的坐标为(0,0).类型二、函数与方程综合2.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与,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中的一条与x轴交于A,B两个不同的点.(1)试判断哪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2)若A点坐标为(-1,0),试求B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对于经过A,B两点的二次函数,当x取何值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思路点拨】本题是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本题考查了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断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答案与解析】解:(1)对于关于x的二次函数,由于△=(-m)2-4×1×,所以此函数的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对于关于x的二次函数,由于△=,所以此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故图象经过A,B两点的二次函数为.3xyOxyO(2)将A(-1,0)代入,得.整理,得.解之,得m=0,或m=2.①当m=0时,.令y=0,得.解这个方程,得,.此时,B点的坐标是B(1,0).②当m=2时,.令y=0,得.解这个方程,得x3=-1,x4=3.此时,B点的坐标是B(3,0).(3)当m=0时,二次函数为,此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0,所以当x<0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m=2时,二次函数为,此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所以当x<1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总结升华】从题目的结构来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函数思想是变量思想,变量也可用常量来求解.举一反三:【变式】(2016·门头沟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4
529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一、选择题1. 下图反映了货币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发展的过程。对应图中不同阶段,下列经济现象出现的正确顺序是()①交换媒介出现②通货膨胀出现③买卖行为发生分离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出现A. ④①②③B. ①④②③C. ④①③②D. ①③④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④:依据图示,物物交换即出现商品,而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故④排第一。①:到二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则出现了交换媒介,故①排第二。③:从货币产生的第二阶段开始,出现交换的媒介,商品的买卖行为在时空上发生分离,故③排第三。②:到纸币的出现,会有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故②排第四。故本题的正确顺序是④①③②。故本题选C。2. 某银行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向生产甲产品的某高科技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甲产品供求变化和乙产品(甲产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情况的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向生产甲产品的某高科技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这样会调动生产甲产品的积极性,导致甲商品的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在甲产品的需求不变情况下,甲商品价格下降;甲商品价格下降,对甲的需求会增加,而甲乙互为替代品,则对乙产品的需求会减少,因此此时甲的价格与乙的需求量成正相关。A:选项A左图表示甲产品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甲价格上涨。右图表示甲乙互为替代品,甲的价格与乙的需求量成负相关,故A不选。B:选项B左图表示甲产品的供给减少,右图表示乙商品的需求增加,故B不选。C:选项C左图表示甲商品的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右图表示甲乙互为替代品,但甲的价格与乙产品的需求成负相关,故C不选。D:选项D左图表示甲商品的需求不变,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右图表示甲乙互为替代品,甲的价格与乙的需求量成正相关,故D入选。故本题选D。3. 林木产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存在资金紧张等问题。2021年4月2日,某银行向所在地林农发放149万元林票质押贷款,用于购买苗木、扩大生产,成为全国落地的首笔林票质押贷款。其意义在于()①增加林农收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②利用金融资源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④打破森林资源流通性差的壁垒,实现资源变资产的转换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材料反映银行助力林业产业发展,材料不涉及刺激消费,扩大内需,①排除。②④:林票质押,不仅打破森林资源流通性差的壁垒,完善林票资本权能,实现资源变资产的转换,利用金融资源配置引导实体经济绿色发展,②④正确。③:材料未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排除。故本题选D。4. 某村实行党支部+土地流转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村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如今,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该村()①实行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增加村民收入②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承包权主体转移③推动农村工业化,实现向非农经济转移④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土地租金+工资收入+村集体分红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这表明实行多元要素参与分配,增加村民收入,故①入选。②:应该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权主体转移,故②不选。③:材料并未涉及推动农村工业化,故③不选。 ④:某村实行党支部+土地流转模式,与多家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村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这表明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故④入选。故本题选B。5. 2020年7月,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利用互联网对餐饮行业进行智慧化监管,使消费者不仅能通过订餐平台实时看到后厨卫生环境及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还能通过扫描食品监管二维码看到菜品等被检查的情况。这一做法能够()①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②实现食品监管信息公开化③促进餐饮业规范、高效经营④保障消费者直接参与监管工作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市场监管部门对餐饮行业进行智慧化监管,这有利于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①符合题意。②:消费者不仅能通过订餐平台实时看到后厨卫生环境及食品加工、制作的过程,还能通过扫描食品监管二维码看到菜品等被检查的情况,这说明市场监管部门对餐饮行业进行智慧化监管有利于实现食品监管信息公开化,②符合题意。③
