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分类
  • 精品解析:天津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doc

    2021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计算的结果等于()A. B. 2C. D. 152. 的值等于()A. B. C. 1D. 23. 据2021年5月12日《天津日报》报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将14117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 B. C. D. 4. 在一些美术字中,有的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下面4个汉字中,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5. 如图是一个由6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 6. 估算的值在()A. 2和3之间B. 3和4之间C. 4和5之间D. 5和6之间7. 方程组的解是()A. B. C. D. 8. 如图,的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则顶点D的坐标是()A. B. C. D. 9. 计算的结果是()A. 3B. C. 1D. 10. 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11. 如图,在中,,将绕点C逆时针旋转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D,E,连接.当点A,D,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B. C. D. 12. 已知抛物线(是常数,)经过点,当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有下列结论:①;②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 0B. 1C. 2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 计算的结果等于_____.14. 计算的结果等于_____.15.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7个球,其中有3个红球,4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取出1个球,则它是红球的概率是_____.16. 将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17. 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E,F分别在的延长线上,且,G为的中点,连接,交于点H,连接,则的长为________.18. 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的顶点A,C均落在格点上,点B在网格线上.Ⅰ()线段的长等于_____;Ⅱ()以为直径的半圆的圆心为O,在线段上有一点P,满足,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画出点P,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 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Ⅰ()解不等式①,得_______________;Ⅱ()解不等式②,得_______________;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_____.20. 某社区为了增强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随机调查了部分家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本次接受调查的家庭个数为________,图①中m的值为_______;Ⅱ()求统计的这组月均用水量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1. 已知内接于,点D是上一点.Ⅰ()如图①,若为的直径,连接,求和的大小;Ⅱ()如图②,若//,连接,过点D作的切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E,求的大小.22. 如图,一艘货船在灯塔C的正南方向,距离灯塔257海里的A处遇险,发出求救信号.一艘救生船位于灯塔C的南偏东方向上,同时位于A处的北偏东方向上的B处,救生船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前往救援.求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取1.73.23. 在看图说故事活动中,某学习小组结合图象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已知学校、书店、陈列馆依次在同一条直线上,书店离学校,陈列馆离学校.李华从学校出发,匀速骑行到达书店;在书店停留后,匀速骑行到达陈列馆;在陈列馆参观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回学校;回学校途中,匀速骑行后减速,继续匀速骑行回到学校.给出的图象反映了这个过程中李华离学校的距离与离开学校的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Ⅰ()填表离开学校的时间/离学校的距离/Ⅱ()填空:①书店到陈列馆的距离为________;②李华在陈列馆参观学的时间为_______h;③李华从陈列馆回学校途中,减速前的骑行速度为______;④当李华离学校的距离为时,他离开学校的时间为_______h.Ⅲ()当时,请直接写出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顶点,点B在第一象限,矩形的顶点,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D在第二象限,射线经过点B.(Ⅰ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8

    354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提高).doc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 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0)yaxbxca的图象;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axbxc的解析式写成2()yaxhk的形式;2.通过图象能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2yaxbxc的性质;3.经历探索2yaxbxc与2()yaxhk的图象及性质紧密联系的过程,能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深刻理解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2(0)yaxbxca与2()(0)yaxhka之间的相互关系1.顶点式化成一般式从函数解析式2()yaxhk我们可以直接得到抛物线的顶点(h,k),所以我们称2()yaxhk为顶点式,将顶点式2()yaxhk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就可化成一般式2yaxbxc.2.一般式化成顶点式2222222bbbbyaxbxcaxxcaxxcaaaa22424bacbaxaa.对照2()yaxhk,可知2bha,244acbka.∴抛物线2yaxbxc的对称轴是直线2bxa,顶点坐标是24,24bacbaa.要点诠释:1.抛物线2yaxbxc的对称轴是直线2bxa,顶点坐标是24,24bacbaa,可以当作公式加以记忆和运用.2.求抛物线2yaxbx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常用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代入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1要点二、二次函数2(0)yaxbxca的图象的画法1.一般方法:列表、描点、连线;2.简易画法:五点定形法.其步骤为:(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2)求抛物线2yaxbxc与坐标轴的交点,当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及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再找到点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D,将A、B、C、D及M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要点诠释:当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及对称点D,由C、M、D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图象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象,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B,然后顺次用平滑曲线连结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要点三、二次函数2(0)yaxbxca的图象与性质1.二次函数20()yaxbxca图象与性质函数二次函数2yaxbxc(a、b、c为常数,a≠0)图象0a0a开口方向向上向下对称轴直线2bxa直线2bxa顶点坐标24,24bacbaa24,24bacbaa增减性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最大(小)值抛物线有最低点,当2bxa时,y有最小抛物线有最高点,当2bxa时,y有2值,244acbya最小值最大值,244acbya最大值 2.二次函数20()yaxbxca图象的特征与a、b、c及b2-4ac的符号之间的关系项目字母字母的符号图象的特征a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bab>0(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ab<0(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cc=0图象过原点c>0与y轴正半轴相交c<0与y轴负半轴相交b2-4acb2-4ac=0与x轴有唯一交点b2-4ac>0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与x轴没有交点要点四、求二次函数2(0)yaxbxca的最大(小)值的方法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或最小)值,即当2bxa时,244acbya最值.要点诠释: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x≤x2,那么首先要看2ba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1≤x≤x2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2bxa时,244acbya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x1≤x≤x2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x2时,222yaxbxc最大值;当x=x1时,211yaxbxc最小值,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x=x1时,;当x=x2时,,如果在此范围内,y值有增有减,则需考察x=x1,x=x2,2bxa时y值的情况.3【典型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9

