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1积分)

完善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docx

上传人:风***** IP属地:乌鲁木齐 文档编号:cgjnmh7sik1gpu3bl2fg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x 页数:11页 大小:18.98Kb 点击收藏 https://wenkeju.com/service-article/12我要举报 版权申诉
下载(1积分)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下载(1积分)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完善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docx简介:
完善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关于政策稳粮的思考产粮大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中坚力量。目前13个粮食主产省的产量占全国的75%,商品量占80%,调出量占90%。全国超10亿斤的产粮大县有400多个、产量占全国的54%,超100亿斤的产粮大市(地)有33个、产量占全国的43%[1]。抓好这些产粮大县,国家粮食安全就有基础。湖北省监利县是典型的粮食生产大县,据调查,监利2013年产粮28.1亿斤,而且至少还有5-6亿斤的粮食生产潜力。如何将粮食生产潜力转化为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关键是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发挥政策的基础性、导向性和杠杆性作用,充分调动粮食生产有关各方的积极性。今年我们在监利开展百乡万户调查活动,对建立和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具体建议如下:一、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一)进一步改进支农专项资金管理,让产粮大县工作上有动力。监利地处江汉平原,既是国家的米袋子,也是典型的水窝子,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为实现藏粮于地,近年国家实施了水利设施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帮助粮食主产区提升生产能力。地方在执行项目时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政出多门,目前涉农项目分散在财政、国土、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混杂交错,不能集中连片,难以配套发展。甚至重复浪费,修甲毁乙。二是由于产粮大县大多财政困难,地方配套资金无法足额落实,致使一些新建的农田水利设施难以正常使用。我们走访的汪桥镇闸上村2008年9月购置了价值200万余元的水泵,但水闸、电站等配套设施资金无法落实,到现在设备也没有启用过。三是水利设施保障运行难度较大。目前监利县中小型骨干泵站(155千瓦以上)272台,能够正常运转的只有80台;渠道长10575公里,有2501公里处于严重淤塞状态,靠农民投工投劳解决不了问题,靠地方财政无能为力。建议在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改进支农资金的管理方式,整合额度小的项目,资金切块到县,发挥地方政府地处一线、了解情况的优势,强化监管力度、有利合理决策,集中财力办大事,集中资金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有些项目可以制定特殊政策:对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取消地方资金配套,增加运行经费;对四补贴等政策的落实执行,配套少量工作经费。给地方政府减少负担,增加工作动力。(二)加大并落实好财政奖补措施,让产粮大县财政上有实惠。由于多种因素,产粮大县一般都是工业弱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有的甚至是贫困县。监利县财政也是吃饭财政,据调查,2013年监利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69亿元,仅占同期财政支出40.04亿元的9.22%,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医疗保险等人员经费支出就达到10.5亿元。试想作为一名县领导,每天忙于保吃饭都压力山大,如何能调动起抓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2005年起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一个是常规产粮大县奖励,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另一个是超级产粮大县奖励,作为激励性转移支付。可是在地方看来,一般性转移支付采取封顶的政策,既没有客观反映地方的实际粮食产能和贡献程度,也没有让产粮大县享受足够政策实惠。激励性转移支付一方面指定了具体的支出项目,县级政府自行支配的余地很小,制约了手脚,办不了急事;再一个在年底计算县乡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时,往往把激励性转移支付纳入地方人均可用财力计算,实质上抵减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奖金抵了工资,金额打了折扣。要让主产区种粮不吃亏,最重要是要在财政上有实惠。加大奖补力度,可以从奖励资金的计算方式入手,根据国家财力状况,以粮食产量和商品量为依据,设计标准、明码标价,实实在在地反馈产粮大县的粮食贡献;结合因素法,保留下限,提升上限,既照顾到大多数粮食主产县的利益,又起到对生产突出县市的激励效果。建立完善长期独立、高效的奖励机制,对产粮大县激励性转移支付单项计算,单独下达,真正把奖金作为国家对产粮主产区的红包和利益补偿。(三)改进工作评价和干部考评机制,让产粮大县政治上有荣誉。一直以来,考量一个地方政府的工作业绩,首先看GDP,其次看财政收入。从2013年全国统计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的10.01%[2]。粮食生产相对于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效益更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更小。再来看财政收入,从2004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种粮不再交税,地方政府投入发展粮食生产的资金既没有回报,又形不成税源;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业,因国家减免了粮食种植和初加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地方还对经营困难的粮食加工企业的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实施减免,税收也远低于一般的工商业。如果产粮大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用于发展粮食和农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11页,其中可免费阅读10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完善产粮大县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docx

大小:18.98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下载积分:1 积分

下载须知

01.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02.付费购买成功后,【未登录】用户可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登录 登录后免费再下载

03.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 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04.如需使用账号登录下载或微信登录下载,请点击 账号登录下载

05.一经购买,不支持退款,请谨慎购买

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下载

二维码已失效

点击刷新

还需支付元(1元=1积分)

下载支付:1 积分

您已下载过该文档,可以再次免费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