上传时间:2024-02-20 页数:21
528人已阅读
(5星级)
528人已阅读
(5星级)
528人已阅读
(5星级)
同步练习一、七彩题1.(一题多解)一组数据有30个,把它们分成四组,其中第一组,第二组的频数分别为7,9,第三组的频率为0.1,则第四组的频数是多少?2.(一题多变题)一组数据64个分成8个小组,从第一小组到第四小组的频数分别是5,7,11,13,第五小组到第七小组的频率都是0.125,则第八小组的频率是多少?(1)一变:在样本个数为80的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某一小组相应的长方形的高为32,则落在该组的频率为多少? (2)二变:为了了解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情况,某县在全县各小学共抽取了2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调查,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分成5小组,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前4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04,0.12,0.16,0.4,则第5小组的频数为多少?二、知识交叉题3.(科内交叉题)某中学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2)如果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获奖,那么该中学参赛同学的获奖率是多少?(3)图中还提供了其他信息,例如该中学没有获得满分的同学等等,请再写出两条信息.4.(科外交叉题)某班同学参加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将竞赛所得成绩(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形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60.5~70.5分这一分数段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三、实际应用题5.把某校的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作为样本,样本数据落在80~85分之间的频率是0.35,于是可以估计这个学校数学成绩在80~85分之间约有多少人?(全校共有300名学生参加这次考试)四、经典中考题6.某学校为丰富课间自由活动的内容,随机选取本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是你最喜欢的自由活动项目是什么,整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直方图,如图所示.(1)学校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___.(2)求喜欢踢毽子的学生人数,并在图中将踢毽子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3)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喜欢跳绳的学生人数.7.为了了解全市今年8万名初中毕业生的体育升学考试成绩状况(满分为30分,得分均是整数),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体育升学考试成绩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尚不完整),已知第一小组的频率为0.12,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样本容量为_______;(2)第四小组的频率为_____,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被抽取的样本的中位数落在第_____小组内;(4)若成绩在24分以上的为优秀,请估计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的体育升学考试成绩为优秀的人数.8.典典同学学完统计知识后,随机调查了她所在辖区若干名居民的年龄,将调查的数据绘制成如下扇形图和条形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不完整的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如下问题:(1)典典同学共调查了______名居民的年龄,扇形统计图中a=_____,b=_____;(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辖区年龄在0~14岁的居民约有3500人,请估计年龄在15~59岁的居民人数.五、课标新型题1.(结论开放题)一组数据的个数是90,最大数为10,最小数为50,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可将其分为多少组?(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组数即可)2.(阅读理解题)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A.1.5小时以上 B.1~1.5小时C.0.5~1小时D.0.5小时以下图1、图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在图1中将选项B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你估计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图1 图23.如图是统计学生跳绳情况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这个图回答下列问题:(1)总共统计了多少名学生的跳绳情况?(2)哪个次数段的学生数最多?占多大比例?(3)如果跳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则达标学生占多大比例?(4)说说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参考答案一、1.解法一:第三组的频数=30×0.1=3,第四组的频数=30-7-3-9=11.解法二:第一组的频率=730;第二组的频率=930,第四组的频数=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0
528人已阅读
(5星级)
中考冲刺:动手操作与运动变换型问题(基础)一、选择题1. 如图,在Rt△ABC 中,∠C=90° ,AC=BC=6cm,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cm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将△PQC沿BC翻折,点P的对应点为点P′.设Q点运动的时间t秒,若四边形QPCP为菱形,则t的值为( )A. B. 2 C. D. 3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BC=2cm,F是弦BC的中点,∠ABC=60°.若动点E以2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0≤t<3),连接EF,当△BEF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A. B. 1 C. 或1 D. 或1或 3. (2015•盘锦)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N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D→C→B的路径向点B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点B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AMN的面积为s,运动时间为t秒,则能大致反映s与t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1二、填空题4.