    354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巩固练习.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A.5+4>8B.2x-1C.2x≤5D.-3x≥0 2.已知a>b,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3a>-3bB.C.3-a>3-bD.a-3>b-33.由x>y得ax<ay的条件应是A.a>0B.a<0C.a≥0 D.b≤04.(2015•西宁)不等式3x≤2(x﹣1)的解集为()A.x≤﹣1B.x≥﹣1C.x≤﹣2D.x≥﹣25.(山东烟台)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有()A. 1个B.2个 C.3个 D.4个 6.(江西南昌)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二、填空题7.用>或<填空,并说明是根据不等式的哪条基本性质: (1)如果x+2>5,那么x_______3;根据是_______. (2)如果,那么a_______;根据是________. (3)如果,那么x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4)如果x-3<-1,那么x_______2;根据是________.8. (2015•包河区二模)不等式>x﹣1的解集是 .9. 代数式的值不小于代数式的值,则的取值范围是 .10.不等式的非负整数解为.11.满足不等式的最小整数是 .12.若m>5,试用m表示出不等式(5-m)x>1-m的解集______.三、解答题13.(2014春•东昌府区期中)(1)解不等式3(2y﹣1)>1﹣2(y+3);(2)解不等式≥+1,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4.a取什么值时,代数式3-2a的值: (1)大于1? (2)等于1?  (3)小于1?115.y取什么值时,代数式2y-3的值:(1)大于5y-3的值?(2)不大于5y-3的值?16.求不等式64-11x>4的正整数解.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 【答案】D;【解析】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3. 【答案】B;【解析】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4. 【答案】C; 【解析】去括号得,3x≤2x﹣2,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故选:C.5. 【答案】C;【解析】先求得解集为,所以非负整数解为:0,1,2;6. 【答案】B;【解析】解原不等式得解集:.二、填空题7. 【答案】(1)>,不等式基本性质1;(2)>,不等式基本性质3; (3)<,不等式基本性质2;(4)<,不等式基本性质1;8.【答案】 x<4 ;【解析】去分母得1+2x>3x3﹣,移项得2x3x﹣>﹣31﹣,合并得﹣x>﹣4,系数化为1得x<4. 9.【答案】;【解析】由题意得,解得10.【答案】0,1,2;【解析】解不等式得11.【答案】5;【解析】不等式的解集为,所以满足不等式的最小整数是5.12.【答案】. 【解析】∵,∴,所以(5-m)x>1-m,可得:三、解答题13.【解析】解:(1)去括号,得:6y﹣3>1﹣2y﹣6,移项,得:6y+2y>1﹣6+3,2合并同类项,得:8y>﹣2,系数化成1得:y>﹣;(2)去分母,得:﹣2(2x﹣1)≥﹣3(2x+1)+6,去括号,得:﹣4x+2≥﹣6x﹣3+6,移项,得:﹣4x+6x≥﹣3+6﹣2,合并同类项,得:2x≥1,系数化为1得:x≥.14.【解析】解:(1)由3-2a>1,得a<1;(2)由3-2a=1,得a =1;(3)由3-2a<1,得a>1.15.【解析】解:(1)由2y-3>5y-3,得y<0;(2)由2y-3≤5y-3,得y≥0. 16.【解析】 解:先解不等式的解集为x<,所以正整数解为1,2,3,4,5.3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354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doc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要点梳理】要点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是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要点诠释:(1)一元一次不等式满足的条件:①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单项式或多项式);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2)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同点:二者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左边和右边都是整式.不同点: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由不等号<、≤、≥或>连接,不等号有方向;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由等号=连接,等号没有方向.要点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其根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逐步化为:(或)的形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为:(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化为(或)的形式(其中);(5)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要点诠释:(1)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每个步骤并不一定都要用到,可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运用.(2)解不等式应注意:①去分母时,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尤其不要漏乘常数项;②移项时不要忘记变号;③去括号时,若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要变号;④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在数轴上可以直观地把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出来,能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它对以后正确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很大帮助.要点诠释: 在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1)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2)方向:大向右,小向左.【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1.下列式子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哪些?1(1)3x+5=0(2)2x+3>5(3)(4)≥2(5)2x+y≤8【思路点拨】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判断,(1)是等式;(4)不等式的左边不是整式;(5)含有两个未知数.【答案与解析】解:(2)、(3)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总结升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分母不含未知数;②不等式中只含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类型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2015•南京)解不等式2(x+1)﹣1≥3x+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思路点拨】解不等式时去括号法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去括号法则是一样的.【答案与解析】解:去括号,得2x+2﹣1≥3x+2,移项,得2x﹣3x≥2﹣2+1,合并同类项,得﹣x≥1,系数化为1,得x≤﹣1,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总结升华】在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负数时,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举一反三:【变式】不等式2(x+1)<3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应为()【答案】C3.(2015•巴中)解不等式:≤﹣1,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思路点拨】按基本步骤进行,注意避免漏乘、移项变号,特别注意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答案与解析】解:去分母得,4(2x﹣1)≤3(3x+2)﹣12,去括号得,8x﹣4≤9x+6﹣12,移项得,8x﹣9x≤6﹣12+4,合并同类项得,﹣x≤﹣2,把x的系数化为1得,x≥2.在数轴上表示为:.2【总结升华】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举一反三:【变式】若,,问x取何值时,.【答案】解:∵,,若,则有即 ∴当时,.4.关于x的不等式2x-a≤-1的解集为x≤-1,则a的值是_________.【思路点拨】首先把a作为已知数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不等式的解集为x≤-1即可得到关于a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答案】-1【解析】由已知得:,由,得.【总结升华】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举一反三:【变式1】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1)x<a+1的解集是x>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变式2】已知关于x的方程的解是非负数,m是正整数,求m的值.【答案】解:由,得x=,因为x为非负数,所以≥0,即m≤2,又m是正整数,所以m的值为1或2.3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354人已阅读

    (5星级)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doc

    AG30GoG东G北G图(3)�OG图(4)G图(5)DABCG图(6)GDG'GBG'AOCGDBACG2G1G图(2)GBD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3)(时间:100分,满分120分)一、相信自己,一定能填对!(3×8=24分)1、图(1)中有______条线段,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2、时钟表面3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是______。 3、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31AB,D为AC的中点,若AB=9cm,则DC的长为。4、如图(2),点D在直线AB上,当∠1=∠2时,CD与AB的位置关系是。5、如图(3)所示,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_________度。6、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如图(4)所示对折两次,相邻两折痕间的夹角的度数为度。7、如图(5),B、C两点在线段AD上,(1)BD=BC+;AD=AC+BD- ;(2)如果CD=4cm,BD=7cm,B是AC的中点,则AB的长为。8、如图(6),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那样折叠后,B、D两点落在B′、D′点处,若得∠AOB′=700, 则∠B′OG的度数为。二、只要你细心,一定选得有快有准!(4×10=40分)9、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A.锐角B.直角C.钝角 D.不能确定10、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A.直线AB.直线AB C.直线ab D.直线Ab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ABCDͼ£¨1£©G图(7)AEDBFGCG图(8)OBDACFGHLEABG第19题图OP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平行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A.1个B.2个 C.3个D.4个 13、下面表示ABC的图是 ( ) A(A) (B) (C)(D)14、如图(7),从A到B最短的路线是( )A. A-G-E-B B.A-C-E-B C.A-D-G-E-B D.A-F-E-B15、已知OA⊥OC,∠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A.30B.150 C.30或150 D.以上都不对16、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不能是( ) A.1个 B. 2个C.3个 D.4个17、如图(8),与OH相等的线段有( ) A.8 B.7C.6 D. 418、小明用所示的胶滚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到墙上,正面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用图示胶滚涂出的() 来源:http://www.bcjy123.com/tiku/ A BC D三、认真解答,一定要动脑思考哟!(56分)19、如图,已知∠AOB内有一点P,过点P画MN∥OB交OA于C,过点P画PD⊥OA,垂足为D,并量出点P到OA距离。(8分)ABCACBBCAG第20题图ABCDEABCDG第23题图O20、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 CB=32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8分)来源:http://www.bcjy123.com/tiku/21、如图,直线AB、CD、EF都经过点O,且AB⊥CD,∠COE=350,求∠DOF、∠BOF的度数。(8分)((第21题图)22、在图中,(1)分别找出三组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线段,并用符号表示出来。(2)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将它们表示出来。(8分)(第22题图)23、如图已知∠AOB=21∠BOC, ∠COD=∠AOD=3∠AOB, 求∠AOB和∠COD的度数。(8分)FCDAEOBIMNKPCEQOBHLFGJDAG第25 题图G交警英姿24、已知线段AB=6cm,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1)是否存在点C,使它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等于5cm,为什么?(2)是否存在点C,使它到A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53人已阅读

