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政治素质考核工作交流材料.docx简介:
政治素质考核工作交流材料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政治素质考察摆在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培养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针对政治素质考察中存在的标准量化难、方法单一和结果运用不充分的问题,在考法上动脑子,在考实上想办法,在考准上出实招,经过积极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经验做法(一)细化内容,解决考什么问题。县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县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试行)》,针对政治标准定性多、量化难的问题,我县坚持高站位与小切口相结合,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分别制定5条正面评价标准和15条负面表现清单。将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等政治标准具象化,把相对抽象的大概念变成可衡量、可评定的细指标,使政治素质考核由靠感觉、凭印象变为对标对表,评价依据更加科学客观。(二)正反识别,解决怎么考问题。县拓宽考察渠道,结合干部调整、年度考核、专项督查和领导班子分析研判等工作,全面考察干部政治素质。在操作层面,运用谈心谈话、查阅资料、民主测评、核实甄别、综合鉴定等五种考察方法,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并实行正负清单正反向测评,在干部考察中要求所有谈话人实名填写干部政治素质正反向测评表,对干部政治素质进行正反面方面专项测评。制定了《干部政治素质综合鉴定表》,在考察对象自查基础上,发挥党组织审查把关作用,党委(党组)对人选政治素质表现、廉洁情况出具鉴定意见,实行人选政治素质鉴定、廉洁鉴定双鉴定,党委(党组)书记、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双签字。做到了单位党委(党组)审核把关、纪检监察机关从严把关、考核组综合鉴定。(三)励惩并重,解决如何用问题。考是前提,用是关键。县切实发挥政治素质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政治素质考察结果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中,坚持以政治素质考察结果为依据,突出政治标准这个硬杠杠,对政治素质过硬、勇于担当作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让有为者有位,让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冲得上去的干部有舞台有位置,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关怀、精神上关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对政治素质不合格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坚决一票否决,并视情况予以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并逐步建立全县科级干部政治素质档案。二、存在的困难(一)差异化设置考核内容难。当前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分别制定正面评价标准和负面表现清单,内容虽然全面,适用性广,但没有考虑到岗位层次以及各行业、各领域面临的工作性质、标准要求等不同情况,各行业、各领域面临的工作复杂多变、表现不够稳定,因此在设置相应的考察指标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难以设置明确的考察标准。(二)考察范围有效扩大难。对干部政治素质的考察范围的重点为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人员较少的单位扩大到单位全体成员,对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相对欠缺。一是考察预告一般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群众和服务对象接触范围有限;二是群众对班子成员的情况不太了解,而且参与热情不高。(三)考察等次差异评定难。政治素质考察的重点是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调研发现,不少党员干部对政治素质考察存在片面理解,把政治素质或等同于政治规矩,或等同于廉洁自律,认为只要不犯政治错误,没有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就不好评判这个干部政治素质有什么问题。有的干部存在好人思想,不愿说实话,导致等次评定上看不出差距。三、意见建议(一)细化内容,设置差异化指标。根据各行业、各领域面临的工作性质、标准要求等不同情况设置差异化指标,并对不同职级和岗位的干部考察在政治标准的具体内容上有所侧重,避免模式化和脸谱化。对单位一把手,重点突出驾驭政治局面能力、注重班子团结和队伍建设、模范带头表率作用发挥等方面情况;对单位副职,重点突出配合协作、敢于担当及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的情况;对基层一线的领导干部,突出宗旨意识、群众观念等方面的情况。(二)扩大范围,延伸考察触角。创新考察方式,拓宽信息渠道,让各类主体广泛参与进来,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统筹整合各种资源,注重深入群众一线,到工作现场了解干部担当作为情况,走社区、听口碑,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干部八小时之外政治表现情况。深入了解**举报、网络**、群众口碑等情况,用好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等办法,整合教育培训、组织生活等方面政治鉴定,多角度考实考准干部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工作状态。(三)加强宣传,消除认识误区。开展政治素质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政治把关,要加强宣传学习工作,消除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误区。把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作用、内涵要义、对象范围、规定程序等给干部群众说清楚、讲透彻,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政治素质考察中来。注重将政治素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突出事例支撑,坚持见人、见事、见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5页,其中可免费阅读5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