如图,已知点A(0,2)、B(,2)、C(0,4),过点C向右作平行于x轴的射线,点P是射线上的动点,连结AP以AP为边在其左侧作等边△APQ 连结PB、BA.若四边形ABPQ为梯形,则(1)当AB为梯形的底时,点P的横坐标是 ___;(2)当AB为梯形的腰时,点P的横坐标是 ______. 5.如图,矩形纸片ABCD,AB=2,点E在BC上,且AE=EC.若将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落在AC上,则AC的长是______. 6. (2016•东河区二模)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在边CD上,且CD=3DE.将△ADE沿AE对折至△AFE,延长EF交边BC于点G,连接AG、CF.下列结论:①△ABG≌△AFG;②BG=GC;③AG∥CF;④S△FGC=3.其中正确结论的是______. 三、解答题7.如图所示是规格为8×8的正方形网格,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2 (1)请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A点坐标为(-2,4),B点坐标为(-4,2);(2)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画一点C,使点C与线段AB组成一个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长是无理数,则C点的坐标是________,△ABC的周长是__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3)画出△ABC以点C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的△A′B′C,连接AB′和A′B,试说出四边形是何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8. (1)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平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实践与运用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 9. 如图(1),已知△ABC中,AB=BC=1,∠ABC=90°,把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D放在AC的中点上(直角三角板的短直角边为DE,长直角边为DF),将直角三角形板DEF绕D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在图(1)中,DE交AB于M,DF交BC于N.①证明:DM=ND;②在这一旋转过程中,直角三角板DEF与△ABC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DMBN,请说明四边形DMBN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是如何变化的;若不发生变化,求出其面积;(2)继续旋转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延长AB交DE于M,延长BC交DF于N,DM=DN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3)继续旋转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延长FD交BC于N,延长ED交AB于M,DM=DN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结论,不用证明.10. (2016•绵阳)如图,以菱形ABCD对角线交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直线DE⊥DC交AC于E,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着A→D→C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11
528人已阅读
(5星级)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学习目标】1.能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表示方程(或方程组)的解及不等式的解,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2.能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及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或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axb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要点诠释:求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a≠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x为何值时,函数yaxb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yaxb在x轴(即直线y=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要点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已经学过,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解得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我们把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变为等号时对应方程的解.要点三、如何确定两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axbcxd(a≠c,且0ac)的解集yaxb的函数值大于ycxd的函数值时的自变量x取值范围直线yaxb在直线ycxd的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轴交于点(2,0),则关于x的不等式1axb>0的解集为()A.x<-1B.x>-1 C.x>1 D.x<1【答案】A;【解析】∵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0,a<0,把(2,0)代入解析式yaxb得:0=2a+b,解得:ba=-2,∵1axb>0,∴1axb,1∴x-1<ba,∴x<-1,【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a、b的正负,并正确地解不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直线ykxb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2,0)和B(0,-3),则不等式kxb+3≥0的解集是()A.x≥0 B.x≤0 C.x≥2D.x≤2【答案】A;提示:从图象上知,直线ykxb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与y轴的交点为B(0,-3),即当x=0时,y=-3,所以当x≥0时,函数值kxb≥-3.2、(2015•武汉模拟)已知:一次函数y=kx+b中,当自变量x=3时,函数值y=5;当x=﹣4时,y=﹣9.(1)求这个一次函数解析式;(2)解关于x的不等式kx+b≤7的解集.【思路点拨】(1)把两组对应值分别代入y=kx+b得到关于k、b的方法组,然后解方程组求出k和b,从而可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x﹣1≤7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2)解2x﹣1≤7得x≤4.【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先设出函数的一般形式,如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先设y=kx+b;将自变量x的值及与它对应的函数值y的值代入所设的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进而写出函数解析式.