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 ,请下载后查看全文
还剩-页可免费阅读, 继续阅读
粉色校园风学校教研员培训会PPT模板.pptx简介:
主讲人:XXX日期:202X.XX-孜孜不倦求学路笃行致远摆渡人-202X年/教/研/员/培/训/会立足校本教研赋能教师成长LOGOBASED ON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EMPOWERING TEACHER GROWTH目录CONTENTS教研员的标准01需具备的意识与能力02专业成长的回归与回应03教研员五个引领作用04教研员如何帮助教师成长05LOGO单击添加内容或复制您的内容进行替换单击添加内容或复制您的内容进行替换PARTONE教研员的标准-孜孜不倦求学路笃行致远摆渡人-LOGOLOGO01教研员的标准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职业道德良好000新华社太原11月29日电(记者张磊、王菲菲)在山西省长治市29日举办的教育部新闻发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并提出要建立教研员定期到中小学任教的制度。教研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观念正确、教研能力较强、职业道德良好等五个方面,其中,教研能力较强主要包括教育理论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原则上应有六年以上的教学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等要求。教研工作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对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服务教育决策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意见提出,要注重创新教研方式,鼓励因地制宜采取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教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同时,各地要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联系点制度,组织教研员到农村、贫困、民族、边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指导。此外,意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工作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应独立设置教研机构,暂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在相对统一的教育事业单位内独立设置,构建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教研工作机制,形成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新格局。LOGO01教研员的标准0单击添加内容或复制您的内容进行替换单击添加内容或复制您的内容进行替换PART TWO需具备的意识与能力-孜孜不倦求学路笃行致远摆渡人-LOGO三个意识是指:一是方向意识。要以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为根本、以课程实施的重点工作为核心,紧紧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提升教研的方向意识。二是问题意识。要多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教研能力提升的途径。三是实证意识。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传统的经验性教研转向实证性教研,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研工作的核心在于教研员。教研队伍建设将是影响教研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一个合格的教研员需具备三个意识和四种能力。LOGO02 需具备的意识与能力000一是政策理解力。 即对党和国家重要政策,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和使命,双减工作的意义和落实等有深刻认识。二是专业判断力。 即能从学科和综合的专业角度,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读懂教师,理性看待问题,对诸如注重教什么,忽视为什么教;注重学习投入,忽视学习兴趣;注重解题训练,忽视解决什么问题;注重水平高低,忽视人才类型不同等现象给出专业解答。四种能力是指:LOGO02 需具备的意识与能力000三是实践洞察力。 即关心实践成效,善于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工作推进的抓手和方向,如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调查与研究注重综合,进阶设计,加强实践等要求的落地情况及其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四是自我发展力。 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需要教研员从职业志趣和专业素养两个方面丰富教研经验和经历从而形成教研专长,成为教研的专家。同时,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更要提高数字素养和技能以适应新的变化。四种能力是指:LOGO02 需具备的意识与能力000单击添加内容或复制您的内容进行替换单击添加内容或复制您的内容进行替换PART THEER专业成长的回归与回应LOGO-孜孜不倦求学路笃行致远摆渡人-一要回归学科研究。 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哪里?要以创新方式夯实学科教学支撑课程、教学、评价的综合改革,使新课程理念落地生根。二要回应课改难题。 教研队伍有着天然的亲近一线的教学属性,也更能从基层了解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研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回应课改难题。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题进行充分调研、系统思考、理性回应,用改革的方式解决改革中的难题。正是由于教研工作的桥梁属性,教研员开展工作有两个着眼点:LOGO03 专业成长的回归
展开>>
下载声明:
1、本文档共23页,其中可免费阅读10页,下载后可查看全部内容。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内容质量和数量令您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仔细辨别内容交易风险。 如存在严重文不对题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8182295159 (电话支持时间:10:00-19:00)。
展开>>
扫码快捷下载 | 账号登录下载
客服
客服QQ:
2505027264
客服电话:
18182295159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回到顶部