    (5星级)

  • 中考数学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巩固练习(提高).doc

    中考总复习:数与式综合复习—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把多项式1-x2+2xy-y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A.(1)(1)xyxyB.(1)(1)xyxyC.(1)(1)xyxyD.(1)(1)xyxy2.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111111,,,,,2310152635┅┅,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A.145 B.140C.146 D.150 3.根据下表中的规律,从左到右的空格中应依次填写的数字是()000110010111001111A.100,011 B.011,100 C.011,101D.101,1104.在一个地球仪的赤道上用铁丝打一个箍,现将铁丝半径增大1米,需增加m米长的铁丝.假设地球赤道上也有一个铁箍,同样半径增大1米,需增加n米长的铁丝,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m>n B.m<nC.m=nD.不能确定5.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那么对折n次后折痕的条数是 ()A.2n-1   B.2n+1C.2n-1D.2n+16.(2015秋•重庆校级月考)如图图案都是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其中第1个图形中有5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13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25个小正方形,…,按此规律,则第8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A.181B.145C.100D.88二、填空题7.若非零实数a,b满足2244abab,则ba= .18.已知分式)1)(2(12xxx,当x=时,分式的值为0.9.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 =.10. (2015秋•平山区校级月考)化简:(1)当x≥0时,=;(2)当a≤0时,=;(3)当a≥0,b<0时,=.11.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了下面的单位分数三角形(单位分数是分子为1,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第一行 11第二行 12 12第三行131613第四行 14 112 112 14 第五行 15 120130120 15 … …… …根据前五行的规律,可以知道第六行的数依次是: .12.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数字游戏:第一步:取一个自然数n1=5 ,计算n12+1得a1;第二步:算出a1的各位数字之和得n2,计算n22+1得a2;第三步:算出a2的各位数字之和得n3,再计算n23+1得a3;…………依此类推,则a2012=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3.(2015春•碑林区期中)图①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②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2(1)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观察图②,三个代数式(m+n)2,(mn﹣)2,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3)观察图③,你能得到怎样的代数等式呢?(4)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的面积能表示(m+n)(m+3n);(5)若x+y=6﹣,xy=2.75,求xy﹣的值.14.阅读下列题目的计算过程:xxx12132=)1)(1()1(2)1)(1(3xxxxxx(A)=(x-3)-2(x-1)  (B)=x-3-2x+1  (C)=-x-1 (D)(1)上述计算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2)错误的原因 .(3)本题目正确的结论为.15.已知271xxx,求2421xxx的值.16. 设12211=112S,22211=123S,32211=134S,…, 2211=1(1)nSnn设12nS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353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基础).doc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基础)【学习目标】1. 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0)yaxbxca的图象;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axbxc的解析式写成2()yaxhk的形式;2.通过图象能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2yaxbxc的性质;3.经历探索2yaxbxc与2()yaxhk的图象及性质紧密联系的过程,能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深刻理解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2(0)yaxbxca与2()(0)yaxhka之间的相互关系1.顶点式化成一般式从函数解析式2()yaxhk我们可以直接得到抛物线的顶点(h,k),所以我们称2()yaxhk为顶点式,将顶点式2()yaxhk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就可化成一般式2yaxbxc.2.一般式化成顶点式2222222bbbbyaxbxcaxxcaxxcaaaa22424bacbaxaa.对照2()yaxhk,可知2bha,244acbka.∴抛物线2yaxbxc的对称轴是直线2bxa,顶点坐标是24,24bacbaa.要点诠释:1.抛物线2yaxbxc的对称轴是直线2bxa,顶点坐标是24,24bacbaa,可以当作公式加以记忆和运用.2.求抛物线2yaxbx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常用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代入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1要点二、二次函数2(0)yaxbxca的图象的画法1.一般方法:列表、描点、连线;2.简易画法:五点定形法.其步骤为:(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2)求抛物线2yaxbxc与坐标轴的交点,当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B及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再找到点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D,将A、B、C、D及M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要点诠释:当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C及对称点D,由C、M、D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图象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象,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B,然后顺次用平滑曲线连结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要点三、二次函数2(0)yaxbxca的图象与性质1.二次函数20()yaxbxca图象与性质函数二次函数2yaxbxc(a、b、c为常数,a≠0)图象0a0a开口方向向上向下对称轴直线2bxa直线2bxa顶点坐标24,24bacbaa24,24bacbaa增减性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2bxa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最大(小)值抛物线有最低点,当2bxa时,y有最小抛物线有最高点,当2bxa时,y有2值,244acbya最小值最大值,244acbya最大值 2.二次函数20()yaxbxca图象的特征与a、b、c及b2-4ac的符号之间的关系项目字母字母的符号图象的特征a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bab>0(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ab<0(a,b异号)对称轴在y轴右侧cc=0图象过原点c>0与y轴正半轴相交c<0与y轴负半轴相交b2-4acb2-4ac=0与x轴有唯一交点b2-4ac>0与x轴有两个交点b2-4ac<0与x轴没有交点要点四、求二次函数2(0)yaxbxca的最大(小)值的方法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或最小)值,即当2bxa时,244acbya最值.要点诠释: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1≤x≤x2,那么首先要看2ba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1≤x≤x2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2bxa时,244acbya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x1≤x≤x2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x2时,222yaxbxc最大值;当x=x1时,211yaxbxc最小值,如果在此范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当x=x1时,;当x=x2时,,如果在此范围内,y值有增有减,则需考察x=x1,x=x2,2bxa时y值的情况.3【典型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8