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成武县期末)如图,直线y=kx+b经过A(2,1),B(﹣1,﹣2)两点,(1)求直线y=kx+b的表达式;2(2)求不等式x>kx+b>﹣2的解集.【答案】解:(1)∵直线y=kx+b经过A(2,1),B(﹣1,﹣2)两点,∴代入得:,解得:k=1,b=﹣1.∴直线y=kx+b的表达式为y=x﹣1;(2)由(1)得:x>x﹣1>﹣2,即,解得:﹣1<x<2.所以不等式x>kx+b>﹣2的解集为﹣1<x<2.3、(2016春•乳山市期末)如图,直线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2,0),B(0,3);直线y=1mx﹣分别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AB交于点D,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b>1mx﹣的解集是x>﹣.(1)分别求出k,b,m的值;(2)求S△ACD.【思路点拨】(1)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关于x的不等式kx+b>1mx﹣的解集是x>﹣得到点D的横坐标,进而确定点D的坐标,再代入解析式求m的值.(2)收下确定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直线y=kx+b分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528人已阅读
(5星级)
牛津阅读树stage_6的各个系列63 Christmas Adventure.pdf
上传时间:2024-02-11 页数:28
527人已阅读
(5星级)
高清彩绘英文原版绘本Raggedy Ann's Picture-Perfect Christmas.pdf
上传时间:2024-02-02 页数:22
527人已阅读
(5星级)
527人已阅读
(5星级)
527人已阅读
(5星级)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題卡的规定位置。2.答题时,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本试题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嫩绿的麦苗,轻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与田边的高树俯仰生姿。微风拂面,心旷神怡,湖水波光粼粼,柳丝轻拂河堤,鸟儿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前仆后继奔向田野。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把帐蓬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人们沉醉在明媚的春光里,不负韶华。1. 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明媚(mèi) 萌发(méng) 拂面(fú) 天涯海角(yá)B. 嫩绿(nèn) 潺潺(chán)河堤(dī) 心旷神怡(guǎng)C. 喧嚣(xiāo) 焕发(huàn)粼粼(lín)勃勃生机(bó)D. 姗姗(shān) 呢喃(ní)嘹亮(liáo) 俯仰生姿(yǎng)2. 词语有别字的一项是()A. 和煦轻捷露营驻足B. 轻拂踏青幽寂卖弄C. 帐蓬喉咙山涧热衷D. 拍摄清脆沉醉奔赴3. 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B. 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前仆后继奔向田野。C. 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D. 鸟儿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4.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 今年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B. 通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粒种子,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告别了饥饿。C. 为了校园安全,专家呼吁尽早建立干预、制止和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控机制。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少年时期养成是好的阅读习惯。5.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关心父母,孝敬父母。B. 大自然让人类能够自由行动、阅读、呼吸和思考,也能启动病毒自我复制恶性循环,引发如眼下这场新冠大流行一样的疫情。C.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D. 6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氏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正式实施,网络服务提供者将设置时间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功能。6. 相关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你看她,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中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故意言过其实,是为了突出人物她的骄傲自大。B. 一个句子,要把否定词放在主干中,如他从来不和别人吵架的句子,主干是他不吵架。C.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D. 《诗经》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用于宫廷宗庙祭祀;颂用于宴会的典礼。7. 名著阅读这一夜,保尔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一次参加斗争就很不顺利,刚一开头,就像老鼠一样被捉住,关在铁笼子里了。以上文字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文中第一次斗争具体指哪件事情?8. 默写(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2)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北朝民歌《木兰辞》)(3)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4)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5)_________________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6)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7)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8)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9)同样写江,辛弃疾在北固亭上感慨兴亡之余,面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唐代诗人崔颢上黄鹤楼,傍晚思乡而找不到归处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7
527人已阅读
