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4积分)

党课讲稿:隐喻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呈现与调整.docx

上传人:卡***** IP属地:乌鲁木齐 文档编号:cla5er7sik1g7l6j6tgg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8页 大小:36.20Kb 点击收藏 https://wenkeju.com/service-article/12我要举报 版权申诉
下载(4积分)

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下载(4积分)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党课讲稿:隐喻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呈现与调整.docx简介:
党课讲稿:隐喻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呈现与调整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中包含多种类型的隐喻,这些隐喻不仅建构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知,也起到了增强文字美感的修辞效果。梳理意识形态话语中隐喻的主要类型,阐明这些隐喻在结构上的主导-从属关系,有利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性,说明它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分析意识形态话语中隐喻的转变,会发现随着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转变,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进行意识形态话语创新。新的理论总是伴随新的话语,新的实践也要求我们敢于说前人未曾说过的话。因此,透过隐喻分析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有利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维护和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话语权。一、理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隐喻视角学界在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时普遍更重视内容而非形式,比如各种意识形态的具体主张、意识形态代表的阶级利益、意识形态话语权力的运行机制等,研究这些内容更多是为了明确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但我们也会发现,意识形态话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仅表达形式来看就比较耐人寻味。(一)研究现状回顾与评析学界从隐喻角度出发对意识形态进行的相关研究为深入理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参考,相关方面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也有一定量的成果,梳理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如下三个类别。第一类是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作品中所运用的隐喻。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普遍从语言哲学中的隐喻理论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深入阐释,其中最具启发的观点是指出科学论证和修辞并不是对立关系,隐喻作为修辞往往在论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建筑隐喻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原理的思想基础,尽管这种隐喻会更加突出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但在不改变隐喻的情况下其实也可以理解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运用头足倒置这一隐喻表达了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评价,隐喻在哲学性论述中起着构建内容的实质性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在马克思的作品中除了有从建筑隐喻出发理解意识形态的观点,还包含社会大气层的隐喻,意识形态作为大气层是一种虚体,既有独立存在的领域,也渗透到其他领域中,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多种作用。第二类是研究隐喻修辞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实现政治传播、争夺话语权、有效进行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建设等。有学者指出,中西方古代的修辞传统具有一致性,都关注口语交流和政治法律问题,随着社会变迁,政治修辞也会发生变化。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革命运动已经远去,社会政治生活已逐步常规化,政治治理已日益科层化,直面群众的政治动员稀少了,或日益程式化、仪式化了。这类研究的贡献是提醒我们随着政治的中心任务从革命、建设转换到改革,意识形态话语中的修辞也会相应发生转变,研究者应该具有一种历史眼光。在这个类别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运用特定语料库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党和政府以及主流媒体运用隐喻实现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如运用19X-20X年《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分析共产党的角色转型与建设隐喻的不同用法,研究《人民日报》《财新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如何运用战争隐喻主导议题框架,进而借由家庭隐喻和身体隐喻联结国家身体观念与家国想象,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类研究的视角更加微观,能够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宏观研究提供经验支撑。第三类是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意识形态隐喻的方式和案例比如在XXX的重要论述中有大量运用比喻修辞的场景,引起学界较多的注意,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隐喻,借助钙的特性说明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还有学者从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图像隐喻的方式形塑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用英雄人物形象来隐喻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用反面人物形象来隐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落后思想,以具象化的图像传达抽象化的意识形态内容,在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的过程中弘扬主流价值观。上述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成果侧重从修辞角度来研究隐喻,旨在探究通过话语创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上述三类成果基本反映了从隐喻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现有研究往往没有兼顾隐喻的认知和修辞两个维度,即要么侧重透过修辞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思想,要么突出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如何提升话语的感染力,未能充分讨论二者的关系,这给后续研究留下了较大的延展空间。(二)隐喻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基础。第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互动关系。隐喻的建构作用一定是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18页,其中可免费阅读5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党课讲稿:隐喻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呈现与调整.docx

大小:36.20Kb 页数:18页 格式:docx 下载积分:4 积分

下载须知

01.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02.付费购买成功后,【未登录】用户可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登录 登录后免费再下载

03.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 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04.如需使用账号登录下载或微信登录下载,请点击 账号登录下载

05.一经购买,不支持退款,请谨慎购买

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下载

二维码已失效

点击刷新

还需支付元(1元=1积分)

下载支付:4 积分

您已下载过该文档,可以再次免费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