    353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春•深圳校级期中)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A.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B.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C.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有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如图,AB=AC,AD⊥ BC于D,E、F为AD上的点,则图中共有()对全等三角形.A.3B.4C.5D.63. 能使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斜边相等  B.一锐角对应相等C.两锐角对应相等 D.两直角边对应相等4. 在Rt△ABC与Rt△'''ABC中, ∠C = ∠'C = 90, A = ∠'B, AB =''AB,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AC = ''ACB.BC = ''BC C. AC = ''BC D. ∠A = ∠'A5. (2016春•蓝田县期末)如图,∠B=∠D=90°,BC=CD,∠1=40°,则∠2=()A.40°B.50°C.60°D.75°6. 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有一对角对应相等,一对边对应相等,则两个直角三角形() A.一定全等B.一定不全等C.可能全等 D.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7.如图,BE,CD是△ABC的高,且BD=EC,判定△BCD≌△CBE的依据是______.8. 已知,如图,∠A=∠D=90°,BE=CF,AC=DE,则△ABC≌_______.19. 如图,BA∥DC,∠A=90°,AB=CE,BC=ED,则AC=_________.10.(2016春•普宁市期末)如图,已知AB⊥CD,垂足为B,BC=BE,若直接应用HL判定△ABC≌△DBE,则需要添加的一个条件是.11.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的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________.12. 如图,已知AD是△ABC的高,E为AC上一点,BE交AD于F,且BF=AC,FD=CD.则∠BAD=_______.三、解答题13. 如图,工人师傅要在墙壁的O处用钻打孔,要使孔口从墙壁对面的B点处打开,墙壁厚是35cm,B点与O点的铅直距离AB长是20cm,工人师傅在旁边墙上与AO水平的线上截取OC=35cm,画CD⊥OC,使CD=20cm,连接OD,然后沿着DO的方向打孔,结果钻头正好从B点处打出,这是什么道理呢?请你说出理由.2 14.(2014秋•黄石港区校级月考)如图,用三角尺可按下面方法画角平分线:在∠AOB的两边上分别取OM=ON,再分别过点M、N作OA、OB的垂线,交点为P,画射线OP,则得到OP平分∠AOB.请用你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15. 如图,已知AB=AC,AE=AF,AE⊥EC,AF⊥BF,垂足分别是点E、F.求证:∠1=∠2.【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解:A、∵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所以另一锐角必然相等,∴符合ASA定理,故本选项正确;B、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若是两条直角边,可以根据SAS判定全等,若是直角边与斜边,可根据HL判定全等.故本选项正确;C、有两个锐角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D、有一直角边和一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符合ASA定理,可判定相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2. 【答案】D;【解析】△ABD≌△ACD;△ABF≌△ACF;△ABE≌△ACE;△EBF≌△ECF;△EBD≌△ECD;△FBD≌△FCD.3. 【答案】D;4. 【答案】C; 【解析】注意看清对应顶点,A对应'B,B对应'A.5. 【答案】B;3 【解析】解:∵∠B=∠D=90°,在Rt△ABC和Rt△ADC中∴Rt△ABC≌Rt△ADC(HL)∴∠2=∠ACB=90°﹣∠1=50°.故选B.6. 【答案】C; 【解析】如果这对角不是直角,那么全等,如果这对角是直角,那么不全等.二、填空题7. 【答案】HL;8. 【答案】△DFE9. 【答案】CD; 【解析】通过HL证Rt△ABC≌Rt△CDE.10.【答案】AC=DE; 【解析】解∵AB⊥DC,∴∠ABC=∠DBE=90°,在RtAB△C和Rt△DBE中,,∴RtAB△CRt≌△DBE(HL),故答案为:AC=DE.11.【答案】90°; 【解析】通过HL证Rt△ABC≌Rt△DEF,∠BCA=∠DFE.12.【答案】45°;【解析】证△ADC与△BDF全等,AD=BD,△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解答题13.【解析】 解:在Rt△AOB与Rt△COD中, (3590AOBC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53人已阅读

    (5星级)

  •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典型例题(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典型例题例1计算:(1)(2)(3)例2 计算题:(1);(2).例3 求值:,其中.例4 化简(1);(2).例5 设,求的值.例6计算:(1)(2)(3)例7计算题:(1);(2)。例8 求值:,其中。例9 化简(1);(2)。例10 设,求的值。参考答案例1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说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积仍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所乘多项式的项数相等,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若是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仍然是先乘方,再乘除,运算结果要检查,如有同类项要合并,结果要最简.例2 分析:(1)中单项式为,多项式里含有,,1,乘积结果为三项,特别是1这项不要漏乘.(2)中指数为字母,计算时要注意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解:(1)原式(2) 说明: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第一项相乘时,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例3 解:原式当时,说明:求值问题,应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例4 分析:在计算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时,仍应按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先去小括号和,再去中括号.解:(1)原式 (2)原式例5 分析:由已知条件,显然,再将所求代数式化为的形式,整体代入求解. 解: 说明:整体换元的数学方法,关键是识别转化整体换元的形式.例6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说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积仍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所乘多项式的项数相等,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若是混合运算,运算顺序仍然是先乘方,再乘除,运算结果要检查,如有同类项要合并,结果要最简。例7分析:(1)中单项式为,多项式里含有,,1,乘积结果为三项,特别是1这项不要漏乘。(2)中指数为字母,计算时要注意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解:(1)原式(2) 说明:单项式与多项式的第一项相乘时,要注意积的各项符号的确定;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例8 解:原式当时,说明:求值问题,应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例9 分析:在计算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时,仍应按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先去小括号和,再去中括号。解:(1)原式 (2)原式例10 分析:由已知条件,显然,再将所求代数式化为的形式,整体代入求解。 解: 说明:整体换元的数学方法,关键是识别转化整体换元的形式。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352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整式的除法(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6•巴彦淖尔)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x2y•3xy2=6﹣x2y2 B.(﹣x2﹣y)(x+2y)=x24﹣y2C.6x3y2÷2x2y=3xy D.(4x3y2)2=16x9y42.若,则值是().A.==1B.==2C.=1,=2D.=2,=13.的结果是(). A.8B.-8C.2D.84.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A.B.C.D.5. 已知与一个多项式之积是,则这个多项式是()A. B.C.D.6. 计算除以后,得商式和余式分别为()A.商式为3,余式为B.商式为3,余式为8C.商式为3+8,余式为 D.商式为3+8,余式为0二.填空题7. (2016秋•巴中校级期中)计算:=____________.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1)已知=3,=2,__________.(2)已知=6,=8,___________.10. 已知A是关于的四次多项式,且A÷=B,那么B是关于的_______次多项式.11. 若M,那么整式M=____________.12.若=3,=6,=1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三.解答题113.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3.14.(北京校级月考)(﹣4a37a﹣3b2+12a2b)÷(﹣2a)2.15. 是否存在常数、使得能被整除?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否则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2x2y•3xy2=6﹣x3y3,故选项A错误;(﹣x2﹣y)(x+2y)=﹣x24﹣xy4﹣y2,故选项B错误;6x3y2÷2x2y=3xy,故选项C正确;(4x3y2)2=16x6y4,故选项D错误故选:C.2. 【答案】A; 【解析】,所以,,=1.3. 【答案】A; 【解析】.4. 【答案】D; 【解析】.5. 【答案】C; 【解析】这个多项式为.6. 【答案】A; 【解析】×商式+余式=.二.填空题7. 【答案】﹣16a2c+4ab+1; 【解析】解:原式==16﹣a2c+4ab+1.8. 【答案】; 【解析】.29. 【答案】(1);(2); 【解析】;.10.【答案】三;11.【答案】; 【解析】M=.12.【答案】; 【解析】,所以.三.解答题13.【解析】解:原式=== 当=2,=-3时,原式=.14.【解析】解:(﹣4a37a﹣3b2+12a2b)÷(﹣2a)2=(﹣4a37a﹣3b2+12a2b)÷4a2=a﹣﹣ab2+3b.15. 【解析】解:设 由等式左右两边对应系数相等可得:,,, 解得:,所以、是存在的.3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3

    352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江苏省常州市2021年数学中考真题(解析版).doc