(5星级)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那么它的俯视图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哪种物体最接近于圆柱().3.(2016•达州)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你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A.遇 B.见C.未 D.来4.按如图所示的图形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体的是()6.(2015•眉山)下列四个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A.B.C.D.二、填空题17.四棱锥,五棱锥,四棱柱,五棱柱中,有五个面的是_____.8.柱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锥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9.(2016•哈尔滨模拟)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由7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紧密摆放而成,且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均为1,则这个几何体主视图的面积为 .10.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11.圆锥的底面是__________形,侧面是__________的面,侧面展开图是__________形.12.当笔尖在纸上移动时,形成_______,这说明:_____;表针旋转时,形成了一个,这说明: ;长方形纸片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这说明:.三、解答题13.将图中的几何体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14.如图所示是一个机器零件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求该零件的体积(取3.14,单位:mm)(提示:V圆柱底面积×高).15. 如图所示的一张硬纸片,它能否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若能,说明理由,并画出它的2立体图形,计算它的体积.【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2.【答案】A3.【答案】D【解析】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遇与的是相对面,见与未是相对面,你与来是相对面.故选D.4. 【答案】C【解析】A、D中两个底面不能放在同一侧,B中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不等,故选C. 5. 【答案】D【解析】选项A、B、C、D中的图形旋转一周分别形成圆台、球、圆柱和圆锥,故选D.6.【答案】B.二、填空题7.【答案】四棱锥.【解析】四棱锥有一个底面,四个侧面组成,共5个面.8. 【答案】圆柱,棱柱; 圆锥,棱锥9. 【答案】6 【解析】解:如图所示:几何体主视图为:,则这个几何体主视图的面积为:6.故答案为:6.10.【答案】三棱柱(或填正三棱柱)【解析】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1.【答案】圆,曲,扇【解析】动手操作或空间想象,便得答案.12.【答案】一条线,点动成线;圆面,线动成面;圆柱体,面动成体 三、解答题13.【解析】3解: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可以按组成几何体的面的平或曲来划分,也可以按柱、锥、球来划分.(1)长方体是由平面组成的,属于柱体.(2)三棱柱是由平面组成的,属于柱体.(3)球体是由曲面组成的,属于球体.(4)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组成的,属于柱体.(5)圆锥是由曲面与平面组成的,属于锥体.(6)四棱锥是由平面组成的,属于锥体.(7)六棱柱是由平面组成的,属于柱体.若按组成几何体的面的平或曲来划分:(1)(2)(6)(7)是一类,组成它的各面全是平面;(3)(4)(5)是一类,组成它的面至少有一个是曲面,若按柱、锥、球来划分:(1)(2)(4)(7)是一类,即柱体;(5)(6)是一类,即锥体;(3)是球体.14.【解析】解:22032302540400482(mm3),即该零件的体积为40048 mm3.提示:由该零件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确定该零件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高为32 mm,底面直径为20 mm的圆柱;下面是一个长为30 mm,宽为25 mm,高为40 mm的长方体,零件的体积是圆柱与长方体体积之和.15. 【解析】解:能折成一个长方体盒子,因为符合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所有条件,该几何体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此长方体的长为5m,宽为2m,高为3m,所以它的体积为:5×2×3=30(m3). 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527人已阅读
(5星级)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S-32Cl-35.5K-39Ga-70In-115Sb-122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A. CO2是Ⅴ形的极性分子B. CO2可催化还原为甲酸C. CO2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D. 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CO2的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CO2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A项错误;B.CO2可以被H2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为甲酸,B项正确;C.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增雨,C项正确;D.侯氏制碱法中发生反应: NaC1 + H2O + NH3 +CO2= NaHCO3↓+NH4C1,CO2是生产原料之一,D项正确;故选A。2. 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B. 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C. 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D. 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项正确;B.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B项正确;C.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较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答案选D。3. 氢化可的松乙酸酯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23H33O6B. 能使溴水褪色C. 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故A错误;B.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项正确;C.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C错误;D.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含有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B。4. 对于下列实验,不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盐酸:H++OH-=H2OB. 向硝酸银溶液中滴加少量碘化钾溶液:Ag++I-=AgI↓C. 向烧碱溶液中加入一小段铝片:2Al+2OH-+6H2O=2[Al(OH)4]-+3H2↑D.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ClO-+CO2+H2O=HClO+HCO【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A.化学方程式为,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开,离子方程式,A项正确;B.