    江苏省常州市2021年数学中考真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的倒数是()A. 2B. ﹣2C. D. ﹣【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倒数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的倒数是2,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倒数,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公式,掌握幂的乘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 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 正方体B. 圆锥C. 圆柱D. 球【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俯视图将正方体淘汰掉,然后根据主视图和左视图将圆锥和圆柱淘汰,即可求解.【详解】解:∵俯视图是圆,∴排除A,∵主视图与左视图均是圆,∴排除B、C,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用到的知识点为:三视图分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4. 观察所示脸谱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 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C. 它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 它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详解】解:脸谱图案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 如图,是的直径,是的弦.若,则的度数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平角的定义求出∠AOB,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详解】解:∵,∴∠AOB=180°-60°=120°,∵OA=OB,∴=∠OBA=(180°-120°)÷2=30°,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基本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圆的半径相等,是解题的关键.6. 以下转盘分别被分成2个、4个、5个、6个面积相等的扇形,任意转动这4个转盘各1次.已知某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则对应的转盘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求出每个选项的概率,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指针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B.指针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C.指针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D.指针落在阴影区域的概率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率,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 已知二次函数,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二次函数的开口向上,进而即可求解.【详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y轴,当时,y随x增大而增大,∴二次函数的图像开口向上,∴a-1>0,即:,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与二次项系数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 为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民生工程,监管部门对某一商品的价格持续监控.该商品的价格(元/件)随时间t(天)的变化如图所示,设(元/件)表示从第1天到第t天该商品的平均价格,则随t变化的图像大致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像先求出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进而求出关于t的解析式,再判断各个选项,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当1≤t≤6时,=2t+3,当6<t≤25时,=15,当25<t≤30时,=-2t+65,∴当1≤t≤6时,=,当6<t≤25时,=,当25<t≤30时,== ,∴当t=30时,=13,符合条件的选项只有A.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像和函数解析式,掌握待定系数法以及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意义,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 计算:___.【答案】3【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数a的立方根,也就是求一个数x,使得x3=a,则x就是a的一个立方根:∵33=27,∴.10. 计算: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即可求解.【详解】解:原式==,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掌握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1. 分解因式: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详解】解:,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2. 近年来,5G在全球发展迅猛,中国成为这一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32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浙江省台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doc

    2021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台州卷) 数学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4.本次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用五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则该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为主视图,因此选项B的图形符合题意.【详解】解:根据主视图的意义可知,从正面看到四个正方形,故选:B.【点睛】考查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从不同方向对物体进行正投影所得到的图形分别为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 小光准备从A地去往B地,打开导航、显示两地距离为37.7km,但导航提供的三条可选路线长却分别为45km,50km,51km(如图).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垂线段最短C.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线段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两地距离显示的是两点之间的线段,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导航的实际可选路线都比两地距离要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线段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3. 大小在和之间的整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B【解析】【分析】先估算和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在和之间的整数只有2,这一个数,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最接近无理数的两个有理数的值.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4.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a2+a=a3B. (ab)2=ab2C. a5÷a2=a3D. a5・a2=a10【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分别计算即可.【详解】解:A.与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项错误;B.,故该项错误;C.,该项正确;D.,该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掌握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5. 关于x的方程x24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m>2B. m<2C. m>4D. m<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方程x24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得,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关于x的方程x24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得:m<4,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熟练掌握ax2+bx+c=0(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判别式大于零,是解题的关键.6. 超市货架上有一批大小不一的鸡蛋,某顾客从中选购了部分大小均匀的鸡蛋,设货架上原有鸡蛋的质量(单位:g)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s2,该顾客选购的鸡蛋的质量平均数和方差1,,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A. 1B. 1C. s2>D. s2【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顾客从一批大小不一的鸡蛋中选购了部分大小均匀的鸡蛋,∴<s2,和1的大小关系不明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均数和方差的意义,掌握一组数据越稳定,方差越小,是解题的关键.7. 一把直尺与一块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若∠1=47°,则∠2=( )A. 40°B. 43°C. 45°D. 47°【答案】B【解析】【分析】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过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作直尺两边的平行线,∵直尺的两边互相平行,∴,∴,∴,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 已知(a+b)2=49,a2+b2=25,则ab=( )A. 24B. 48C. 12D. 2【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整体法求代数式的值,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 将x克含糖10的糖水与y克含糖30的糖水混合,混合后的糖水含糖( )A. 20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求出两份糖水中糖的重量,再除以混合之后的糖水总重,即可求解.【详解】解:混合之后糖的含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0. 如图,将长、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23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平方差公式》典型例题(初中数学7年级下册).doc

    《平方差公式》典型例题例1 下列两个多项式相乘,哪些可用平方差公式,哪些不能?(1); (2);(3);(4).(5)例2 计算:(1);(2);(3);(4).例3 计算.例4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1999×2001;(2).例5计算:(a-2b)(2a-b)-(2a-b)(b+2a)例6计算:(1)(2)例7计算:(x2+4)(x-2)(x+2)例8填空(1)(a+d)·( )=d2-a2(2)(-xy-1)·( )=x2y2-1例9  计算参考答案例1 分析:两个多项式相乘,只有当这两个多项式各分为两部分之后,它们的一部分完全相同,而另一部分只有符号不同,才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1)两个二项式的两项分别是,和,两部分的符号都不相同,没有完全相同的项,所以不能用平方差公式.(2)这两个二项式的两项分别是,和,,所含字母不相同,没有完全相同的项,所以不能用平方差公式.(3)与,与,与,没有完全相同的项,不能用平方差公式.(4)两个二项式中,完全相同,但与除去符号不同外,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同,所以不能用平方差公式.(5)与,与,只有符号不同,完全相同,所以可以用平方差公式.可用平方差公式.例2 分析:在应用乘法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时,多项式的系数、指数、符号、相对位置不一定符合公式的标准形式,但只要对题目的结构特征进行认真观察,就可以发现这几个题目都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解: (1)原式(2)原式 或原式(3)原式 (4)原式 说明:1)乘法公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字母,还可以表示一个单项式或多项式;2)适当添加括号,将有利于应用乘法公式,添加括号的方法不同,一题可用多种解法,得出相同的结果;3)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对题目进行观察研究,把不符合公式标准形式的题目,加以调整,使它变化为符合公式标准的形式.例3 分析:本题有四种思路,①它属于多项式乘法可以直接用法则计算.②若将原式整理为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③观察两因式中,都有,又有互为相反数的两项,和,也可以直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可得.④可变形为,得.解:或 说明: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征,一般常见的变形有位置变化,如.符号变化,系数变化,还有一些较复杂的变形,如,两因式中都有,并且与互为相反数,因此,可以凑成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即.例4分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使与例2类似的计算题变得十分简便.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两个有理数的积时,关键是要将其写成平方差法:(1)观察法.如第(1)题适合此法;(2)平均数法.如第(2)题中,解:(1)1999×2001=(2)说明:在进行有理数运算时适当运用平方差公式会使运算简便.例5分析:前两个相乘的多项式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特征,只能用多项式乘多项式;后两个多项式相乘可以用平方差公式,算出的结果一定要打上括号,再进行下面的计算.解:(a-2b)(2a-b)-(2a-b)(b+2a)=2a2-ab-4ab+2b2-[(2a)2-b2] 打括号=2a2-5ab+2b2-(4a2-b2)=2a2-5ab+2b2-4a2+b2=-2a2-5ab+3b2说明:当进行计算时,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打上括号再与其他项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例6分析:(1)中的都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可以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2)中的可以逆用幂的运算法则,写成再计算.解:(1)原式(2)原式 说明:(1)平方差公式积适用于类型的多项式乘法,其中、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2)逆用幂的运算法则,是常用的解题技巧.(3)此题中的第(1)题先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及结合律合理变形后,可连续运用平方差公式;第(2)题先利用加法结合律,把两个因式变为两数的和与这两数的差的形式,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这些都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例7分析:由于运用平方差公式可简化运算,因此可以利用乘法结合律先将可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部分先计算,而且平方差公式可以连用.解:(x2+4)(x-2)(x+2)=(x2+4)[(x-2)(x+2)]=(x2+4) (x2-4) 用公式计算后的结果要打括号=(x2)2-42=x4-16例8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右边a2-b2中被减数中的a代表相同的项,而减数中的b在等式左边中应是互为相反数的两项.(1)中d2-a2中的d在两个二项式中皆为正,而a在第一个多项式中为正,则在第二个多项式中应为负.(2)中含xy的项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6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巩固练习(基础).doc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三)--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巩固练习(基础)【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6•厦门)方程x22x=0﹣的根是()A.x1=x2=0B.x1=x2=2C.x1=0,x2=2D.x1=0,x2=2﹣2.方程(1)2xx的解是()A.1xB.2x C.11x,22xD.11x,22x3.一元二次方程2340xx的解是()A.11x;24xB.11x;24xC.11x;24xD.11x;24x4.方程x2-5x-6=0的两根为()A.6和1B.6和-1 C.2和3D.-2和35.方程(x-5)(x-6)=x-5的解是()A.x=5 B.x=5或x=6C.x=7D.x=5或x=76.已知210xx,则3222012xx的值为 ()A. 2011 B.2012C. 2013D.2014二、填空题7.(2015•厦门)方程x2+x=0的解是________;8.方程(x-1)(x+2)(x-3)=0的根是________.9.请写一个两根分别是1和2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10.若方程x2-m=0的根为整数,则m的值可以是_____ ___.(只填符合条件的一个即可)11.已知实数x、y满足2222()(1)2xyxy,则22xy________.12.(2016•随州)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9,另一边长为方程x28x﹣+15=0的根,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三、解答题13.(2014秋•宝坻区校级期末)解方程(1)2(x3﹣)2=8(直接开平方法)(2)4x26x3=0﹣﹣(运用公式法)(3)(2x3﹣)2=5(2x3﹣)(运用分解因式法)(4)(x+8)(x+1)=12﹣(运用适当的方法)14. 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x2-6x-16=0. (2) (2x+1)2+3(2x+1)+2=0.15.(1)利用求根公式完成下表:1方程24bac的值24bac的符号(填>0,=0,<0)1x,2x的关系(填相等不等或不存在)2230xx2210xx2230xx (2)请观察上表,结合24bac的符号,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3)利用上面的结论解答下题.当m取什么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m+1)x+m-2=0,①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x22x=0﹣,x(x2﹣)=0,解得:x1=0,x2=2.故选:C.2.【答案】C;【解析】整理得x2-x-2=0,∴(x-2)(x+1)=0.3.【答案】A ; 【解析】可分解为(x-1)(x+4)=04.【答案】B;【解析】要设法找到两个数a,b,使它们的和a+b=-5,积ab=-6,∴(x+1)(x-6)=0,∴x+1=0或x-6=0.∴x1=-1,x2=6.5.【答案】D;【解析】此方程左右两边含有相同的因式(x-5),应移项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x-5)(x-6)-(x-5)0.∴(x-5)(x-6-1)=0,∴15x,27x6.【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x2-x=1,∴322222012()20122012120122013xxxxxxxx.二、填空题7.【答案】x1=0,x2=-1.【解析】可提公因式x,得x(x+1)=0.∴x=0或x+1=0,∴x1=0,x2=-1.8.【答案】x1=1,x2=-2,x3=3.2【解析】由x-1=0或x+2=0或x-3=0求解.9.【答案】2320xx; 【解析】逆用因式分解解方程的方法,两根为1、2的方程就是(x-1)(x-2)=0,然后整理可得答案.10.【答案】4; 【解析】 m应是一个整数的平方,此题可填的数字很多.11.【答案】2; 【解析】由(x2+y2)2-(x2+y2)-2=0得(x2+y2+1)(x2+y2-2)=0又由x,y为实数,∴x2+y2>0,∴x2+y2=2.12.【答案】19或21或23.【解析】由方程x28x﹣+15=0得:(x3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数学9年级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知识讲解(提高).doc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和圆的对称性; 2.能力目标:能应用圆半径、直径、弧、弦、弦心距的关系,圆的对称性进行计算或证明;3.情感目标:养成学生之间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要点梳理】要点一、圆的定义及性质1. 圆的定义 (1)动态:如图,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要点诠释: ①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应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半径,二者缺一不可; ②圆是一条封闭曲线.(2)静态: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是平面内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要点诠释: ①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②圆指的是圆周,而不是圆面;③强调在一个平面内是非常必要的,事实上,在空间中,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球面,一个闭合的曲面.2.圆的性质 ①旋转不变性:圆是旋转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重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 ②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或者说,经过圆心的任何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要点诠释:①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②因为直径是弦,弦又是线段,而对称轴是直线,所以不能说圆的对称轴是直径,而应该说圆的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3.两圆的性质   两个圆组成的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连心线(经过两圆圆心的直线叫做两圆连心线).要点二、与圆有关的概念1. 