化学方程式为,钾盐,硝酸盐要拆开,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C.化学方程式为,离子方程式,C项正确;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气体,发生反应生成和,D项错误;故选D。5.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向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饱和NH4Cl溶液,振荡白色沉淀溶解C.向盛有3.0mL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产生D.向盛有2.0mL甲苯的试管中加入3滴酸性KMnO4,溶液,用力振荡紫色不变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可与结合为,使减小,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因此白色沉淀溶解,B项正确;C.向无水乙醇中加入金属钠可发生反应:,有气泡产生,C项正确;D.甲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因此溶液紫色变浅或消失,D项错误。故选D。6.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3gCH3CH2OH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NAB. 0.5molXeF4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C. 1mol[Cu(H2O)4]2+中配位键的个数为4NAD. 标准状况下,11.2L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5NA【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中C和O均为杂化,23g乙醇为0.5mol,杂化的原子数为,选项A错误;B.中氙的孤电子对数为,价层电子对数为,则中氙的价层电子对数为,选项B
上传时间:2024-02-18 页数:21
526人已阅读
(5星级)
刘慈欣: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一一作文素材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乡村教师》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朝闻道》所谓阅历,不是要走遍千山万水,而是在平淡中体味生活的苦涩。——《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天津王紫薇2019年春节期间,一部中国科幻电影迅速刷爆朋友圈,占领了大家目光所及的一切头条,人们把它奉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甚至2019年都因这部电影的公映而被称作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部影片叫作《流浪地球》,大家在称赞它不输任何一部好莱坞科幻大片的特效、过硬的科技内核和发人深省的宇宙观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它背后的原著作者一一刘慈欣。从2015年凭借《三体》成为第一位荣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亚洲人,到被授予2018年度克拉克想象力社会贡献奖,刘慈欣的名字如今已成为一个大IP,《流浪地球》成为爆款似乎早在意料之中。在彻底大红大紫之前,刘慈欣已经低调地创作了近30年。这位被粉丝亲切地称为大刘的科幻作家,至今保持着他的低调和谦逊,其朴实淡泊的处世风格和坚持写作的恒心非常值得当今的年轻人学习,而其作品中透露出的坚持探索宇宙、探索未知领域、关心人类未来共同命运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思考。顽强的微人,不灭的希望刘慈欣已经不是中学语文教学里的生面孔,他早期的短篇作品《带上她的眼睛》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初一下册,《三体》的片段也被选入初中语文配套教材《绩优学案》的课外延伸阅读资料。而其短篇作品《微纪元》的节选更是被作为阅读理解材料,出现在了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中。《微纪元》将背景设置在地球环境严重恶化的未来。科学家预计,一万八千年以后太阳将发生一次足以毁灭地球生命的能量闪烁,人类不得不派出一批宇航员,去浩瀚宇宙中寻找新的生存家园。这些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他们一去就是两万五千年,比预计晚回来了九千年,此时太阳闪烁已经发生过了。先行者们也只剩下了最后一位,他在返回地球的时候,已经不抱希望了。但当他抵达地球后,却发现人类早已进行了基因修改,把身体体积缩小了十亿倍,变成了能耗极低的微人。就这样,人类不但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生存了下去,还保存了人类的文明,开始了微纪元的新生活。相较于刘慈欣长篇作品复杂的背景设置和科学理论,《微纪元》显得十分通俗易懂,围绕这个阅读材料,出题人设置了一道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两道主观题中揣摩出题人的思路,从而反推出平时积累运用相关素材的角度。1.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2.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对于这两道题,刘慈欣自己是这么回答的:1.先行者最初认为人类已经在灾难中灭绝,他是宇宙中最后一个人了;随后他在那个声1音的提醒下,注意到了地面上透明罩中的微观城市,突然意识到人类文明可能有另一种他意想不到的结局。在这个过程中,先行者先是跌入绝望的深渊,然后又突然升上希望的巅峰。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绝望和希望都是一种极端状态,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从来没有人体验过,只能在科幻小说中出现。2.首先,科学幻想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不应违背已知的科学原理和自然规律,也就是说:科幻是超现实的,但不是超自然的。比如本文中因太阳的变化导致地球的灾变,以及在接近光速航行时的时间压缩等,都有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想象力拥有巨大的自由度,科幻可以且必须把现有的科技在想象中扩展和延伸,本文中把人类微缩成细菌大小,在现实中的技术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但在科幻小说中则可以想象这一种可能性。必须强调的是,科学对科幻的想象力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恰恰相反,科学是想象力的翅膀,为想象力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科学能够创造的想象空间,比神话和奇幻更为广阔深远,也更为神奇壮丽。比如在本文中,人类变成细菌大小,会产生怎样的文明和变化,这样的人类文明与大自然和宇宙又是怎样的关系,这样的科幻史诗会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想。为作文注入未来感阅读理解和作文的考查点当然不尽相同,但从这两道题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即使出题角度在变化,但关于科幻的考点依然是我们所熟悉的。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越来越紧跟时代潮流,科幻、未来元素也逐渐多了起来,早在2016年浙江卷的作文题就已涉及人工智能。刘慈欣在采访中提到高考题时也说:当下的年轻人未来感十足,他们有机会接触到很多科技感十足的产品,对科幻文学的认识也会提高。我们如果能在作文中善用科幻类素材,为作文增加一丝未来感,也会更快地吸引阅卷者的目光。写作点拨1.如果我们在写作中想运用作家或作品素材,一定得在平时尽量熟悉它。不只要熟悉文章、书籍的思想内涵,还有作者善用的艺术手法,才能在考场运用时游刃有余。这就好比古人在诗词中用典,如果自己对于一个典故的内
上传时间:2023-06-11 页数:2
526人已阅读
(5星级)
526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