弦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弦心距: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要点诠释:1直径是圆中通过圆心的特殊弦,也是圆中最长的弦,即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为什么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中任意一条弦,求证:AB≥CD.证明:连结OC、OD ∵AB=AO+OB=CO+OD≥CD(当且仅当CD过圆心O时,取=号) ∴直径AB是⊙O中最长的弦.2. 弧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要点诠释:①半圆是弧,而弧不一定是半圆;②无特殊说明时,弧指的是劣弧.3.同心圆与等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圆心不同,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356996概念、性质的要点回顾】4.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做等弧.要点诠释:①等弧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不能忽视;②圆中两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圆的定义1.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点A、B、C、D在以点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答案与解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OB=OD,AC=BD,∴OA=OC=OB=OD,2∴点A、B、C、D在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总结升华】要证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只能依据圆的定义,去说明这些点到平面内某一点的距离相等.举一反三:【变式】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在同一圆上,则该平行四边形一定是( )A.正方形 B.菱形C.矩形D.等腰梯形【答案】C.2. 爆破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0.9cm,点导火索的人需要跑到离爆破点120m以外的安全区域。这个导火索的长度为18cm,那么点导火索的人每秒钟跑6.5m是否安全?【答案与解析】导火索燃烧的时间为180920.()s 相同时间内,人跑的路程为2065130.()m∴点导火索的人安全.【总结升华】爆破时的安全区域是以爆破点为圆心,以120m为半径的圆的外部,如图所示. 类型二、圆及有关概念3.(2015秋•丹阳市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半圆是等弧B.同圆中优弧与半圆的差必是劣弧C.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D.同圆中优弧与劣弧的差必是优弧【答案】 B.【解析】A、两个半圆的半径不一定相等,故错误;B、同圆中优弧与半圆的差必是劣弧,正确;C、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错误;D、同圆中优弧与劣弧的差比一定是优弧,故错误,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8年级(上册)分式的概念和性质(基础)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2015春•东台市期中)下列各式:其中分式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2.使分式5xx值为0的x值是()A.0B.5C.-5D.x≠-53.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当23x时,分式231xx有意义B.当ab时,分式22abab有意义C.当21x时,分式214xx值为0D.当xy时,分式22xyyx有意义4.(2016·营口模拟)下列各式中,不论字母取何值时分式都有意义的是()A.B.C.D.5.如果把分式yxyx2中的x和y都扩大10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10倍B.缩小10倍C.是原来的32D.不变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amabmbB.0ababC.1111abbaccD.221xyxyxy二.填空题7.当x=______时,分式632xx无意义.8.若分式67x的值为正数,则x满足______.9.(1)112()xxx(2).yxxyx22353)(110.(1)22)(1yxyx(2)24)(21yyx11.(2016秋·崆峒区期末)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12.(2015•朝阳区一模)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其中第7个式子是   ,第n个式子是(用含的n式子表示,n为正整数). 三.解答题13.当x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1)12xx;(2)1041xx;(3)211xx;(4)2211xx.14.已知分式,yayb当y=-3时无意义,当y=2时分式的值为0,求当y=-7时分式的值.15.(2014•上城区二模)在三个整式x2﹣1,x2+2x+1,x2+x中,请你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将其中一个作为分子,另一个作为分母组成一个分式,并将这个分式进行化简,再从﹣≤x≤的范围内选取合适的整数作为x的值代入分式求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A; 【解析】解:(1﹣x),,的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因此不是分式,是整式;,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选A.2. 【答案】A; 【解析】050xx且.3. 【答案】B; 【解析】ab,22abab有意义.4. 【答案】D; 【解析】∵,∴不论字母取何值都有意义.5. 【答案】D;2 【解析】102010(2)2101010()xyxyxyxyxyxy.6. 【答案】D; 【解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二.填空题7. 【答案】2; 【解析】由题意,360,2xx.8. 【答案】7x; 【解析】由题意70,7xx∴.9. 【答案】(1)2x;(2)5y;10.【答案】(1)xy;(2)22xyxy; 【解析】221(1)(2)22244xxyxyxyyyy.11.【答案】; 【解析】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12.【答案】,. 【解析】解:∵=(﹣1)2•,=(﹣1)3•,=(﹣1)4•,…∴第7个式子是,第n个式子为:.3故答案是:,.三.解答题13.【解析】解:(1)由分母20x,得2x.∴当2x时,原分式有意义.(2)由分母410x,得14x.∴当14x时,原分式有意义.(3)∵不论x取什么实数,都有210x.∴x取一切实数,原分式都有意义.(4)∵20x,∴211x,∴2(1)1x即211x∴x取一切实数,分式2211xx都有意义.14.【解析】解:由题意:30b,解得3b2023a,解得2a所以分式为23yy,当y=-7时,2729937344yy.15.【解析】解:选择x2﹣1 为分子,x2+2x+1为分母组成分式,则 = =,当x=0时,上式==﹣1.4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4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初中7年级(上册)《有理数》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doc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计算106×(102)3÷104之值为( ).A.108B.109C.1010D.10122.(2015•永州)在数轴上表示数﹣1和2014的两点分别为A和B,则A和B两点间的距离为() A.2013B.2014C.2015D.2016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商为-1;②两个有理数之和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加数;③若两数之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一定都是正数;④若0mn,则mnnm.A.0B.1C.2D.34.已知||5m|,||2n,||mnnm,则mn的值是( ).A.-7B.-3C.-7或-3D.±7或±35.将一刻度尺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cm),刻度尺上的0cm、15cm分别对应数轴上的3.6x和,则( ).A.910x B.1011x C.1112xD.1213x6. 如图:数轴上标出若干个点,每相邻两点相距1个单位,点A、B、C、 D对应的数分别是整数a,b,c,d,且b-2a=9,那么数轴的原点对应点是().A.A点B.B点 C.C点D.D点7.有理数a,b,c的大小关系如图: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0abcB.abcC.acacD.bcca8.记12nnSaaa…,令12nnSSSTn…,称nT为1a,2a,…,na这列数的理想数.已知1a,2a,…,500a的理想数为2004,那么8,1a,2a,…,500a的理想数为( ). A.2004B.2006C.2008D.2010二、填空题9.(2015•烟台)如图,数轴上点A、B所表示的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是.10.2011年成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第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8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记作________元.111.一种零件的尺寸在图纸上是0.050.027(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________,最小不小于________.12.(2016•巴中)|﹣0.3|的相反数等于 .13.如图,有理数,ab对应数轴上两点A,B,判断下列各式的符号:ab________0;ab________0;()()________abab0;2(1)abab________0.14.已知,,abc满足()()()0,0abbccaabc,则代数式abcabc的值是.15.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则此处的高度是千米.16.观察下列算式:23451 ,24462,25473,24846,请你在观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250___________.三、 解答题17.(2016春•新泰市校级月考)计算:(1)24+(﹣22)﹣(+10)+(﹣13)(2)(﹣1.5)+4+2.75+(﹣5)(3)(﹣8)+(﹣7.5)+(﹣21)+(+3)(4)(﹣24)×(﹣++)18.(2015•顺义区一模)居民用电计费实行一户一表政策,以年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即:一户居民全年不超过2880度的电量,执行第一档电价标准为0.48元/度;全年用电量在2880度到4800度之间(含4800),超过2880度的部分,执行第二档电价标准为0.53元/度;全年用电量超过4800度,超过4800度的部分,执行第三档电价标准为0.78元/度.小敏家2014年用电量为3000度,则2014年小敏家电费为多少元?19.已知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即可以表示为1,a+b,a的形式,又可表示为0,ba,b的形式,且x的绝对值为2,求200820092()()()ababababx的值. 20.一粒米微不足道,平时总会在饭桌上毫不经意地掉下几粒,甚至有些挑食的同学会把整碗米饭倒掉.针对这种浪费粮食现象,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实际测算,称得500粒大米约重10克.现在请你来计算(1)一粒大米重约多少克?(2)按我国现有人口13亿,每年365天,每人每天三餐计算,若每人每餐节约一粒大米,一年大约能节约大米多少千克?(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3)假若我们把一年节约的大米卖成钱,按2元∕千克计算,可卖得人民币多少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对于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学费按每

    上传时间:2023-04-30 页数:5

    351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2021年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doc

    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英语试题Ⅰ第卷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his afternoon?A. Rainy. B. Sunny.C. Windy2.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Go to the lake. B. Go boating.C. Go to the museum.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In a bank. B. In a shop. C. In a restaurant.4. How did the man like the film?A. It was boring. B. It was exciting. C. It was funny. 5.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Waiter and customer. B. Doctor and patient. C. Teacher and studen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听下面3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 你有时间阅读各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至第8三个小题。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on Wednesday?A. Do some shopping. B. Enjoy new food.C. Go to the Night Safari. 7. When will the man return? A. This Friday. B. Next Monday. C. Next Saturday.8. Who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A. Brian. B. Laura. C. Ella.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至第11三个小题。 9. What did the man do to be a firefighter?A, He attended an interview. B. He had medical exams. C. He trained very hard. 10. When did the man save the girl?A. During an earthquake. B. During a fire. C. During a car accident. 11. How did the man find the girl?A. By opening a window. B. By hearing her crying. C. By clearing the smok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2至第15四个小题。12. Why does Luke go to the summer school?A. To study math. B. To learn English. C. To get football training. 13. How does Luke go to the school?A. By car. B. By bus. C. On foot. 14. When does Luke have lunch?A. At 11:00. B. At 1: 45. C. At 12: 45. 15. What does Luke do from 2: 30 to 3:30 in the afternoon?A. He plays other sports. B. He has a football match. C. He takes a shower.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 D)中选出最佳选项。AMy name is R

    上传时间:2023-05-09 页数:17

    350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江苏省宿迁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doc

    宿迁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作图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3的相反数为()A. ﹣3B. ﹣C. D. 32. 对称美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给与人们一种圆满、协调和平的美感,下列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 4. 已知一组数据:4,3,4,5,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 3B. 3.5C. 4D. 4.55. 如图,在△ABC中,∠A=70°,∠C=30°,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AB,交BC于点E,则∠BDE的度数是()A. 30°B. 40°C. 50°D. 60°6. 已知双曲线过点(3,)、(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 7. 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B落在点D处,折痕为MN,已知AB=8,AD=4,则MN的长是( )A. B. 2C. D. 48.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①;②>0;③;④不等式<0的解集为1≤<3,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 若代数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10. 2021年4月,白鹤滩水电站正式开始蓄水,首批机组投产发电开始了全国冲刺,该电站建成后,将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成为我国第二大水电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600000吨,减碳成效显著,对促进我市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516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11. 分解因式:=______.12. 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__.13. 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4,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则它的侧面展开图面积为_____________.14. 《九章算术》中有一道引葭赴岸问题:仅有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题意是:有一个池塘,其地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一棵芦苇AB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为1尺.如果把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恰好碰到岸边的B'(示意图如图,则水深为__尺.15. 如图,在Rt△ABC中,∠ABC=90°,∠A=32°,点B、C在上,边AB、AC分别交于D、E两点﹐点B是的中点,则∠ABE=__________.16. 如图,点A、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延长AB交轴于C点,若△AOC的面积是12,且点B是AC的中点,则 =__________.17. 如图,在△ABC中,AB=4,BC=5,点D、E分别在BC、AC上,CD=2BD,CF=2AF,BE交AD于点F,则△AFE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计算:4sin45°19. 解不等式组,并写出满足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20. 某机构为了解宿迁市人口年龄结构情况,对宿迁市的人口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析,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类别ABCD年龄(t岁)0≤t<1515≤t<6060≤t<65t≥65人数(万人)4.711.6m2.7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共调查了____万人;(2)请计算统计表中的值以及扇形统计图中C对应的圆心角度数;(3)宿迁市现有人口约500万人,请根据此次抽查结果,试估计宿迁市现有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21. 在①AE=CF;②OE=OF;③BE∥DF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横线上,并完成证明过程.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在AC上,(填写序号).求证:BE=DF.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22. 即将举行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8

    350人已阅读

    (5星级)

  •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原卷版).doc

    浙江省宁波市2021中考数学试卷Ⅰ试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在﹣3,﹣1,0,2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3B. ﹣1C. 0D. 22. 计算的结果是()A. B. C. D. 3.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此时距离地球约320000000千米.数320000000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 4.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它的主视图是()A. B. C. D. 5. 甲、乙、丙、丁四名射击运动员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单位:环)及方差(单位:环)如下表所示:甲乙丙丁98991.60.830.8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A. 甲B. 乙C. 丙D. 丁6. 要使分式有意义,x的取值应满足()A. B. C. D. 7. 如图,在中,于点D,.若E,F分别为,的中点,则的长为()A. B. C. 1D. 8.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张邱建算经》中记载:今有清洒一斗直粟十斗,醑酒一斗直粟三斗.今持粟三斛,得酒五斗,问清、醑酒各几何?意思是:现在一斗清酒价值10斗谷子,一斗醑酒价值3斗谷子,现在拿30斗谷子,共换了5斗酒,问清酒、醑酒各几斗?如果设清酒x斗,醑酒y斗,那么可列方程组为( )A. B. C. D. 9. 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点B的横坐标为2,当时,x的取值范围是()A. 或B. 或C. 或D. 或10. 如图是一个由5张纸片拼成的,相邻纸片之间互不重叠也无缝隙,其中两张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为,另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面积都为,中间一张矩形纸片的面积为,与相交于点O.当的面积相等时,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 B. C. D. Ⅱ试题卷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 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12. 分解因式:_____________.13.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红球和5个黑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是红球的概率为________.14. 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如示意图,分别与相切于点C,D,延长交于点P.若,的半径为,则图中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不在坐标轴上的任意一点,我们把点称为点A的倒数点.如图,矩形的顶点C为,顶点E在y轴上,函数的图象与交于点A.若点B是点A的倒数点,且点B在矩形的一边上,则的面积为_________.16. 如图,在矩形中,点E在边上,与关于直线对称,点B的对称点F在边上,G为中点,连结分别与交于M,N两点,若,,则的长为________,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有8小题,共80分)17. (1)计算:.(2)解不等式组:.18. 如图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构成的的网格,点A,B均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出以为边且周长为无理数的,且点C和点D均在格点上(画出一个即可).(2)在图2中画出以为对角线的正方形,且点E和点F均在格点上.19. 如图,二次函数(a为常数)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1)求a的值.(2)向下平移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使其经过原点,求平移后图象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0. 图1表示的是某书店今年1~5月的各月营业总额的情况,图2表示的是该书店党史类书籍的各月营业额占书店当月营业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若该书店1~5月的营业总额一共是182万元,观察图1、图2,解答下列向题:(1)求该书店4月份的营业总额,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求5月份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3)请你判断这5个月中哪个月党史类书籍的营业额最高,并说明理由.21. 我国纸伞的制作工艺十分巧妙.如图1,伞不管是张开还是收拢,伞柄始终平分同一平面内两条伞骨所成的角,且,从而保证伞圈D能沿着伞柄滑动.如图2是伞完全收拢时伞骨的示意图,此时伞圈D已滑动到点的位置,且A,B,三点共线,,B为中点,当时,伞完全张开.(1)求的长.(2)当伞从完全张开到完全收拢,求伞圈D沿着伞柄向下滑动的距离.(参考数据:)22. 某通讯公司就手机流量套餐推出三种方案,如下表:A方案B方案C方案每月基本费用(元)2056266每月免费使用流量(兆)1024m无限超出后每兆收费(元)nnA,B,C三种方案每月所需的费用y(元)与每月使用的流量x(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请直接写出m,n的值.(2)在A方案中,当每月使用的流量

    上传时间:2023-05-08 页数:8

    350人已阅读

    (5星级)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不支持接听,可加微信)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